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高邑腰鼓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系陕北腰鼓向全国辐射、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经50年的发展演化及加工改造,已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高邑腰鼓为大型战鼓的配鼓,与钹、镲等民族乐器地位相同,在一些社火、喜庆活动中和大秧歌同台演出。到20世纪60年代,正式与大鼓、秧歌分离而单独存在,上升为主导地位,大钹则成为它的配器。高邑腰鼓鼓身细长,双头幔面,尺度与形状和陕北腰鼓大同小异,左跨腰间。演员服饰为古代兵勇服装,,色彩各异,裤褂均辍饰云头花纹,,彩绸包头而成英勇巾,腰系绸带兼起固定腰……[详细]
  车鼓弄又称弄车鼓、车鼓阵,是中国闽南特别是同安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汉族民俗娱乐形式。它是一种说唱、表演合一的汉族歌舞艺术,它以动作朴实简单、易学易演,诙谐幽默的风格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从前乡村迎神赛会,农闲节目的庆祝活动以及新婚闹洞房等喜庆日子,都很盛行。几乎每个村落的老人都会说车鼓弄,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又扭过去。车鼓弄是集说唱、表演合一的汉族歌舞艺术,是古代弄戏的遗存形式。“车”就是翻转,“弄”就是舞弄之意,又有“弄车鼓”的俗称。关于车鼓弄的来历,闽南地区流传着“磨豆夫妻逗唱”、“……[详细]
  侯马台神村一带有新媳妇到菩萨庙求子的习俗,台神花鼓便是为送子娘娘献上的歌舞,又因鼓谱在台神村发现而命名。台神花鼓由6人表演,分滚鼓、包头、顽童,后随伴奏、伴唱数人,表演者扮相花俏,头饰钗环,红绿衣着,步法轻盈,姿态优美;鼓点不停反复,尤如“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势,鼓点欢快活泼,前后共七套,俗称一锤至七锤,有踏场、踩院子等。花鼓唱曲有《娘娘庙降香》(曲一、曲二)、《观灯》、《捎书》、《接书》、《闹元宵》(曲一、曲二)、《写十字》、《绣荷包》、《踏青》、《回回进宝》、《打虎》、《十把扇》、《五更鸟》、……[详细]
  武乡鼓书也称鼓儿词、武乡调,起源于武乡,流行于上党地区,由宋金鼓词演变而来。清代乾隆初年,武乡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技艺。后来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丰富和改革。武乡鼓书的早期演唱形式是桌上放一只矮木架支书鼓,演唱者操挎板、鼓键击节,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清道光年间,盲艺人们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充实了原有曲牌,丰富了歌唱的表现力。咸丰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了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地方戏曲的特色,唱腔、曲调和板式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民初,盲艺人段小五又创新增加了起板、二性……[详细]
  民国时期,博野县程委镇南辛庄民间艺人王老仙在本村花会演唱的基础上创作了一种表演形式,名为“花鼓落子”。最初由独人表演,表演时腰挎花鼓,左手拿镗锣,右手拿双锤,边敲边舞边唱,舞姿优美,诙谐得趣。伴奏乐器有笙、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木鱼、电子琴等,曲调高亢,婉转动听,节奏感强,深受群众欢迎,在博野、安国一带很有影响。。服装色彩艳丽,男演员为白色粉边服装,腰扎黑色绸带,头包白丝绸方巾,(原为白色羊肚毛巾),女演员为粉色白边服装,腰扎黑色绣花围裙,男女演员均用绿色绸带系花鼓。曲调经过多年来的整理,逐步……[详细]
  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双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代表性传承人:赵德厚东北大鼓在双城市已历经五代传人,在长期演出实践中,吸收了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等姊妹艺术的精华,形成了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甜美、高亢感人的演唱风格。有“奉调”、“东城调”、“南城调”和“西城调”等不同流派,特征鲜明,曾在双城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详细]
  梅花大鼓,又称“梅花调”、“北板大鼓”,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种,也是北京、天津地区特有的地方性大鼓曲种之一。梅花大鼓曲调优美,旋律悠长,唱腔悠扬婉转,咬字珠圆玉润,拥有自己独特的唱腔特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钗头凤》《琴挑》等。梅花大鼓的创始人及名称来历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梅花大鼓为满清子弟所创,是文人在闲暇时娱乐的音乐曲种,因住在北京的北城,所以又称为“北板大鼓”,传到南城后,因唱腔迂缓动听,很多专业鼓曲艺人也进行学习,并对“梅花调”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将速度放慢,音域变宽,丰富唱腔并加强伴奏……[详细]
