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灯篇

盂兰灯会
  中元法会在胜芳又称为盂兰灯会,说的是美丽少女玉兰与俊秀书生辛生相爱,他们青梅竹马,恩爱非常,但是美满的爱情却湮没于封建纲常,由于双方父母的反对,造成了辛生和玉兰双双投河的爱情悲剧。盂兰灯会当地村民在玉兰与辛生跳水的地方发现了两朵盛开的并蒂莲花,深为感动。自发地组织盂兰灯会,奏乐放灯为一双痴情的恋人送上千年不变的祈福,也庆祝一年的丰收在望,生活美好。每年农历七月十四、七月十五盂兰灯会期间,夜幕降临,中亭河边人声鼎沸,家家烧香,人人放灯,古乐奏鸣,礼炮升空,河灯、满月、烟花辉映成一色,中元法会是胜芳……[详细]
云安玲珑子母灯
  玲珑子母灯是花灯的一种,又叫大花灯或大灯,主要流行于云浮市云安县一带。玲珑子母灯与普通花灯大同小异,以一般花灯为主体,但比一般花灯高档,其选材更加精良,工艺更加严谨、精细,组合更加协调,色彩更加鲜艳。不论是材料的选取或画面的制作,都特别有讲究。做骨架用的竹料,要选用重阳后的广宁黄竹,保证开料、成型的质量。画面的制作、粘贴,全部用人手彩绘,剪折镂刻、造型制作等,都要比普通花灯精细华丽,灯体通透、玲珑浮凸,画面形象男女老少均栩栩如生。作画时尤其叫绝的是一笔双色,花鸟人物,下笔即成,鲜艳夺目,跃然纸上……[详细]
滏阳河灯
  邯郸市马头镇位于邯郸市主城区南15公里,张庄桥村位于邯郸市正南方,都在滏阳河畔。《魏都赋》注云:“鼓山又名滏山,滏水源出山麓。”故名滏阳河。滏阳河绵延通畅数千年,滏阳河灯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北沿滏阳河一带河灯文化的源头和缩影。河灯文化和当地特色商贸业兴衰有难以隔离的历史情缘,传承至今生生不息,内涵、形式日渐丰盈。滏阳河灯从唐代家户单一放河灯,经宋、元两-育、传承和发展,逐步演变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民俗文化。明、清两代,因航运的发达,这一代商贾云集,以河灯为寄托的各种形式的祈福和祭祀活动随之风……[详细]
遥观鹞灯
  常州市武进遥观镇的鹞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元末明初形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武进阳湖合志·卷四》记载,每年正月初至清明节期间,在遥观周围农村都有放飞鹞子和鹞灯的民间习俗。据考,鹞灯的始创由元末明初扯天灯杀“鞑子”演化而来,当时,元朝统治者为掌控局势,在江南一带,实行了十户三鞑子的做法。为团结起来反抗元朝的统治,广大百姓以“扯天灯”为信号,统一行动杀鞑子。那时遥观街上有一座“五都庙”(现为国宁寺),庙门口竖着一根高高的杆。每年正月初一至三月二十八日的遥观大庙会,人们都会扯起十多盏灯笼,以示平……[详细]
梅李灯会
  梅李灯会已有百余年历史了,是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其内容是充满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其形式往往是直截了当,充满地方人文色彩,能直接感受到来自民间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梅李灯会,俗称“调龙灯”,盛名久远。最初是在元宵节前后,孩童牵兔子灯、举彩灯嬉戏于街头。后为成人代替,愈调愈盛,三月达到0,故民间有“梅李调龙灯三月兴”的说法。梅李灯会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每年调龙灯,东南西北街商铺富户备了烟茶、蜡烛和鞭炮等物,分批“犒赏”,名曰“接龙”。四街各有主持者,挨户募捐,凑集巨资,加入戏名台阁,各扮各……[详细]
吴江平望猜灯谜传统民俗活动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平望镇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活动项目,也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平望灯谜起源于民国,发展、兴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传统佳节,镇文化部门都要举办灯谜活动,有传统灯谜展猜、灯谜擂台赛等,不少谜题是由当地灯谜爱好者围绕平望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人物、部门特色、单位专门用语等而创作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谜界先辈的扶持、培育下,一批灯谜新苗正在茁壮成长,为平望灯谜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平望灯谜题材广泛,寓意深刻,从艺术创作表现手法看,……[详细]
环县木钵万灯会
  木钵庙会与兴隆山庙会一脉相承,都是无量祖师庙会,木钵庙为兴隆山无量祖师的歇马凉亭。因此,兴隆山庙会上的万灯会与木钵三月三日庙会万灯会一脉相承。万灯会的民间信仰习俗约产生于元末明初。①每年360天,用灯361只,钩城后,通过道士诵经,神仙开路,游客万灯后,一年360天天天平安。取前景平安光明,道路曲折之意。②万灯用八卦中乾坎艮震巽离坤兑8门。乾门为生门,占据西北方向,8门即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万灯会由生门入,曲折经历后生门出,祈求一年平安,是人民向往平安、幸福的信仰表现……[详细]
丁灯
