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猴鼓舞瑶语称“玖格朗”,是黔南州荔波县境内白裤瑶民族祭祀祖先的民间舞蹈。它仅流传在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的白裤瑶地区。据《贵州通志》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荔波县民覃真保上言“惟八十二峒瑶,民未隶编籍,乞遣使招抚”的史实看,白裤瑶早期从事狩猎,历经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距今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据此推测与瑶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瑶族《猴鼓舞》(瑶语俗称“玖格朗”)的民间原始舞蹈的流传历史悠远,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统舞蹈。猴鼓舞源于瑶山。瑶族的祖先从广西迁徙经荔波捞村乡时,途遇危难,而由一群猴子解危救难,并……[详细]
  云胜锣鼓原名得胜锣鼓,起源于大同北面四十公里的得胜口一带。得胜口是大同外长城之重要隘口,也是蒙晋交通要道。古代大同,战争频繁,军队出征、还朝皆从此处、经过。每次得胜归来,则由一名德高望重长者率领民众在:得胜口敲锣打鼓,热烈欢迎凯旋将士,故称之为得胜锣鼓。后来它在云州(大同)地区广泛流传,因而改称云胜锣鼓。;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用武力扩大疆土,攻:打林胡、楼烦时,每次出征之前,均要击奏锣鼓以振人心;战场拼杀之时,也要击奏锣鼓以励士气;得胜还朝之后,还要击奏锣鼓以示庆功。后来,在两汉征匈奴J……[详细]
  桂林渔鼓以伴奏乐器“渔鼓”而得名,俗称道情,源于古代的叙事讲唱道情,是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是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桂林渔鼓用桂林方言演唱,演唱时左手抱渔鼓,右手执板,按节奏边唱边敲,这种演唱形式源于道情。曲调为4句一组的单曲体徵调式。唱时4句一转,反复多次,直至结束。唱词要求生动形象和口语化,基本为7字句,逢双押韵,一韵到底。叙述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可演唱短、中、长篇。演唱者原为1人多角,现发展为2人或多人说唱和表演。其曲调有南路、北路之分,北路高亢、明朗,南路柔和、深沉。桂林渔鼓是广西代表性……[详细]
   “仲家铜鼓”就是布依族古老文化的象征。  何、罗、王三姓布依族的祖先是重甲兵,故称“仲家”,他们的铜鼓称“仲家铜鼓”。  “仲家铜鼓”是一对,分雌雄,质地、大小、图案、色彩一样,圆形,直径 1 米,厚 0.5 米,重 20 公斤,周围有八只脚,四面有四个套环叫鼓耳朵,中间有八个角,象征八卦,用乌铜锻造,古朴精致,乌黑发亮,美观大方,敲响时声传数里。  相传“仲家铜鼓”是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时埋于黔境的军鼓,重甲兵在贵州转战,何、罗、王三姓的祖先于征战中掘地拾得,来纳雍河定居后,由罗姓保管,供在……[详细]
  制鼓    早在明末清初,永新的东里乡(今届禾川镇)邹岗村、芦塘村等村寨,便活跃着一批靠制鼓谋生的民间艺人。他们以制作战鼓、庙鼓而闻名遐迩。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富于开拓精神的农民开始涉足洋鼓、山西威风鼓、陕北腰鼓等鼓类制作,其中郭元庆、郭永庆等人还在山西的太原、长治等地区兴办制鼓企业,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提供了大批的乐鼓。起初,他们单枪匹马闯天下,除西藏以外,全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有的甚至跨越国……[详细]
  鼓词又称说书,俗称“鼓儿哼”,是一种民间文学艺术表演形式,具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又具有说和唱的艺术表现,属于曲艺的范畴。说书就是艺人用当地的语言将历史进行演义,或者将民间流传故事如“二十四孝”又称生活段子,借助于鼓和云板两种打击乐而进行说和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一门语言艺术,又是一门说唱艺术,可以说每个说书艺人既精通音律又是语言的高手,他们对语言这门艺术很有研究,在语气、语速、音高、音色等语言技巧方面也很有造诣,并善于模仿各种人物的语气声调和自然声响,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原本毫不动人的故……[详细]
  潮州大鼓:产于潮州市。为盛行于广东潮汕、梅县及闽南一带的民间打击乐器。该鼓既能表演出粗犷铿锵的雄伟气魄,又能演奏出轻快、柔美、抒情的潮州音乐。其创制年代约为明末,已有400余年历史。……[详细]
  永康鼓词是流行于浙江金华的永康及周边的武义、缙云、磐安等地的曲艺形式。因旧时的艺人多为盲人,又被称为瞽词或盲词;又因表演形式以唱为主,兼有说白,又俗称之为“唱词”或“唱公事”。永康鼓词采用永康方音表演,通常为一人自击鼓板自行伴奏说唱。传统节目的题材内容大多为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男女情爱和乐善好施。唱腔曲调丰富,依不同的功能分为悲调、怒调、喜调和适宜叙事、对话和抒情的水平调4种。说唱表演讲求抑扬顿挫、张弛有致;伴奏鼓点讲究深浅沉浮、快慢徐疾;节目注重寓教于乐,为当地民众所喜闻乐见。近几十年来,艺人……[详细]
