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根雕篇

徽州根雕
  徽州根雕的发源地在黄山市,其历史悠久,造型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适合多种林木的生长,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徽州根雕艺术提供了创作的基础。明清时期,是徽州根雕技艺发展的成熟期,这个时期徽州根雕的艺术特点是:巧籍天然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并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制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详细]
  交口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断山麓,双游河上游,山林覆盖率达到全县国土面积的60%,丰富独特的地域山林资源为当地的“根雕艺术”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交口根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物质基础。根雕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植物根茎的自然形态,又要在匠人明确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依势造型,因材施艺,巧借天然进行取舍、雕琢和工艺磨制等加工处理方法,将根茎的自然形态美和人工造型美“奇”“巧”的结合,充分表现根艺的创作规律。制作一个完整的根雕作品大致要经历选材、构思、裁剪、造型、雕琢、打磨抛光、配……[详细]
  宁海根雕亦称树根雕、柴株雕等,素有“根雕之乡”的美誉。光绪《宁海县志》载当地“古来有人以树艺为生-------”,现存最早根雕作品为明代所制,而其最初创始期可能在南宋之前,可见宁海根雕技艺发韧之早。至清末民初,宁海根雕步入鼎盛期,光其县城内经营根雕的店铺就达18家,1946年时官方曾办过“浙江艺术展”,时宁海人李云波的根雕作品就获得了民国一等奖。但此后却一度衰微,仅少数艺人尚在坚持,进入新世纪后,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现已重现生机。俗话称,根雕之宝,宝在天然。宁海根雕依托当地山区丰富的竹木根资源,……[详细]
  南王根雕南王镇南仇北村有一位擅长根雕的人,名叫曹永和。曹永和博采众长,悉心研究,从事根雕制作。他的根雕作品主要分为人物、山水和动物三大系列。其中人物以寿星、罗汉、菩萨为主,山水以山川溪流为主,动物以中国传统的十二属相和鹰、虎等为主。根雕作品大都高一米左右,有些大型作品甚至高达数米,颇具气势。制作根雕的主要工具是常见的凿、锯、刀、磨光机等,主要工序是选材、去皮、整形、雕刻、磨光、上蜡等。根雕制作的关键在于选材、雕刻。选材要有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所选的素材一般是木质优良且初具轮廓的柏树根、梨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