各地名产特产推荐--刀篇

芜湖刀鱼
  刀鱼,又称“刀鲚”、“毛鲚”,鳞细白如银光闪烁,一般长约30厘米左右,雌大雄小,体形狭长扁平似刀。据《辞海》记载:“春夏集群溯河,分别到河流上游或在河口产卵,形成渔汛,产卵后又返归海中。”长江下游从南京到南通的水道,通常是刀鱼鱼群出入的最佳地段。江阴地处长江河口入海处的南岸,是鱼群回游的“黄金水道”,拥有的河岸线长途上百里,又有相当规模的捕捞能力,所以,每年上市的刀鱼,其产量在长江下游各县市中雄居榜首。往往春节一过,渔船竞发,渔人的兜篓里就银白一片。旺季来临时,大街小巷,只要叫卖的人一招引,围者……[详细]
沧州苗刀
  苗刀,古称长刀,汉代便有雏形,唐代达到鼎盛,传入日本、朝鲜等国。苗刀的技法集刀枪于一身,临阵杀敌,威力极大。沧州是中国的武术之乡,其苗刀技法更是独树一帜。沧州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枪,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明代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中国苗刀有……[详细]
麒麟村爬刀梯
  “爬刀梯”又叫上刀山,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俗活动,旨盼驱邪消灾,祈福平安。“爬刀梯”流传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麒麟村。麒麟村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距湛江市区33公里,濒临通明海湾下游东岸。先祖雷州都司陈大纶在明代末便在此地建村居住。建庙奉祀张兴武侯帅上帝,每年农历二月十一、十二日为年例,这种“年例”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主要内容有游神、走轿、爬刀梯、过火海等。其中“爬刀梯”是一种独特的项目,即在平地上竖起高18米的对称木梯,36把锋利闪亮的钢刀分别斜绑在木梯二侧,谓之“刀梯”。光脚裸掌的表演者在欢快的……[详细]
出骨刀鱼球
  刀鱼口味鲜美,惟细刺骨较多,吃时甚为不便,常熟福山港所产刀鱼多而且肥。公元一九二0年间,常熟“山景园”老厨师郑小六,创制了出骨刀鱼园的方法,吃时很便利,并保持原有刀鱼的鲜味。鱼园成小园球形,色泽洁白,浮在汤面,汤色澄清,鲜美清香。鱼球非常细嫩,如水豆腐一般,入口即化。此菜一经改制后,群众很为喜爱。……[详细]
金刀拷羊背
  这道菜也是蒙古族人在非常隆重喜庆的场合才会制作的一道美食,按照蒙古族师傅的话来说,一头羊除了羊腿,肉就都在羊背上了,所以烤羊背也是一道庞然大菜。……[详细]
清蒸刀鱼
  东营为黄河的入海口,每年盛产新鲜刀鱼。刀鱼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清蒸刀鱼口感清淡,保持了刀鱼的原味,东营各大小餐馆均可品尝,30元左右一盘。……[详细]
大同刀削面
  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同的刀削面。大同刀削面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独特的大同风格。很多外地朋友来到大同,在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可称“面食王中王”。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详细]
芜湖三刀
  “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为芜湖市的传统产品。剪刀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为全国三大名牌剪刀(即芜湖赵云生剪刀、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之一。其中,杭州“张小泉”剪刀,也是师出芜湖(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可以说芜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剪刀之乡”。厨刀处理后可做到一刀三用,即前部用于片,中部用于切,后部用于剁。芜湖剃刀,式样美观大方,刀口锋利,耐磨经……[详细]
干煎河刀鱼
  干煎河刀鱼   河刀鱼,又称它为凤尾鱼、烤子鱼、黄齐、刀国、毛鲚、子鲚、刀鞘、海刀鱼等等。  盘锦作为河刀鱼畅游的家园之一,在吃法上自然是别有风味。干煎河刀鱼原料采用盘锦河刀500克,红绿椒、葱花、元葱各2克;调料用盐2克、味精5克、胡椒粉3克、美极鲜10克、白醋5克、花雕酒10克、鸡粉8克;制作时将河  刀鱼放入调料腌制15分钟,铁板上放调料油10克,将河刀鱼放在铁板上煎制两面金黄,然后放入红绿椒、葱花、元葱即可,煎好后的河刀鱼颜色金黄,口感干香。……[详细]
瓜州刀削面
     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制作工艺较为简单,而做法非常耐人寻味,将和匀的面团顶在头上,或扛在肩上,或托在手掌上,再以剖力耐之,似在舞蹈,煮熟后面色白,酱鲜红,味香可口,尤以甘肃安西县生产的禾麟面粉为好。 ……[详细]
黄河刀鱼
  山东特色美食黄河刀鱼。黄河入海口有句渔谚:麦稍黄,刀鱼长。黄河刀鱼属于鳀科,又叫“茅刀鱼”,小的六、七寸,大的一尺多长,身薄色亮,细鳞小肚,吻短圆突,像一口尖刀。它们有时游到海里,有时又游到河里。其脂肪丰厚,且肉质细嫩,烹调无需多少佐料,肉味香美。民间习惯以单饼卷食。……[详细]
少林刀
  有仪仗刀、铜鞘东洋刀、雕刻神刀、雕刻武术刀等。长度可从50-100cm,重量1-3kg不等。刀身选用优质碳钢作材料,刀鞘用铜板或桃木制作,刀身呈弧线型,刀鞘有精雕香草龙凤图。既可用作装饰,也可用于健身或表演。……[详细]
五月十三关老磨刀
  自古流传的说法。每年农历5月13日,是关公磨刀的日子,这一天会打雷下雨。历史上曾流布沭阳境内。现在还在沭阳县北丁集乡及附近的陇集镇、悦来镇、耿圩镇流布。沭阳民间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主要是自古以来信奉5月13日会打雷下雨,并传说这是关公在磨刀。实际上五月十三日并不是都会下雨,只是相对几率会高一些。传承现状濒临消亡。现在,除了偶尔有人平时会说说这一谚语外,大家都不是把五月十三当回事,何况,现在的气候多变,并不是逢五月十三就下雨,只是人们为时已久的习俗。……[详细]
大庆刀削面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或方形薄铁片)削面团成柳叶状入汤中(刀法不同能削出扁形或三棱形面条),有些高手能每分钟削出130多刀(头顶削、双手削、两根削等技法属于杂技技法,大师级的面点师多不屑此道)。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详细]
砍三刀
  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作的食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