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魏是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故称“风筝魏”。1872年魏元泰生于天津,自幼在一家扎彩铺当学徒,他对制作风筝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高扎风筝的造诣,他反复研究飞禽和飞虫的飞翔姿态以及它们的身躯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并应用于风筝的制作。以前的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简单,色彩也比较单调,为整体式。他扎的风筝可以拆展折叠,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可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他研制的平板式、弓子式、立体式、串式和袖珍式风筝近200余种。在着色上富于民族特色,并吸收了古建筑彩绘上使用的退晕法以……[详细] |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潍坊是发明风筝和放飞风筝最早的地方之一,而杨家埠风筝是潍坊风筝的一支独有流派,甚至可以说是主要流派。它与杨家埠年画一样,在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都凭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有了一席之地,堪称“寒亭名片”。溯源西杨家埠村是杨家埠风筝的的中心产地,也是潍坊风筝的故乡。明代初年,杨氏家族已开始扎制风筝。至明末,西杨家埠的艺人把木版年画的技艺与风筝工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风筝与木版年画成为齐头并进的姊妹艺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西杨家埠已有风筝作坊30……[详细] |
板鹞风筝大者丈余,小者尺盈。形状分正方,长方、六角、八角,和由六角相联的七星,一九联等。外形美观,对称而稳定的七星鹞成为装备哨口的最佳选择。如一个三米余高的七星鹞,装有一百八十个大中型哨口,最大的哨口可容水六十公斤,鹞布上绘有龙凤、花卉、器皿及古代人物,其空中响声节奏清朗,音调悠长、音量巨大。又如一个九十厘米高,重二百五十克的七星鹞,装中小型哨口一百一十一响,最小的仅黄豆大小,绸布缝制,绘有“昭君出塞”,“木兰从军”,“天女散花”等工笔人物画,两幅茶花上有两段很有意思的小楷行书。其一为:风筝本是……[详细] |
风筝阳江人爱扎风筝、爱放风筝,据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而阳江作为南派风筝的发祥地,最大的特点是象形,“龙头蜈蚣”、“灵芝”、“花草鹞”等风筝闻名全国。每年的重阳节在阳江的鸳鸯湖都会举办全国风筝竞赛,来者甚众。阳江市也被称为“纸鹞城”,来阳江可不要忘记带只风筝回家哦!阳江风筝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 每逢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正是纸鸢放飞的最佳时节,放风筝便成了民间最兴盛的赛事。阳江是南国风筝之乡为南派风筝的代表之……[详细] |
拉萨风筝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地,并传播到邻国尼泊尔、不丹,清代盛行于藏族上层。十三世01偏爱风筝,曾为专供风筝和加工筝线的“上哉”加封印章。1八月卫藏地区风力较足,是放风筝的季节。民间认为,风筝放早了,秋季就会过早终结。拉萨风筝的放飞有许多规定。在时间上,拉萨在雪顿节后放飞,日喀则必须由东头宗的俗官先行放飞。风筝的形制与使用有年龄的规定,如六轴、八轴、十轴风筝,必须按年龄大小分开选择。藏族风筝形态较为单一,多为菱形平面,但讲究彩绘图案,有“加沃”(大胡子)、“古玛或古那”(钉头或黑头)……[详细] |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三面环水,气候温和,风量、风速、风力较为均匀,非常适宜形体较大的板鹞风筝放飞。板鹞风筝因造型如一块平板,故名。其制作集中在南通市郊的闸东乡、闸西乡、秦灶乡和通州市的李港乡、刘桥镇、四安镇等地。南通板鹞风筝又称“哨口板繇”,源于北宋。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体,其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鹞为多(即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的有六个凸角的风筝),也有由多个这样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七联星”、“九联星”、“十九……[详细] |
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象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得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这时,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详细] |
