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槌锣鼓是流行于万荣县孤山南麓高家庄一带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因其鼓槌用麻绳纽结而成,质地柔软又有韧性,故名。软槌锣鼓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记录,但是从当地的民间传说及演奏曲目、曲牌来推断,应与古代战事有着很深的联系。早期高家庄的软槌锣鼓主要用于祭祀,表现欢乐、喜庆,民间多用于丧葬,来寄托哀思,新中国成立后,演变为传统的民间社火。软槌锣鼓表演别具一格:配置的八面大鼓,直径大于其它鼓种,需用鼓架支撑;八面大钹,每个重约13斤;16面锣,每面重15斤,每面备有“锣项”,即“支架”;鼓槌系用粗麻绳制作,两头……[详细] |
“薅草锣鼓”,也叫“薅草歌”,是恩施市民歌中田歌的一种俗称,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劳动生产、民歌与响器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糟蹋庄稼,伤害人畜。在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环境中,土家人形成了互相换工、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劳动的信息,消除劳作疲劳,又可起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在演唱形式上,由二位歌师傅领唱或对唱,其余人相和,并配以鼓、锣或者鼓、锣、钹、小锣助兴,恩施薅草锣鼓是联曲体……[详细] |
台骀锣鼓流传于侯马西部的高村乡西台神村,它由晋王祭祀用的宫廷音乐发展而来,因祭祀汾河河神——台骀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台骀锣鼓分高、中、低三声部,大鼓、大钹为低声部;小鼓、小锣为高声部;大锣为中声部。演奏时高低声部交替,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演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钹5种。18人演奏,其中2人兼敲大小鼓,4对大钹、8个大锣、4个小锣。乐队指挥由鼓手兼任,演奏起来互相兼顾。演奏曲目共六套,由十三个曲牌组成,即[起鼓]、[老牛上坡]、[老虎下山]、[叉鼓]、[大鼓原番]、[小……[详细] |
云冈大锣鼓(也称云胜锣鼓)是流传于晋北地区的一种锣鼓艺术,其中以原平市永兴村的锣鼓队最为著名。早在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的第16窟中,就刻有手持小镲的锣鼓乐队的演奏形象,这说明小镲当时在民间就已普遍流行。历史上,晋北高原战事频繁,该乐种常用于欢迎将士凯旋,战争结束后,转而主要用于民俗节日演奏。到民国年间,它已有所式微。改革开放后,其传承人邢明轩、张林雨大力传承,率队在国内外频繁演出,颇获盛誉。1997年吕骥先生听了该乐种的录音后,将其比作“中国锣鼓交响乐”。云冈大锣鼓曲目丰富,现存133首,拥有37……[详细] |
恩施“花锣鼓”,是恩施市民间吹打乐中一种十分盛行又尤为突出的吹打乐,有别于其它形式的民间吹打乐。恩施“花锣鼓”由鼓、锣、钹、小锣(也叫勾锣)加唢呐组成。而鼓则为单面鼓,当地人叫作盆鼓,这种鼓仅一面有鼓皮,另一面空心,打击时音色明亮清脆,其鼓面直径不足20厘米。“花锣鼓”的打法繁多,演奏时,鼓必须占有突出位置,鼓手也必须是技艺精湛者,恩施市的“花锣鼓”在四大乡和城区各有其独特的打法,最为盛名的要算北乡的“一锤四响”,如果不借助高科技的数码手段,很难用肉眼观察出这一锤四响是怎么打出来的,能够掌握这种……[详细]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锣鼓大约在明代中叶,距今约三百多年前,潜江便有了“薅草锣鼓”和“车水锣鼓”,即在田间边劳动边鼓乐,当时就以“锣鼓伴奏,一唱众合”的形式出现在田间地头,随着时代变迁,“潜江锣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潜江民间民俗、风俗、宗教、民间艺术活动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潜江锣鼓”俗称“锣鼓家业”,潜江传统锣鼓班阵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十样锦”。另一类是“五锦头”。潜江锣鼓乐器种类主要有:大鼓、堂鼓、小鼓、腰鼓、小锣(勾锣)、马锣、大锣、抄锣(亦称对锣)、土锣、苏锣、钹、金……[详细] |
十番锣鼓在石台县境内属民间吹打乐,是一种利用皮鼓、铜锣、铙钹(大小两种)响板、云板、笛子、二胡、嗽叭等乐器配合演奏,节拍明快,音韵优美。石台十番锣鼓,根据县志记载及民间的流传,确证该打击乐在境内的历史十分悠久。新农村唐家班传下来的十番锣鼓中有一乐曲名《昭君》,该曲记录的是汉代王昭君公主出塞的故事,明吴应箕在《卷园集·序》中说:“吾邑民歌乐诵之十年如一日”,充分说明了本境民歌、乐曲之多之美。同时,十番锣鼓也广泛运用到婚丧喜事之中,至今仍是沿袭,由此可见,十番锣鼓在境内是广境内流传的十番锣鼓内容丰富……[详细] |
