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莲藕莲藕是莲的地下茎。肇庆莲藕闻名国内外。莲属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腐植质土壤的池塘、水沟和沼泽中,莲的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和白色两种。莲的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里,合称莲蓬。莲的地下茎,叫莲藕,长节,节上有鳞片叶,茎中有管状小孔,折断有丝状物相连。肇庆市,特别是星湖及其周边的池塘和低洼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给莲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肇庆生产的莲藕粗壮、肥厚、浑圆,外皮呈黄褐色,肉白色,微甜而质脆。生吃,松脆爽口,味美香甜;煲熟,细嫩香滑,松化柔润。……[详细] |
莲藕高要市境内河流纵横交叉,自古就是优质莲藕的重要产地。出产的莲藕,生食甜、嫩、脆,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之功用;熟食香、粉、糯,具有健脾开胃,补血止泻之功用。莲藕是大众熟知的蔬菜,食法也最多,是逢年过节款待宾客的佳肴。莲的药用价值亦颇高。400多年前的《本草纲目》就对莲各部位的药用功能进行了详细记述,如藕节可“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等,莲心可“清心去热”。莲藕营养丰富,每100克鲜藕含蛋白质1克、碳水化合物19,8克、钙19毫克、残51毫克、铁0.5毫克、维生素C25毫克……[详细] |
白莲是我国南方湖区的特产,尤以“千湖之省”湖北产量最盛。监利县河港众多,湖泊莲片,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所产莲米子大肉厚,营养丰富,200多年前被列为朝庭贡品相传清朝乾隆年间,监利县观音寺的王伦元考取武举,被封为乾隆皇帝殿前带刀护卫,后晋升为站殿将军。一次他奉旨带兵出征,旗开腹胜,乾隆重帝宴请立功将领,鸡鸭肉肉,山珍海味,十分丰盛。席上一盘莲米大家都不吃,王伦元弄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因为是盘家乡平常菜,又放在他面前,他就放开肚量吃起来,谁知一吃竟把这盘菜吃得差不多了,坐在他身旁的人提醒他:“这是盘稀……[详细] |
贵港市别名“荷城”,以荷花为市花,顾名思义,这肯定是一个盛产莲藕的好地方。清代光绪版《贵县志》所录地方旧传八景,有“莲塘夜雨”之名,八景诗也有“银塘夜雨长荷英”一句。而早在乾隆年间修辑的《桂平县志》,就已见“金莲夜雨”的记载。贵港莲藕写入文人墨客的诗词屡见不鲜。莲藕作为一种热带草本植物,除了荷的专称外,尚有菡萏、芙蕖、芙蓉等别称,品种则有红、白两色,红者俗名九品莲。红莲胜在花多,白莲胜在藕多。莲藕在大江南北都有栽种。贵港现辖三区两县市,位处浔郁流域,平原地势低洼,湖沼星罗棋布,种植蓬藕的历史已异……[详细] |
莲花打锡(第四批国家级)2000多年前,莲花就有锡制品。清康熙年间,皇上曾下旨由街头村锡匠打造锡钱币。目前仍有50多名锡匠活跃在街头庙背等村。莲花打锡工具简单,工艺讲究。造型各异的锡器,仅靠剪子、矬子、锤子、量尺等简单工具,经溶、画、剪、打、锉、焊等工序,就落落大方的呈现了出来,这其中的功夫全在手上,故有“三分打,七分磨”之说。莲花锡器精细匀称的锡花、弧线优美的造型、雕刻精美的装饰,堪称民间手工一绝。……[详细] |
糯米揣莲藕,又称“云田熟藕”,因产于建水东城外小麦厂海子而得名。据说此地所产的莲藕有九孔,粗肥白嫩,为藕中之上品,用其制作的菜肴,早已遐迩闻名。相传明洪武年间,黔国公沐英巡视临安,知府程子益设宴款待,沐英品尝油炸熟藕后,赞“建水熟藕甲全滇”。另一传说是讲明代永乐年间,有一名叫姚成的异人将其带到京城,让永乐皇帝品尝,被称为“建水熟藕甲天下”。糯米揣莲藕的主料为鲜藕和糯米。制作时,洗净截去一端的藕节,将浸泡过的糯米揣入洞孔中,于锅内煮熟后,去皮待用。食用时,将熟藕切成片,放入旺火锅中烹炸,至表坡呈黄……[详细] |
聚英书院“九莲灯”始于明毅宗15年(1642年),由“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号龙江1517-1598年)的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到清道光27年(1847年),聚英书院余玉卿等人在书院里学林龙江先生的经典,学心法、学科仪、做科事,学习民间舞蹈《九莲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学文学道。在此基础上吸收民间舞蹈而形成现在的《九莲灯》面貌。“九莲灯”舞蹈自当时兴起。“九莲灯”舞蹈用10多张桌子摆成一个八卦字,中间放一只方桌,10多人手提莲花灯,内点蜡烛,边跑边跳,手中莲花灯不断转动而烛火不会熄灭,飞快在桌……[详细] |
