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每年农历九月初五地点:石壁村活动历史:9 活动影响:8 参与指数:8.5简介:宁化石壁,客家人的寻根谒祖圣地;而客家公祠,则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自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17年来,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上千个祭祖社团、50余万客家人前来参加,在虔诚的祭拜中,身心一同回到故乡。通过祭拜,把客家人的过去与现在连通,也构建了客家人的精神长廊。……[详细] |
![]() | 贺州市本地人以农历二月初二为“开春节”,这天各家各户备筵席,招待前来“越来越旺”的客人。以黄田镇最为热闹,节日当天全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有舞狮、舞龙、跳舞、唱戏、抢花炮文艺-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家家宾客盈门酒席丰盈。至今,客家后嗣秉承祖籍文化特征,凡遇二月二便要举行“穿龙尾”活动,即用谷草、麦秆、彩纸、篾条等材料扎成龙形,以高昂的龙头、雄健的龙尾造型,分别悬在广东馆(南华馆)及祠堂的屋脊上祭祀,以祝贺龙抬头节。如今时届二月二,不少客家人照例或用水或用灶灰在地上画龙形,嘱咐小男孩这天理发,祈愿发蒙……[详细] |
![]() | 又叫波圆,即肉圆,主要有品种有猪肉圆、牛肉圆、牛筋圆、鱼圆、虾圆、鸡圆等。客家捶圆口味纯正,既有韧性又很爽脆,既有嚼头又不打渣,人们形容捶圆的弹性良好常常会说是“跌落桌上跳三跳”。其中永定的牛肉圆及下洋的牛筋圆以味道鲜美受到赞誉。肉圆既是一道常菜,饮宴也不可缺,主要是取“圆”字寓“团圆”和“0”之意。……[详细] |
![]() | 广州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是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客家山歌伴随客家民系的形成而演进,赋、比、兴手法可溯源至十五国风,歌词近似竹枝词,受到江南吴音的影响。明代就有客家人从粤东北辗转来穗,客家山歌也随之而来开始传唱于羊城,并融入广府文化特色。客家山歌在广州的越秀区、天河区、花都区、萝岗区、增城市以及从化市都有传唱。……[详细] |
![]() | 赣南客家盛行饮食擂茶,尤其常见于妇女之间的交往。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细茶或粗茶之叶用擂钵捣碎,加入油、盐、生姜、芝麻、花生仁等果品,视多寡配制而定,然后炒香碾碎,制成茶泥,俗称“飨料”。饮用时取茶泥少许冲入开水,有的将做熟剁碎的大蒜、青菜、煎豆腐、肉丁、香菇丁、粉干、粉皮以及油炸并碾碎了的花生米、豆子、糍酥等添入茶碗内。制成后色、香、味俱佳。……[详细] |
![]() | 洛带的客家龙舞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刘氏家族人。刘氏家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300余年之久,刘家吉庆节日在古镇舞龙,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水龙九节,夏日伏旱,水龙则大显身手,是为祈雨。舞龙者皆-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上下腾挪;观赏者用水枪、水盆泼射龙,前后追堵。客家人似水为财,泼得越湿,人越旺财,舞者和观者攻防进退,煞是……[详细] |
![]() |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客家农村,每逢过年的时节,就会看见一些师傅挑着黑黑的崩锅,走街串巷,为山村里的人们制作美味的过年美食米橙。 米橙是客家人家家户户必备的过年美食。米橙的香脆味让人难以忘怀,米的香味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一层糖附在上面,使米香和糖完美粘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去,糖立即融化溢满口中,爆开的米香松脆,使人吃了口齿留香。特点:香甜脆口,入口即溶,回味无穷。……[详细] |
![]() | 客家七层粄七层粄是广东客家传统点心之一,每一层铺入虾米,中间粄层软绵绵的,好吃有弹性且不粘牙,香浓的味道阵阵飘散,让人忍不住吃完一块又一块。……[详细] |
![]() | 赣南客家民俗(第一批省级)赣南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它又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活动。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族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而尤其以下几项民俗活动颇为传统而珍稀,既具有客家民俗的本土特色,又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既表现……[详细] |
![]() | 原料:猪肠400克、咸菜100克、蒜茸10克、姜丝5克、酸甜汁25克。制作方法:先将猪肠揸擦净异味、洗净,切成小段。把切好猪肠用滚沸水飞水刚熟、捞起。起镬放入料头、咸菜、煸炒,落猪肠,调入酸甜汁,急速翻炒,调入湿粉成芡加尾油上盘即成。……[详细] |
![]() | 美食原料净肥嫩雏母鸡1只(重约0.8~1.2公斤为好),葱120克,姜40克,植物油120克,胡椒粉少许,盐15克,味精8克。美食做法1、将鸡在滚开汤锅内浸烫熟(不宜过熟,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取出后切成块(保持原鸡形状),装上头翅;2、葱,姜切成细丝;3、炒勺内倒入油,在旺火上烧开,鸡身上撒上姜丝,然后以热油浇淋,而后再放葱丝;4、炒勺内下汤200克,在文火上烧开,再加入胡椒粉,盐,味精等熬成汁,浇淋于鸡上即成。美食特色色洁白带油黄,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带芥末酱、酱油,食之别有风……[详细] |
![]() | 客家冬至祭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客家人十分盛行祖宗崇拜,对历代祖宗,特别是始祖,大都建有祖祠,以作纪念,春祀秋祭,年年不断。每年冬至,全族汇聚祠堂,祭奠祖宗,追宗溯源,谦议族规。客家祭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铜鼓,在与本土文化和周边客家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祭祖文化。铜鼓客家人在祭祖时要祭八所,八所指鼓乐所、牺牲所、毛血所、酒樽所、焚燎所、浣洗所(浣器所)、香案所、食案所,客家人祭祖的物品全部包括在八所之中。……[详细] |
![]() | 三色粄做法:先将糯米洗净,加水浸泡3小时,放入石磨磨成粉浆,脱水压干成米团。把压干的米团分别放入艾叶汁、红曲粉,揉搓成绿色粉团和红色粉团,分别揉成红、绿、白色小圆团,放入微沸水中煮熟,另起油镬,将香菇、浸发干虾仁爆香,下高汤调入味料,待滚开后放入三种颜色糯米粉团略煮,最后加入香菜、葱花即成。……[详细] |
![]() | 盐焗鸡是久负盛名的客家菜,自古至今广受公众喜爱。选取本地嫩鸡,宰杀后不切块,除去内脏洗净晾干,然后用竹制草纸将整只鸣严实包好,埋入炒过的热盐堆中通过文火焗熟。取出后将其拆骨撕成丝肉片,放进盘内上席,再配以姜油或麻油食用,皮软肉嫩,香气四溢,并有良好的温补功能。“盐焗鸡”是广东的一款名菜。它首创于广东东江一带。300多年前的东江地区沿海的一些盐场,有人把熟鸡用纱纸包好放入盐堆腌储,这种鸡肉鲜香可口,别有风味。后来东江首府盐业发达,当地的菜馆争用最好的菜肴款待客人,于是创制了鲜鸡烫盐焗制的方法现焗现……[详细] |
![]() | 靖安客家人约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于山上片.客家人用家种与野生售票自制风味点心和食品待客.有茄子干、苦瓜干、姜片等;用果子晒的有杨桃干、木瓜干、杨梅干等;用糖食加工的有油果子、炒米糖、灰水米果等。客家点心制作要求选料精、工艺巧、造型美、色香味俱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