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庙会篇

汉【三侯】祠重阳庙会
  汉【三侯】祠重阳庙会永兴县塘门口镇西河汉【三侯】祠,地处耒水中游带,西邻桂阳县,南接郴州苏仙区,北与安仁、耒阳县相邻,北纬25°58′-26°29′,东经112°43′-113°95′之间。塘门口镇境内的汉【三侯】祠,座西南朝东北,面临滔滔便江,江水清澈碧蓝,祠后丘岗平地,树木葱郁,山水如画,气候宜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一块富有灵气的福地。汉【三侯】祠原称汉王庙,清代末叶大庙建成之初,主事信士们就议定为每年“九九”重阳为纪念【三侯】圣会节日,年年九九重阳之期照常举行,日久年深形成惯……[详细]
涂山禹王庙会
  《史记》云:“夏之兴也以涂山。”涂山,古为涂山氏国所在地,双峰峻耸,瞰淮矗立,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淮河东岸。尧舜时代,洪水泛滥,千里长淮,一片汪洋。为根治水患,大禹“左准绳、右规矩”、“沐甚雨、栉疾风”,借助与涂山氏国的联姻,在涂山大会诸侯,劈山导淮,留下了“新婚三日而别”、“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千古佳话。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大禹治水成功,捉住水怪,会诸侯的会期,也是涂山淮河流域民众自唐代起,自发起来举办涂山朝禹庙会的会期。庙会日,沿淮民众十万余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从数十里或数百里外涌向涂山……[详细]
界首苗湖庙会
  界首市苗湖书会是界首文化艺术上的一个独特的“盆景工程”。苗湖书会的举办地在界首市任寨乡的苗湖村。清嘉庆年间,据今大约200年左右,唱坠子翁的艺人苗本林,发起了苗湖说唱会,当时参加演唱艺人有苗湖村三人,邻村五人。1939年,第六代传人苗元普为纪念第一代发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诞辰,把闰年的农历六月六定作苗湖书会,一唱就是五天,迎来四邻八乡的群众,相当热闹。此后,苗湖书会经过不断传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文革时期,受政治运动的影响,一度沉寂。1985年,著名艺人苗清臣联络周边市县的著名艺人多人,在界首……[详细]
六祖诞庙会
  广东省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地区,自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05年)设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在广东省新兴县,广泛流传着六祖的传说、以及六祖圣迹、六祖信仰等。其中又以“六祖诞”庙会的影响力最为广泛,新兴人称为“春秋二诞”,春诞为农历二月初八惠能诞生日,活动时间为二月初七至初九。秋诞则为八月初三惠能圆寂日,活动时间为八月初二至初四日。庙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海内外的佛教徒及游客信众前来朝圣贺诞、观光、瞻仰圣迹络绎不绝,高峰期人数达10万人之多,盛况空前。唐开元元年(713年)八月初三,六祖惠能圆……[详细]
紫阳庙会
  庙会,也叫庙市,是紫阳集市之一,因会址设在寺庙或附近而称为庙会。它融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于一体,是群众文化娱乐和寄托美好愿望的重要活动。紫阳自古多寺庙,仅旧县城就有寺庙数十座。“文革”以前,庙会盛行,名目繁多,诸如观音、老君、祖师、药王、关帝、土地、城隍、财神等庙会,最引人注目。后来,由于“破四旧”庙宇大多被毁,庙会活动随之锐减。现在保存下来庙会主要有:擂鼓台庙会:名为真武祖师会,由擂鼓台森林公园管理处主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七月初一至十五两次,其中七月十五为地宫日,也叫庆祝日,赶庙会的人数……[详细]
泽国三月三庙会
  泽国三月三庙会,亦称迎赛会,历史悠久。传说明末崇祯年间,有舅甥俩上京赴考途径泽国惠通庙,偶然发现井水有毒,极力劝说乡民不信,舅舅跳井阻拦,被人拉上来已是全身发黑中毒身亡,外甥见状即昏死在身旁,这天农历三月初三日。当地百姓为纪念周、章二人,改“惠通庙”为“雄镇庙”、塑起黑脸舅舅与红脸外甥奉为周、章二大神。后被封为周、章二大元帅。从此,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泽国镇都举行盛大“迎圣庙会”,据史料载“杂耍、天皇花鼓、莲花、舞花棍、踏地戏、走高桡、千秋扛、立吊梗、- 阁等应有尽有……遐迩闻名,不同凡响,迎圣……[详细]
雍烈娘娘庙会
  雍烈娘娘庙位于陂洋镇古寨村。古寨村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这里村民朴素善良,对雍烈娘娘十分虔诚。雍烈娘娘在他们心中一直以来是和谐的化身,在方圆50公里影响很大。在港澳台及普宁、惠来、陆丰和陆河等邻近市县中,近一百五十多万人崇拜雍烈娘娘。被列入汕尾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雍烈娘娘原名谢二,东晋年间出生,其兄叫谢一,太父谢肇嵩。谢二从小喜爱武艺,富有正义感,15岁时,学艺已成。为反抗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她召集家人,带领乡民,揭竿起义。后因兵败被俘问斩。临刑前,她痛恨黎元帅欺压百姓,凶残无道,便心生一计……[详细]
碣石玄武山庙会
  玄武山元山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宗教、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玄武山庙会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影响范围甚广。玄武山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距今882年,扩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距今432年,因历年香火旺盛,民俗活动十分活跃,清乾隆丙申岁(公元1776年)始,总理事会商定,每十年(即干支纪年的天干丙年)举行一次重光庆典活动。当地群众为此举行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碣石镇各村、社、各行业均提前做好筹备事宜。民间艺人也各显神通,设计、制作了各样具有优秀地方传统特色的龙……[详细]
