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年代四川就出现小金龙龙舞,传播到全川各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祥福镇自清代中期已有小金龙制作和小金龙龙舞队伍,延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祥福镇位于青白江区南部,是青白江区古镇之一,地势开阔,河集纵横,人民富足,舞小金龙在该镇流行,影响辐射到周边地区。“小金龙”是竹龙中的一个品种,龙身长4.5米左右,分为四节,一人双手分别握龙头、龙身的竹柄,另一人双手分别握龙身,龙尾的竹柄,队形动作变幻多端。配以打击乐,龙随乐曲节奏舞动。表演规模可大可小,表演时可以由两个人舞一条龙,多以二、四、六、八、十、……[详细] |
狴犴龙舞,又名“犴龙舞”,是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舞蹈,主要流传在上虞南乡的上浦镇一带。虞舜的出生地虹漾、舜训象耕田的象田、舜捕渔的渔浦村,大禹治水率狴犴除五毒等众多的民间故事,至今仍在上浦镇一带广为流传。狴犴龙舞就是在祭舜时表演的龙舞,因与虞舜有关而在这一带世代相传。渔浦村(即今冯浦村),相传是虞舜捕渔之地,村里有座渔捕庙,为祭祀虞舜大帝而建。每当庙会之时,狴犴龙舞就在祭舜的场合中表演,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广场龙舞。南宋年间,冯姓迁居渔浦村。狴犴龙舞由始居的王、胡两……[详细] |
宁乡周氏双龙舞最初是清代湘军名将周达武为其小妾姚氏姑娘组的一支用以解闷消遣的龙舞队,后逐渐演变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逢年过节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历经百多年,流传不衰,现主要流传宁乡县大屯营石家湾、道林、花明楼一带。周氏双龙各9节,需60余人才能完成演出,转、翻、旋、穿插融于一体,龙与龙之间既有情节性强的独立表演环节,又有相互盘缠动作,故事糅合,有分有合,有合有分,技法离奇,堪称一绝,国内实属罕见。2009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宁乡周氏双龙舞成功申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
舞草龙的习俗在绩溪县广为流传,尤以扬溪镇大石门村最为特色,历史传承已数百载。相传500年前,当地连年受灾,乡民收成大减,村南和尚山频频发火,达数年之久,百姓苦不堪言。当时大石门村周姓十三代高祖雄杰择机发动百姓利用稻草制成草龙,组织队伍日夜狂舞于村庄街巷,并伴草炮、擂鼓鸣锣。为防止邪火复燃,后来定每年中秋为游龙日,目的一是镇灾除邪;二是庆祝丰收,渴望来年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石门制作草龙的主要材料是稻草、竹、剑麻等。草龙主要包括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龙长十八米,形象酷肖,龙体插上香火,舞动时……[详细] |
中山龙舞源于唐代,盛于明清。包括醉龙、木龙、板龙、金龙、银龙、沙龙、云龙、火龙、草龙等。目前,发掘整理了醉龙、金龙、银龙、沙龙、云龙等资源,发展了国标龙。……[详细] |
人龙,是由人组成的龙,是传统的广场舞蹈。顺德杏坛镇光华村人龙舞,由数十人至一百多人组成人龙,龙长数十米。人龙分为龙趸(龙的底部)和龙身(龙面)两部份。饰龙趸者,以肩部和腰部承托“龙身”;饰龙身的演员骑坐后仰躺在龙趸上,双手挥动红色绸带作“龙爪”。其中龙头由三人组成,一人双手各持一只“龙角”骑坐在龙趸者肩上,另一人双脚紧挟龙趸者腰部,上身悬空向前担当“龙舌”。龙尾由三人组成,一人双手持“龙尾”道具骑坐后仰躺在两龙趸者之间,最后的“龙趸”用头顶其背部。光华人龙舞分为整队待发、猛龙出世、人龙起舞、跃出……[详细] |
“风火龙舞”是流传于襄垣虒亭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社火表演,其起源无法考证。《水经注》中记载,汉高祖破韩五信于铜鞮(今虒亭),大军获胜后,曾用虒亭的火流星和龙灯舞来庆贺。当地盛传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也来虒亭于漳河岸边观看了赤鲤腾跃和龙灯舞与火流星的表演。千百年来人们赋予风火龙舞更多的人文情怀,平添其神秘色彩。龙舞以专门锣鼓乐器与鼓点配合“火流星”表演,主要伴奏乐器是龙鼓、锣、钹、大镲、小镲等,其中龙鼓是整个活动的核心伴奏乐器,也是整个表演的总指挥。一切调度、演出节奏,都是在鼓点指挥伴奏下完成的,鼓声……[详细] |
水龙舞蹈“水龙”是蓬安县境内失传的一种舞。解放前在干旱的夏季人们为求天降雨,消除灾害而时兴耍“水龙”。水龙用树枝叶扎成,舞者跳跃腾挪,观者往龙身(人身)泼水,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其场面生动活泼、欢天喜地,妙不可言,有相当的开发利用价值。……[详细] |