斤秤锣鼓原名斤称歌,流行于长治武乡丰州镇富庄村、东村、城关村、魏家窑村一带,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这种锣鼓以旧式度量衡制十六两一斤的换算口诀进行演奏,整套锣鼓分十五遍连续演奏,每遍口诀都不同,故既不能一锣到底,也不能反复重叠,更不同于一般的曲牌连奏。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延用了十六两进位制的重量计量方法。南宋杨辉创“两价化斤价”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即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三两等于0.1……[详细] |
丁樊锣鼓是流传于山西省万荣县丁樊村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发轫于敬神、祈雨等民俗祭祀活动,后与隋唐时期的燕乐、吹打乐结合而成。据万荣县志记载,隋末李世民东渡黄河曾屯兵于万荣,现万荣境内孤峰山存其多处遗址和相关传说,其随军鼓乐《秦王点兵》更是流传至今的名曲,丁樊锣鼓即脱胎于此。丁樊锣鼓除春节、元宵做迎神赛社、镇邪驱魔闹社火外,平常还做葬礼用之。传统锣鼓曲牌有[一条龙]、[老虎拔牙]、[路径鼓]、[闹元宵]、[祭神鼓]、[芝麻开花节节高]、[祭灵]、[二进宫]、[秦王点兵]、[穆桂英挂帅……[详细] |
薅草锣鼓《薅草锣鼓》是流传我县广大农村的一种劳动音乐形式,其为一人打锣、打鼓,众人在锣鼓声节奏的指引下,不停地有节奏地进行锄草。同时有人唱山歌,鼓停声起,演唱有领有合,劳动场面紧张、热情而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劳动有松有紧,有张有弛。因此,这种山坡、田间音乐劳动形式深受农民欢迎。《薅草锣鼓》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1.它可以驱赶其他动物,保证工作安全;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克服消极怠工;3.可愉悦身心、解乏,提高劳动热情;4.可起到招工作用。《薅草锣鼓》在我县流传的历史可谓深远……[详细] |
闹年锣鼓打击乐是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期传入金龙镇骑龙社区17组。据当地老人回忆,闹年锣鼓历经几代无证可考,只知道是从骑龙社区1组肖子和手里拜师学艺来的。闹年锣鼓的演员由5人组成(一人打大锣、两人打马锣、一人打二鼓、一人打镲)。其乐谱从最初的104个减少到现在的16个;其音乐独具川西地方特色,乐曲优美动人;其内容多为惩恶扬善,陶冶情趣,催人奋进。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闹年锣鼓走入低谷,一度散落于民间。1953年5月,金龙镇闹年锣鼓参加北京怀仁堂汇演,参演人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详细] |
蝴蝶釵锣鼓镲、锣、鼓等是优秀的民间打击乐器,主要流行于怀川一带,但蝴蝶镲是在温县余村传承的一种打击乐器技艺。余村位于县城西20公里的猪龙河畔,与武松桥西的孟州武桥村为邻,是水浒英雄孙二娘开店的遗址地,是宋朝陈氏四进士的出生地,历史上曾称为进士村。蝴蝶镲锣鼓是宋朝余村的先人们为庆贺四进士的荣升,特创编的庆贺鼓镲乐谱。乐谱分12节,将易文化阴阳五行揩理、天体运行规律和传统文化融于谱乐之中,即一年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一年24节气,象征着月月吉祥,日日平安,节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详细] |
“平武薅草锣鼓”是平武县农民在进行薅玉米草劳作过程中的一种文艺表演活动。通常是由两个男性“草先生”表演,一人敲锣,一人敲鼓,跟在薅玉米草的队伍后面,边敲边唱。平武县处大山区,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幅员辽阔,地多人少。地多是山坡薄地,产量极低,要维持生存,只有“广种薄收”,即所谓“种一袜子收一鞋子”。夏天,山坡玉米地里的草疯长,如果不能及时地除掉,就会“荒”了玉米苗,造成颗粒无收。这时候,地多人少,劳力严重缺乏就成了突出的问题。从古代开始,平武山民就用“换工”的方式组织成大的薅草队伍,不分地界,……[详细] |
我地民间花花锣鼓据先辈口头传说出现于明清时代,清末极为流行,民国时期家喻户晓。建国初期,农村也还依旧盛行,多以姓氏或农村院落情趣者各自自然成组,自玩成趣,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很有韵味的中国乡间打击乐曲系。在一个县市区内体系大同小异,但内中由于属器及击打方式不同,各地也有不同风韵,有的激烈、有的舒缓、有的好像在诉说人类人生的心情。总之它突出了乡村的文化生活,它与川剧锣鼓齐名,乐器有锣、钹、鼓、高低音不同的马锣二至三个;花花锣鼓曲谱分头子、尾子、夹花,它比龙灯锣、狮子锣内容丰富得多,很具有欣赏性和参与……[详细] |
象山花锣鼓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花锣鼓是四川古代特色的音乐,创始于清朝,由当年象山民间鼓乐手组成‘公堂’(即乐队)开始在民间流传。花锣鼓的乐器由大锣、大鼓、大钵和四个马锣组成,演出灵活,节奏跳跃,后来花锣鼓靠家传或同族组队流传下来。2004年5月,大英县境内发现一本清代象山花锣鼓乐谱,这是四川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保存完整的锣鼓乐谱,全书共记录了《一顺风》、《节节高》、《挂帅》、《吊猴子》等90多首失传多年的四川古乐曲牌,象山锣鼓引起外界关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