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秭归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既是中国脐橙之乡,又是民间歌舞之乡。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就诞生在这里。秭归的柑桔闻名遐迩,秭归的文化源远流长,秭归的花鼓舞也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茅坪建东花鼓就被宜昌地区列为“七鼓一曲”特色艺种,一九八八年由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编入《湖北省民间舞蹈集成》,一九八一年被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由此证明,秭归花鼓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珍藏价值,同时也为后人了解秭归民间艺术,弘扬秭归的屈原文化,创造秭归特色的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近年来,秭归县文化馆在上级……[详细]
  辽西太平鼓有别于辽南一带有祭祀色彩的单鼓。辽西太平鼓属于民建女子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一、艺术特征辽西太平鼓有别于辽南一带有祭祀色彩的单鼓。辽西太平鼓属于民建女子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二、太平鼓的起源的传说确切说太平鼓源于哪朝哪代,暂无定论。根据历代的民间口耳相传,有几种说法。早在商周时期,殷纣王荒淫无道,周文王、周武王先后起兵讨伐,文王的手下制作了一面小鼓,打仗时敲起来咚咚作响,很鼓舞士气,人民称之为文王鼓。到周武王时,文王鼓仍在军中,人们发现用手击打不如用木棍击打,于是武王命人选来木棍稍作修削系……[详细]
  花鼓戏的鼻祖——对子花鼓对子花鼓又称“地花鼓”。对子花鼓最初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头为消除疲劳或表达情感而哼唱的山歌,后经艺人的艺术加工,发展成为一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表演场所也不再局限于山间田头,走向了户院、晒谷场和舞台,主要为新春节庆或婚寿喜庆而用。由于它的通俗易懂,其表现形式以自娱自乐为主,爱好者只要稍加练习就能演,所以在民间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传播广泛,能者甚多,50年代宁乡曾出现过“万人花鼓”的盛大场面。宁乡对子花鼓一般有一旦一丑两个演员,道具以手巾、扇子为主,乐器多用……[详细]
  灵璧大鼓流行于灵璧县及其周边地区,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曲艺形式。相传灵璧大鼓的起源于战国时期项燕击鼓说书招募兵马的故事,民间艺人根据击鼓说书的形式,融入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创造出大鼓说唱这种独特的曲艺形式。清代中后期,灵璧大鼓逐步走向兴盛,由于当时水灾严重,很多人流离失所,灾民四处逃荒,以打鼓说唱的方式乞讨,灵璧大鼓则借地生根,逐渐发展壮大。灵璧大鼓演唱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演义、武侠、公案之类的小说,也常以地方人物、故事、传说等为题材,唱词中多用地方土语,速度慢、……[详细]
  齐天圣鼓俗名猴鼓,艺人模仿孙悟空的击鼓姿态和鼓点节奏,节目极富鼓舞性、趣味性、幽默性。是灵宝市阳平镇苏南村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堪称中原一绝。06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齐天圣鼓的历史起源齐天圣鼓起源于唐朝。相传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回来后,正在洛阳的唐太宗,在行宫接见了玄奘并盛情款待一行。宴席之后,孙悟空欲返花果山,宫廷乐队和宫女鼓乐欢送,正好花果山众猴前来迎接,两队相逢,鼓乐喧天。孙悟空非常兴奋,从小猴手中夺过鼓锤尽情击打,鼓声时儿缓慢悠扬,如远山滚雷;时儿激越高昂,如波涛汹涌。现……[详细]
  福胜锣鼓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闫家社一带的民间打击乐,起源无考。远古时期,闫家社属“小约村”,地广人稀,兽害不止。村民采取敲打响器的方式驱吓野兽,形成了一种原始的打击乐。唐开元七年(719),小约村最繁华的地带建起了一座福胜寺。优美的佛乐与当地民乐相互交流,一种具有明显宗教色彩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打击乐诞生了,因主创人员乃福胜寺的飞云长老和普法大师,故称“福胜锣鼓”。清末,伴随着迎祀麻衣仙姑的民俗活动,福胜锣鼓达到登盛时期。福胜锣鼓分为四部分,依次为狗咬狗、刹朝令、将军令、步星斗。狗咬狗,又名“狗厮咬……[详细]
  历史渊源1400多年前的隋朝时期,磁村当地的村民就开始利用地表层一种黑石烧制陶瓷,因此这里陶瓷业发展很快,官府就在这里设了“铁坞、盐坞、窑坞”。后来,当地村民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华严寺,以保佑一方水土,由此原济南通颜神(博山)的大路就改在了华严寺的脚下。但当时有大片水域相隔,水中鸳鸯戏水成对,过路的人要赤足趟水,逢有骡马过水更有难言之苦。为此,人们兴建了“鸳鸯桥”,这座桥气势宏伟,用料讲究,坚如磐石。后来由于年久失修,鸳鸯桥开始破损。到了清朝同治年间,淄川县令下了一道命令,要重修通往华严寺的“鸳鸯桥……[详细]