桃子龙舞是遂宁优秀的民间舞蹈,清明及更早时期,桃子龙舞只限于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初,桃子龙舞开始参加春节期间的街头表演和民间祝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桃子龙舞逐渐走向文艺舞台,成为一种纯舞蹈,但仍保留了传统的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同时也成为参加庆典盛会中的表演项目。公元521年,南北朝梁武帝正德十五年,遂州大地上的一座大寺庙被皇帝赐名“广利寺”;其后不久,大约在公元581年至600年间,隋朝的皇帝又给遂州另一座大寺庙赐名“灵泉寺”。随着这两座名寺的兴盛,遂州大地的佛事活动……[详细] |
石牛火龙是梓潼县石牛镇一带多年的传统文化剧目,也是梓潼本地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它以自娱自乐为主,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火龙一般是一条,但石牛火龙是两条。表演时由元宝在前面引路,有的地方为了增添热闹气氛又将它增为三条。每条龙分九节,九个人耍龙,每个人手执一根绑在龙肚下约四尺长的竹竿。跑龙头者一声呼哨,九个人一起奔跑。竹竿在手里上下左右盘旋,由于配合默契,看去仿佛龙在空中腾云驾雾,跑法有“开四门”、“关四门”、“龙抱柱”、“一条龙”、“二龙戏珠”等阵,跑完第一遍,舞龙者脱去上衣,赤膊跑几个圆场,这……[详细] |
龙舞(榕城许氏舞龙)许氏舞龙是一种兼容舞蹈、服饰、音乐、武术的独特民间艺术活动。有效地发掘、整理、继承和抢救本土民间艺术,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本地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研究价值。……[详细] |
七星龙舞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早在清乾隆年间已有舞龙的传统,延续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七星舞龙队一般由青年男子组成,表演者八人,锣鼓手四人。龙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分长龙、短龙,长的十多节,短的七八节,每节长度1米左右。七星龙舞以前一般舞直龙,动作比较简单,如今已能舞“龙出宫”、“龙卷凤”、“凤穿尾”、“龙蝴蝶”、“舞龙门”、“舞龙船”等节目。七星镇现有……[详细] |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因舞蹈者持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龙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图腾,被视为民族的象征。传说中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龙舞,有的地方称之为“舞龙”,也有的称之为“龙灯舞”。龙舞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如广东、浙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及山西等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演出的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一拜年、十五闹“红火”、闹“元宵”的时候,也有一些地方在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时表演,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民间艺术,这种传统的艺术节目,大都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龙舞中的龙,由龙头、龙身和……[详细] |
宁海龙舞,以九节布龙为主,还有十八节龙和十三节龙,表演人数随布龙的节数而定。布龙造型生动,体小灵巧,艺人舞龙技巧高,难度大,速度快,动作丰富多变。整个舞蹈动作有盘、滚、游、翻、跳、戏等动作,主要套路有打四角、打八门、打土桩、打十六桩等。表演时,以龙头手为指挥,动作随着龙头的变化而变化,协调统一,上下连贯。龙舞表演者的服饰一般都是头包毛巾,身穿农民的衬襟衫,重视裤或紧口灯笼裤,腿裹绑腿,脚穿草鞋。龙舞道具最初曾使用稻草制作的草龙,以少年耍舞为主,动作较简单,后来为求美观,将草龙改变为布龙,技巧也随……[详细] |
金州龙舞具有100多年历史,曾为金州区乃至大连市获得过无数荣誉。金州龙舞作为大连地区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传说听老人讲,130年前,清朝淮字军提督刘茂休驻防金州。正月十五灯节这天傍晚,官兵们列队来到渤海边,面向大海伫候。良久,只见远处海面划过一只帆船,官兵们急忙点燃香和蜡烛,齐刷刷地跪在那里。船到岸了,船上的12名清兵擎了一条巨大的纸龙小心翼翼地上了岸。龙登陆后官兵们向它三拜九叩,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礼毕,官兵们尾随巨龙回到马步十二营。龙到营门,擎龙的清兵全体跪地,边舞龙边进营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