  丽水鼓词,又称“连都鼓词”,起源无考,是在浙江西南部丽水市及其管辖各县流布,以丽水方言说唱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丽水鼓词的说唱形式通常由一人自击鼓板,说唱表演,伴奏乐器为“堂鼓”和“切”。演唱时,演唱者采用坐姿,左手握“切”击板,右手持签敲鼓点眼。在演唱正本鼓词之前,演唱者往往在用鼓点静场后,先唱一段“汤头”,多为祝福、吉利、警世等内容的短篇。丽水鼓词用丽水方言演唱,起源无考,但最迟在清代嘉道年间已极盛行。据清道光二十六年版《丽水县志》载:丽水县教谕屠本仁(1805~1826年在丽水县任职),尝与……[详细]
  打猴鼓舞是毛南族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在贵州省平塘县的毛南族聚居区。打猴鼓舞一直在不足十万人口的毛南族中发展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该舞蹈分为“猴王出世”、“猴子敲桩”和“猴子引路”三部分。一人击铜鼓,一人击皮鼓,多人表演,动作滑稽、诙谐,全模仿猴子,内容独特,被誉为舞蹈中的“活化石”。打猴鼓舞的表演有男子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三种形式,整个舞蹈显现出狂、野、粗、灵的风格特点。打猴鼓舞分“猴王出世”、“猴子敲桩”、“猴火引路”三段:第一段“猴王出世”表现毛南族先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第二段……[详细]
  尉村“跑鼓车”是发源于山西襄汾县汾城镇尉村为纪念唐代名将尉迟恭而举行的一种集祈福与健身为一体的影响较大的民俗活动。作为一种原生态的群众竞技活动,尉村鼓车的精粹即在于鼓与车、韵律与运动的完美结合,也是豪放雄浑的鼓乐之美与更强更快的体育精神的完美结合。“跑鼓车”主要包括三大习俗:祭鼓、踩辕和赛鼓。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和三月十三为祭鼓的日子。过去在尉迟恭祠前祭鼓,现在因该祠已毁,改在村中大庙里进行。由老者主持,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平安。踩辕,即鼓车祭祀完之后,由二十余名村民拉着游街,德高望重者踩在车上身披绶……[详细]
  桥头大鼓是流传于文水民间的一种打击乐,主奏乐器是一面十分罕见的巨鼓,因源于桥头村,当地人称“桥头大鼓”。桥头大鼓主奏乐器是一面直径12尺、高约4尺,由4名鼓手分站东、南、西、北敲击的巨鼓,当地人称“九龙浑天雷公鼓”,协奏乐器为铙、钹。演奏时,由64名铙钹手按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簇拥在大鼓周围,形成多队形变化的演奏阵式。桥头大鼓源于古代的祭祀祈雨活动,距今至少有600余年的历史,它与当地民间迎祀麻衣仙姑活动紧密相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清末,祈雨祭祀仪式和迎祀麻衣仙姑的活动空……[详细]
  “平武薅草锣鼓”是平武县农民在进行薅玉米草劳作过程中的一种文艺表演活动。通常是由两个男性“草先生”表演,一人敲锣,一人敲鼓,跟在薅玉米草的队伍后面,边敲边唱。平武县处大山区,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幅员辽阔,地多人少。地多是山坡薄地,产量极低,要维持生存,只有“广种薄收”,即所谓“种一袜子收一鞋子”。夏天,山坡玉米地里的草疯长,如果不能及时地除掉,就会“荒”了玉米苗,造成颗粒无收。这时候,地多人少,劳力严重缺乏就成了突出的问题。从古代开始,平武山民就用“换工”的方式组织成大的薅草队伍,不分地界,……[详细]
  台骀锣鼓流传于侯马西部的高村乡西台神村,它由晋王祭祀用的宫廷音乐发展而来,因祭祀汾河河神——台骀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台骀锣鼓分高、中、低三声部,大鼓、大钹为低声部;小鼓、小锣为高声部;大锣为中声部。演奏时高低声部交替,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演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钹5种。18人演奏,其中2人兼敲大小鼓,4对大钹、8个大锣、4个小锣。乐队指挥由鼓手兼任,演奏起来互相兼顾。演奏曲目共六套,由十三个曲牌组成,即[起鼓]、[老牛上坡]、[老虎下山]、[叉鼓]、[大鼓原番]、[小……[详细]
  洪洞金鼓乐亦称“金鼓子”,流行于山西晋南一带,是集吹奏、敲击、舞蹈为一体,广受群众欢迎的民间鼓吹艺术。据洪洞县曲亭村碑文记载,明清时期洪洞金鼓乐便已规范成乐行,得到官府认可,订立在乡规民约中。洪洞金鼓乐形式多样,演奏与表演时不拘一格,队伍人数可多可少,多至数十人,少至三四人,一鼓、一钹、一锣、一唢呐;演奏时主要以吹、打为主,要求唢呐艺人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技巧:会大换气、口腔内杂耍、鼻子吹奏、放花等;打鼓艺人还要熟练掌握武术与舞蹈动作,能行进表演,也能坐场表演。金鼓乐多用于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