  丁灯(壮语译音)翻译成汉语为点灯的碟子。凌云壮族祖先参照点灯的碟子制出八角形的模具,将打磨好的米面、豆芽放入模具里,再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炸好后豆芽就像点灯用的草蕊,粑粑形状就像点灯用的碟子,故此得名丁灯。每到清明、三月三,凌云的壮族家家户户制作丁灯,用于拜祭先祖,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丁灯也由此成为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主要食材:糯米、黄豆、黄豆芽、山茶油、白糖、盐、五香粉……[详细]
漠河放灯节
  北极村的放灯节是每年的夏至这一天。这是一个年轻人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许多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于傍晚时分,都会携手来到黑龙江边的放灯台上,点燃自己亲手制作的江灯,许下自己的心愿,放飞他们对未采生活的美好企盼。一时间,千百只五彩缤纷、姿态各异的江灯随波飘荡、缓缓游动,亮着希望之光,与天上的星星相互映衬,远远望去就象一长串萤火虫随着江水飞舞,场一道十分绚丽的风景。近年来,放灯活动大有突破常规的趋势。许多年轻人只要心有所想,就会在任意一个傍晚来到黑龙江放下一只江灯,默默看着它随江水漂去。让承载着自己心愿的……[详细]
松棚楹联灯会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欢度此节,各地民俗大同小异,而甘肃省舟曲县别具一格,独有特色,与国内外闹灯会不同,世界绝无仅有。素有“小扬州”、“赛扬州”之称的舟曲元宵楹联灯会,据传:灯火兴隋唐,对联盛明清。活动主要由楹联松棚大会、十五庙会、十九“迎婆婆”为主的内容形式组成。在舟曲年小十五大,从正月初八始,县城四街两关就组建各自的灯会组织,划定各家地段,每家负责各自地段的立架、挂灯等事宜。灯对架多达800多对,楹联达2400余幅,方灯和彩灯达1170条只。十四日晚燃灯,以灯对为主体,方灯、彩灯相间;各家门……[详细]
元宵节(东山转灯)
  “东山转灯”是舟曲县东山乡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中心,被称做是东山乡村民的狂欢节。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东山转灯”不断吸收了宗教文艺的精华,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演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东山乡自古就有“转灯踩道”和“迎灯”之说。每年从腊月起开始做灯,农民破竹扎灯,糊灯贴花,捆扎火把。民间艺人扎制的各种彩灯,灯具各异,有手提宫灯、八卦灯及象形的鸡、鸭、鱼灯,有栩栩如生的金鱼和蝴蝶,有鲜艳娇美的荷花和百合,有水灵甜蜜的鲜桃和石榴,有各式各样的红红宫灯等;还……[详细]
金山灯彩
  镇江灯彩久负盛名,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品。镇江著名灯彩世家梅氏兄弟师承传统,又有创新,以其设计精巧、造型美观、装饰华丽受到好评。1985年春节,他们组织起"金山灯会"由保定进京,受到首都群众欢迎,电视台、报纸纷纷加以报道。他们制作的金龙戏珠又腾飞在1985年3月开幕的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门厅上。……[详细]
燃灯节
  藏语称作“俄荞”,意为十月五供法会,汉语俗称然灯节。-十月二十五日,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成道圆寂的日子。僧俗教民通过点燃不息的酥油灯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并以此颂扬佛法如光明火炬,永远驱散黑暗、愚昧之功德。在西藏,燃灯节创立较早,叫“琅麦”,意思是全世界都有佛法的火焰在照耀。届时僧俗或在寺中、或在自家佛龛前点燃酥油供灯予以纪念。这个节日是全民性的,几乎所有僧俗都会参与,尽其力量供献。由于宗喀巴的两名大弟子嘉央却杰和仙钦却杰分别于十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圆寂,而拉卜楞寺嘉木样二世又是在十月二十七……[详细]
白洋淀民俗 放河灯
  在众多的白洋淀民俗之中,放荷灯要算是参与人数最多、又能引人入胜的民俗之一了。解放前,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那是白洋淀放荷灯的日子。这天,荷花灿烂,月儿弯弯,也正是传说中天上牛郎织女鹊桥会面的日子。也许善良的白洋淀人担心天空漆黑,便点起荷灯为这对情侣照明。一到晚上,白洋淀内大小三十六个水庄的男女老少就近拥到村边,拿出早已备好的荷灯点燃起来,放到水中。那荷灯是用荷花瓣做成的。荷瓣两端尖尖的,中间呈凹形,恰似一只玲珑的小小荷船。荷瓣内放上一些用菜籽油或桐油浸过的麦糠,把灯芯纸搓成捻埋在麦糠中。纸捻点燃……[详细]
建水花灯
  云南花灯是由明清小曲和云南民间音乐、歌舞、方言音调结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在云南由于各民族共居,形成了云南花灯的多支派特色。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岔科乡白云村、普雄乡塔瓦、南庄羊街为代表的彝族花灯,是云南花灯中一个有特色的支派。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白云成立第一个灯会算起,已经历了五代传承。当地花灯的演唱已有百余年历史。建水县彝族花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进了许多彝族音乐、舞蹈、语言及服饰元素,在剧本、音乐、念白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彝族四大腔中白话部分常用的五言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