“曹氏风筝工艺”是金福忠先生的《宫廷风筝图谱》与孔祥泽先生1943年抄录的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两部书结合后,形成的风筝流派之一。它融民间文化、宫廷艺术、南北扎制的精华于一体,其扎、糊、绘、放的制作流程具有独到之处,保存了21首扎制口诀及20种制作技法,其中拟人化的扎燕凸显了北京特色。它集观赏性、科学性、娱乐性、健身性于一身,并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孔家三代人为其传承和发展倾入了毕生的精力。……[详细] |
金鸡水陆村位于四川省崇州市城区东外偏南,地处平原,下设22个村民小组,2980人。该村是中国最大的风筝制作基地,以技术精湛、种类繁多而闻名国内外,享有“风筝之乡”的美誉。金鸡水陆村风筝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初年,水陆村就基本形成了“印风筝”、“高风筝”、“骆风筝”、“杨风筝”四大生产体系。基本分为三大类型:一类是以花鸟草虫为蓝本,比如龙头、蜈蚣、燕子、老鹰、蝴蝶、凤凰、蝙蝠等:另一类以民间戏曲的人物、场景为构图内容,像白蛇传中的白娘娘、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再一类是以展示……[详细] |
王泗镇放飞风筝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放风筝在王泗有着广泛性,“王泗风筝”节在川西平原已远近闻名。1996年3月在中国风筝协会的支持下举办了“王泗杯”全国风筝邀请赛有北京、上海、江苏、吉林、新疆等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应邀参加,1998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发文举办98“王泗杯”第四届中国国际风筝会暨第八届全国风筝赛。风筝,是用重于空气的物质材料做成形态各异并经人工裱糊彩绘而成的飞行器,放飞时由人工操作,用绳索牵引由地面或水面升空飞行。放风筝人人喜爱,男、女、老、少皆宜,不受场地限制,是一个群众参……[详细] |
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著称,与北方的造型风筝分为南北两派。南通风筝俗称“板鹞”,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变形“七连星”至“十九连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竖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车运载。“板鹞”上缀满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选用葫芦、毛竹、白果、龙眼、乒乓球等制成。鹞面上并绘有神话传说等民间绘画,下部系两根几十米长的尾绳,一只精致的板鹞,便是珍贵的民间工艺品,当地群众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传。大板鹞需多人拉放飞,升空后大中……[详细] |
风筝——丹阳的风筝在江南具有一定声誉。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在中国与世界各地流传不衰。近年来它的观赏艺术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小学高级教师李锁林先生不仅自己能制作色彩斑斓的风筝,而且还带领学生学制风筝,参加各种风筝比赛。在维纺风筝节上获放飞第二名、总分第七名,在北京第二届国际风筝节上获4个三等奖,另获江苏省二等奖、创新奖、表演奖等。李锁林制作的风筝骨架精细、彩绘锦绣,具有南方特色。……[详细] |
“风筝”又叫“纸鹞”、“纸鸢”,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开始,特别是清明节前后,许多青少年都要放风筝。 连云港市的风筝以海州地区为最。其用料考究,风筝的轮廓用芦苇、竹片做成,以细麻捻子扣扎。风筝骨要选用新竹篾,横竖加两道撑子,才不会被风刮折。糊风筝的纸多选用薄而韧的毛边纸或白棉纸。风筝线用棉绳或苎麻手工搓成。 风筝式样名目繁多,八角子、套角、小白果、花蝴蝶、蜻蜓、蜈蚣等造型各具特色。更有八角九穿林风筝,三四米高,上留8个风窗,拴上风葫芦或哨子,能升空60米一70米高,响声可传数公里。……[详细] |
天津民间艺术珍品,与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天津地毯合称“天津四艺”。已有百余年历史,以高级真丝、纯纸、上等毛竹为原料。以冷暖色对比为着色手法,做工精细.造型逼真,飞行平稳。还创制了平板式、弓子式、串式和袖珍式等200余种风筝,曾在1914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被誉称“风筝魏”。继承魏元泰传统的天津工艺美术制作的“敦煌”牌风筝,1914年获国家百花奖风筝最高奖银杯奖。现在的天津风筝品种众多,最大的长达百余米,最小的可装入信封。均为拆叠式,便于旅游携带,既可放飞晴空翱翔,又可摆在室内观……[详细] |
安次区是廊坊市两个县级行政区之一,地处廊坊市区南部。文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义和团廊坊大捷的发生地。第什里风筝分布在安次区大部分乡镇。第什里风筝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据老人讲,光绪年间本村有一个画匠叫刘会精通此技艺。数百年间,时断时续,1986年第三代传人刘平、赵宗信(已故)为延续和提高技艺,得机结交了我国著名的天津魏记风筝第三代传人魏永昌、-传人魏国秋和北京哈氏-传人哈异绮,并得到了两名家风筝制作的真传,使本村工艺得以登堂入室,成为独具一格的廊坊风筝。第什里风筝种类繁多,但以软翅为主。软……[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