三月十五来龙庵庙会
  来龙古寺,一座曾远近闻名的苏北名寺,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关于这座古寺,民间有着许多传奇故事。一代佛教大师燃灯和尚圆寂后成为肉身干尸,众徒将其供奉于殿内。百姓为敬仰大师,把燃灯和尚诞辰的3月15日作为来龙庵庙会日,一直到1964年的“文革”时期的破四旧时干尸被焚烧,庙宇被拆除,庙会一度中止。2005年浙江东阳灵山寺住持释刚如应众人倡议,在来龙镇区西面出资恢复重建来龙庵(更名为来龙古寺),建成燃灯大师供奉殿、厢房围墙,并开工建设大雄宝殿等庙宇,2007年张家港香山寺住持法禅法师续建大……[详细]
香山庙会
  香山岩寺位于翔安区新店镇东南3公里处,鸿渐山脉左侧,始建于南宋年间,是清水祖师文化的一处胜地,每年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师公的诞辰日,香山岩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庙会——香山庙会,晋江、南安、台湾、金门以及海内外的许多信众都会专程赶回香山岩进香拜谒、寻根探源,翔安香山庙会习俗被正式被列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传,宋仁宗年间,闽台一带大旱,疾疫流行,民不聊生,清水祖师“术行建、剑、汀、漳、泉间,檀施为盛”(《安溪县志》卷九清乾隆版),游历漳、泉两府,拯救民瘼,祈雨赈灾,并长驻于翔安香山岩寺。祖师驻……[详细]
农历四月十二庙会
  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昭德庙会,在沭阳县城东两公里处有座昭德寺大庙,每年农历四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庙会香火极盛,各地善男信女,远程跋涉,敬香礼拜。外地商人见此良机,也云集沭城。那时候,人们出远门,往往是以马以车代步,一时间,沭阳城各家门前停满了车马。商人见此情景,就想出赛马的办法,优胜劣汰,从事经营活动,骡马会由此得名,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流布于沭阳县沭城镇、十字社区、七雄社区、章集社区、扎下镇、桑墟镇。骡马会是一种民间的群众经济、娱乐活动,既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庙会,也是一种大型集市。骡马会期间,在沭城……[详细]
双沟庙会
  泗洪县双沟镇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也叫双沟“3.28”庙会,发端于宋代,源自道教对泰山神的崇拜。据《泗虹合志》记载:双沟镇东山头宋代建有东岳大帝庙一座。道教信徒们为纪念东岳大帝生日,乡民们为求子、求福、求财、求平安,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生日这一天,都要赶到双沟镇东山头大帝庙烧香拜祭,世代相传,从不间断。到了明代,东岳大帝庙毁于战乱后,善男信女们以及民众百姓则改到双沟镇西山头报恩寺烧香拜佛,经商贸易,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延续了一千多年,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双沟“3.28”庙会。建国后,人们对庙会赋……[详细]
紫云山庙会
  紫云山庙,位于泼陂河镇永济桥东500米的紫云山下。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座小庙,民国二十九年,泼陂河知名慈善人士苏传荣捐款扩建了此庙。这次建庙,请来著名匠师南风建庙塑像,内有龙王、财神、药王和七娘娘等泥塑像。每年正月十六,远近善男信女都来烧香许愿、了愿。一九六三年,因建排灌站此庙被强行拆除。此后直至“文革”期间,人们依然冒着风险,在正月十五的午夜偷偷来这里烧纸、敬香。改革开放后,人们来这里渐渐地又恢复了正月十六的庙会。九0年前后,当地的居民,再次修缮了紫云山庙,从此,庙会从正月十五的下午开始,通往……[详细]
护国随粮王庙会
  护国随粮王庙初建于明末,清初搬迁至现址。庙内供奉随粮王神像,清中后期庙的香火渐旺,信奉者多为嘉善县西塘镇居民及附近农民。到清末民国初时,庙会规模最大,抗日战争前规模最大的一年参与人数达两三千,是附近数十里内最有名的庙会。随粮王庙会是护国随粮王生日庆典,地点在西塘镇塔湾,庙占地约十亩,坐北朝南,门前是杨秀泾河,河面宽阔,通往全镇各地。河对岸是社戏台,庆典时有演员登台演戏,娱神娱人。庙宇的西、北、东都是民居。随粮王庙会定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即随粮王生日)举行。庙会分出会和座会两种,“出会”就是将随……[详细]
含山轧蚕花庙会
  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是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地,这里的养蚕制丝生产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桐乡地处浙江北部,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其中以祭拜蚕神、佑蚕丰收为主题的轧蚕花庙会(又称“蚕花庙会”)最具代表性和群体性。其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是含山轧蚕花庙会。含山轧蚕花庙会风俗流传已久,据桐乡方志记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谓“蚕花”,就是用五颜六色的绉纸扎成的纸花。“轧”是方言词,挤的意思。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谁能到含山踏青,谁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