  五常东北大鼓项目批次:国家级第2批、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高晓华五常东北大鼓又称“东北大鼓窝子”,起源于1860年前后的五常拉林河畔。最初是艺人操三弦自弹自唱,清末始有女大鼓艺人,并有琴师弹三弦伴奏。唱词文雅讲究,曲调华丽清雅,故事曲折迷人,与当地的粗犷民风形成鲜明对比。上世纪50年代五常地区学习东北大鼓的有数百人之多。……[详细]
  吕氏鼓吹乐棚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吕云强汉族鼓吹乐是民间喜庆佳宴、祭祀奠礼、迎送礼宾和婚嫁丧葬场合最常用、最实用的一种地方音乐体裁。活跃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一带的吕氏鼓吹乐棚,源自山东莱阳鼓吹乐流派在本地的分支。清代吕氏家族随其祖辈走辽东,闯宁古塔,落地生根,发展至今。吕氏鼓吹乐棚的演出形式分“坐棚”、“走吹”和“卡吹”三种,其表演形式与明洪武初年洪洞 “金鼓乐人”的演出一脉相传。……[详细]
  舒兰鼓吹乐又称王氏鼓吹乐(民俗称“鼓乐”)是以中原(今河北省抚宁县)善吹打乐的王相如带艺逃荒,将“吹打乐”带入了东北落脚于吉林省榆树屯,是年迁入舒兰,先后九代从事民间鼓吹乐活动。又与东北的各民族风俗习惯融为一体,经历了几百年不断的发展才形成了东北民间鼓吹乐。而其早期形态——民间鼓吹乐则在汉代就已形成。王氏家族带来中原的鼓吹艺术只是吹与打,就是以唢呐主吹乐曲,以镲锅、锣、钹、鼓等随击之,后由王氏的第二、三代逐渐发展成:吹、打、弹、咔、拉、唱等器乐与演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从而“十不闲”、“莲花落”、……[详细]
  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冀南平原。这一带地处偏僻,民风纯厚,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因而孕育出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全国著名曲种——梨花大鼓。梨花大鼓起源于直东交界地区的河北东南部与鲁西北兴盛于威县一带。原称“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敲犁铧片,唱农歌而得名。它产生于明代中期,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形式,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清代作家刘鄂所著《老残游记》中就记述了梨花大鼓在济南的演出盛况。民国后,梨花大鼓在威县及周边地区的鲁西北、豫北、太原、石家庄、保定等地广为流行……[详细]
  朱派西河大鼓源于木板大鼓-子书。清乾隆年间,有保定刘传经、赵传壁、王路等三人首创木板大鼓、弦子书搭档演出,从而各地艺人效仿,初步形成鼓、板、三弦进行伴奏的说唱形式。自此数十年间,为西河大鼓孕育、草创之期,到了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一代,使西河大鼓逐渐成型,并得到一次较大的发展。首传弟子朱化麟创作出朱派艺术,为西河大鼓做出贡献。朱派创始人朱化麟,艺名朱大官,河北文安小齐观村人。自幼从师马三峰学说大鼓书,颇有才华,早期即享有盛名。他还很喜爱河北梆子,能拉梆胡,曾为名髯生大吉高伴奏数年,这段经历,与以后在……[详细]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长信排鼓便是其中一枝独秀。长信排鼓起源于明代,盛于清代,流传于长信、石相、会宁、口头等邢台城东北一带,相传为长信一林姓人家从-传入,故又称西林社排鼓。长信排鼓历史深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场面宏大,群众基础广泛,并以其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独有艺术效果为大家所喜爱。长信排鼓属集体表演项目,少则有十几人组成,多则可由上百人组成。表演器具以鼓、锣、钹为主,其中鼓又分为大鼓、中鼓、小鼓。根据表演规模,所用表演器具数量……[详细]
  镇巴渔鼓是陕西陕南地区汉族民间曲艺中的主要曲种之一,主要分布于镇巴县的盐场镇、观音镇、泾洋镇和青水乡。邻县陕西省西乡、南郑、紫阳、汉阴和四川万源、通江等地亦有分布。镇巴渔鼓是以汉中镇巴话为唱、白基准语音,一人兼多角坐唱,采用曲牌和板腔综合体讲唱故事的陕西地方曲种。明末清初已在镇巴盛行,其源据传由川、鄂籍移民带入,与四川“竹琴”有较密切关系。曲目丰富,艺人多,流传广。当地人称镇巴渔鼓为“渔鼓筒”“道筒”“竹琴”等。镇巴渔鼓历史悠久,渔鼓自唐朝就已形成,清末明初和建国后的50年代是其兴盛期。镇巴渔鼓……[详细]
  镇安渔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说唱艺术,属于道情的一个分支,广泛流传于陕西省镇安县,是陕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传统艺术和特色剧种得以完好保存。明清年间,渔鼓由湖广移民传于陕西镇安,与当地的花鼓小调、道情戏等民间音乐想融合,逐渐形成了“镇安渔鼓”这一独特的汉族曲艺曲种,渔鼓也是镇安当地流行最早的民间乐器之一。当地许多民间艺人背着渔鼓走家串户卖唱为生。到清朝末年,镇安渔鼓这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广泛传播被更多的群众所喜爱。据《镇安县志》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