  鲁南花鼓是一种独具鲁南地方特色的鼓舞形式舞蹈。它以山东大汉特有的粗犷、威严,融合了山东妇女的泼辣、柔美,形成一种刚柔相济、细腻奔放的艺术风格。鲁南花鼓早产生于台儿庄运河两岸,广泛流传于鲁南、苏北地区。其产生年代不详,据传说大约已有200年之久。在古老的运河两岸附近的村庄盛行此舞表演,如张山子镇张山子村、马兰屯镇南洛村、泥沟镇北洛村、邳庄镇黄庄村等。特别是黄庄的鲁南花鼓在当地最负盛名,曾于1958年参加山东省民间舞调演,引起了轰动。此舞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演出,是老百姓在节日、农闲期间最喜……[详细]
  有深山“天籁之音”之称的杨林堂鼓,今春起在三峡链子崖景区定点演出,来自秭归县的谭本高等8位农民艺人,用架子鼓、唢呐、大锣等器乐的变幻演奏,让游客享受了一道原始古朴、自然醇厚的音乐大餐。杨林堂鼓的主要乐器有大小堂鼓、大小锣、小镲以及唢呐和长号。大小堂鼓和大锣由一个人演奏,将大小不等的堂鼓呈弧形排列于支架之上,锣用一个木杈拴在一旁,其形式有点像西方的架子鼓。杨林堂鼓的唢呐、长号的吹奏有多门绝技,如二龙抱柱、双龙过江、冲天号、单打独奏等。二龙抱柱即一人按唢呐,由另一个人吹奏,二人合演抱柱动作;双龙过江……[详细]
  江边海滩,风光无限,无限的风光里更有一番风光,那就是南通海安的海安花鼓。“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传,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裤子弟”的记载;成书于清同治甲子三年的《海陵竹枝词》有词曰:“村部平安时作会,觋巫歌舞历年年,敲镇伐鼓都卢语,聒得居人夜不眠”。海安古称宁海,属海陵郡、扬州府,流传于广陵、海陵,并由乡间进入镇市的花鼓理当包含宁海,及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安角斜地区……[详细]
  兴山围鼓,又称“八音子”(唢呐用八个眼孔吹奏而得名),起源于武当山附近地区,100多年前通过谷城传人和保康传人两条途径传入兴山。传入前是受道乐强烈影响并吸收当地民歌及地方戏曲曲牌营养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既能唱又能奏的民间音乐品种,是以唱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击乐外还有笙箫管笛。笙箫管笛在兴山声断音绝,日趋衰亡。现今的兴山围鼓以吹打为主,极少演唱,广泛用于红白喜事以及平时自娱,其编制为豉1架(由1个鼓1个嘣子组成),大锣、马锣、叶子(大铙)各1面,唢呐1-2支。以鼓为主。围鼓曲牌依体裁形式分……[详细]
  陕南花鼓曲种是丑、旦二人以坐唱方式用陕南花鼓调演唱民间故事的地方曲种。在春节社火活动中则成为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亦有搬上舞台后角色化的戏曲形式。作为唱腔音乐的陕南花鼓调,主要由汉江中上游的“上河调”和汉江中下游的“下河调”组成。上河调曲牌有《过四川》、《谢主家》、《赵钱孙李》、《不唱歌儿心着急》等;下河调曲牌有《小小船儿卧沙滩》、《太阳一出照明崖》、《墙里栽花墙外开》等。上河调为五句一个乐段,下河调为四句一个乐段。故事内容丰富,情节较曲折的唱段用上述两种音乐结构不好表达时,则产生了一种表达容量较……[详细]
  西村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约30公里,属黄土残塬区。历史悠久、人文荟粹,享有文化之乡之美誉。村村都有或大或小的锣鼓队,代代相传、长久不衰。长鼓(又名十八鼓),源于宋仁宗景佑年间,所谓长鼓是其鼓点相对于其它鼓点较长而得名。是当地农民节日期间和庆典活动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并与民间祭礼、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风格独特,集民族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表现了人们辟邪纳福,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太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配置:长鼓队的配置可大可小,小不得少于六人,多者可达百人,这种扩大的阵容要求大钗、小锣增加……[详细]
  晋都文锣鼓是流行于曲沃县城北太子滩周边村庄一带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曲沃为古晋建都之地,民间文化深受宫廷礼乐制度的影响,锣鼓器乐以典雅、悠扬、清新、悦耳见长,故称“晋都文锣鼓”。旧时,曲沃锣鼓表演,大村皆有。民国年间,以西海、蒙城、交里桥、新庙和太子滩等庙会为中心,分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其风格各有千秋,但均以“文”著称,与粗犷、豪放、雄浑、激越的威风锣鼓形成了鲜明对比。文锣鼓一般以八锣、两钹、四鼓、二丁锣为一班,演奏者身着清代服饰,长袍、马褂,凉帽壳,鼓手由另一人撑凉伞罩顶,伞边镶以珍珠、玛瑙、铃铛……[详细]
  迓鼓分花迓鼓(文迓鼓)、武迓鼓、丑迓鼓等。原为北宋的军中歌舞。《续墨客挥犀》卷七记载:“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迓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据史载,熙州之役的参战将士多为河东籍,今山西大部属当时河东路,固是迓鼓传入最早地区之一。阳泉一带的武迓鼓为成套锣鼓乐伴奏下走陈的舞蹈,有上三路、下三路之分;原与庙会、迎神仪仗队及民间祭祀密切相关。鼓队编列21人,分别持鼓、钹、云锣、小镲,边舞边奏,鼓点雄浑,舞姿古朴,陈法图案变化巧妙。武迓鼓主要流行于平定县东南部。由武迓鼓派生出的丑迓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