莲藕溆浦种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县城西部莲花洞,是洞庭莲花仙子发迹的种塘。仙女离开时,将自己培育的五色莲子撒在这里,从此溆浦 就广种莲藕。 溆浦藕 又白又大又嫩,有小腿那么粗,长几尺。含多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万分。滋补身体,又有养心、固精、散淤、安神等功效。……[详细] |
并蒂莲是元代末年诗人顾阿瑛(又名德辉)所称“玉山佳处“的名胜之一,原在正仪镇东亭,所以又称“东亭荷花”。相传由顾阿瑛手植,有“双萼并头”、“四面拜观音”、“九品莲台”诸色,花头簇生有多至13个的,而以“双双并蒂”为最佳。 并蒂莲是珍奇的观赏植物,叶小、藕窳,又不结莲蓬。 &n……[详细] |
萍乡莲花落(第三批省级)萍乡莲花落又叫打莲花,以节奏明快、语言生动诙谐、简便灵活,演唱形式独特而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萍乡市志、萍乡文化艺术志均记载:“萍乡莲花落始于宋,本为穷人行乞时所唱,在清乾隆后嘉庆末年(1821年前)出现专业艺人”。萍乡莲花落演唱时由一人主唱,众人帮腔,主唱人左手持莲花响板(一截约2寸宽的半边竹筒,串着4-5个铜钱),甩动莲花响板,发出“沙嗒、沙嗒”的响声,右手击鼓,敲出节奏,衬托唱腔气氛,唱词以七字句为主,也有长短句,每两句一韵或一篇一韵,演时可唱可吟,以唱带数,唱、吟、数……[详细] |
莲子富含淀粉、蛋白质、钙、磷、糖和多种维生素,乃滋补佳品,自古就有“南莲北参”之说,足见其营养和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除,莲之味甘,气温而性啬,禀清香之气,得稼墙之味,乃脾之果也”。以莲肉做成莲羹,甜食和蜜饯,香甜可口,风味独特;用莲子作为中西糕点及佳肴的配料,或者制成罐头,清香滋润,营养丰富,用莲芯入药,袪躁生津,健脾保胃。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莲子也自然成了夏天的必不可少的美食。在家煮上几碗莲子汤。与家人一起渡过这炎热的夏季。。。……[详细] |
永安,中国金线莲之乡。当地金线莲素有“金草”、“神药”、“药王”等美称,其味甘性平,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平衡阴阳、生津养颜、调和气血等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使用,对各种疾病疗效显著。据历史考证,永安明清时代就有用金线莲入药的记载。 永安小陶、洪田、上坪、青水、安砂等乡镇均有野生金线莲。永安民间采摘金线莲作药引,源于明清。据宁洋(现小陶镇)一带村民传说,道光年间,宁洋桐林有一富豪得一怪病,遍访名医诊治均无效。某日,一长工告……[详细] |
莲花哦嗬歌(第四批省级)“哦嗬歌”是一首五声音阶、落音(6)的调式山歌。音调刚劲,高昂激越。旋律生动优美,舒展开阔,饱含真挚而细腻的情感。节奏自由,易于表达歌曲内在意境。旋法一上一下,一高一低,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起唱时风味独特的甩腔,引人入胜,展现出歌曲的魅力。结束时一声高亢挺拔的“哦嗬……喂”号子声,彰显特色,余韵悠扬,回味无穷。歌词简洁精炼,朴实无华,有时触景生情,自编歌词,即兴演唱,活泼生动,颇有情趣。曲调地方色彩深厚、浓郁,富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哦嗬歌”的演唱形式一般为单人独唱,也有……[详细] |
“打莲湘”(又称“打连响”),当地俗称“铜钿花棍”,此舞原为大陆乞丐来海岛求乞时的一种行乞舞,表演时手拿拐棍边唱边舞,颇受岱山群众喜爱。后来当地有人学了此舞,在出庙会时作娱乐性的舞蹈来跳了。目前还流传在岱山长涂岛、东剑岛、秀山岛、高亭镇等地。过去,岱山、舟山、宁波等地习俗大致相同,每逢丰收之年,人们为了庆丰收,总要举行各种迎神赛会,岱山有1庙,庙会名目繁多,内容相当丰富。各庙参赛的有大纛、头牌、鼓船、莲灯、抬阁、高桡、龙灯、地戏、旗锣仪仗、皂隶、马灯、跳蚤会、大头,以及各种杂耍,应有尽有。行进时……[详细] |
绍兴莲花落,是以绍兴方言说唱,现为浙江现存主要地方曲艺之一。据《绍兴市志》卷36第五章,“曲艺”第三节记载:绍兴莲花落起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当时有绰号称“长手指甲”的张姓艺人,自家乡“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带)来绍兴卖唱,先后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初时,沿门说唱,多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后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这类节诗据称有18只半,有《娘家节诗》、《长婆节诗》、《分家节诗》、《大衫节诗》等。这些节诗大多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或民间传说,一个节诗叙述一个情节较……[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