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观庙会指产生并盛行于云台观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每年规模较大的会期主要集中在农历的三月初一、五月十八、六月十九三个时间点,分别称之为祖师会、城隍会、观音会。一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来到云台观顶礼膜拜,祈福求平安。云台观庙会是这三个会的统称,其中又以城隍会规模最为宏大,其主要活动形式为团体敬香、朝拜以及化装-等形式。云台观庙会与云台观的建筑发展而同步发展。云台观自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开始修建以来,已有800年历史。随着云台观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庙会的香火和人气也……[详细] |
1、到寺外山林和鲁班湖区“放生”,保护生态环境;2、耍龙灯、舞狮子、打莲箫、摇彩莲船;3、吹唢呐、敲锣打鼓、鸣鞭炮;4、念佛诵经,敬香烧纸,纪念马祖。……[详细] |
窦妪村庙会窦妪村的奶奶庙会,原来是农历四月初八,后来改为九月十七。传说很久以前,元氏县张掖村也有一座奶奶庙宇,庙日为九月十七。张掖村也愿将庙日改为与窦妪庙日相同的一天,即四月初八,于是唱大戏、闹耍笑,通知亲戚朋友,广泛通告毗邻村庄的村民和远近的大小商贩,争去了窦妪四月初八庙日。窦妪村每逢二、七为集日。窦妪就利用逢七的集日,也仿效张掖的做法广为宣传,定夺了九月十七的庙日,而每年四月初八,仍然在奶奶庙前打扇鼓、烧香纸进行祭祀。窦妪村地处栾城西部边陲,位于栾城、元氏、获鹿三县市的交界处,是栾城县西部最……[详细] |
鱼圻塘庙会,也称“大蜡烛庙会”,是平湖的地方性-。每年农历九月和春节,平湖新埭镇鱼圻塘都会在大蜡烛庙举行-,祭祀祈福,这一风俗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清人俞蕴甫曾赋诗赞叹庙会盛况:“庙指鱼圻六里遥,秋来报赛集尘嚣。田中插遍莲花炬,十丈光芒火树摇。”大蜡烛庙,又名“刘公祠”。据传庙内供奉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刘锜的塑像。南宋初年,刘锜领兵驻守在鱼圻塘,护卫东南都会广陈城,平定匪害,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鱼圻塘百姓奉刘锜为保护神,建祠塑像进行祭祀,希望生活安定幸福。八百多年来,每年重阳节和春节期间,当地百姓都要……[详细] |
城关庙会昔时,三河县城四面城墙高垒,东西南北四门外又修有瓮城(围绕城门外的小城)。城内中心有中心阁,城里城外有多处庙宇:东面城里有关帝庙,城外有财神庙、玉皇庙;西面城里有城隍庙、地藏庵、孔庙,城外有灵官庙、药王庙;南面城里有火神庙、奎星楼、娘娘庙、大寺庙,城外有三官庙;北面城里有彭公祠、真武庙,城外有娘娘庙、天齐庙。庙宇众多,常年香火不断。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五月十一南门外和西门外举办庙会。庙会期间,光是从各地来的花会就有48道之多,有秧歌、旱船、十不闲、五虎棍、大头会、耍中幡、耍狮子、耍龙灯、……[详细] |
景忠山庙会(2009年入选唐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迁西县景忠山庙会是景忠山旅游区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两次庙会期间,京、津、冀、唐、承、秦、内蒙等地的游客蜂拥而至,各路商贾云集,歌舞、评剧、马戏、皮影、花会等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人们或是出于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的崇拜,或是民间文化活动的吸引,或是来此从事商贾活动,一年两次庙会游人可突破30万之众。景忠山位于唐山迁西县三屯营镇,为国家AAAA级景区,近百间寺庙建筑错落山间,庙会祭祀场所碧霞元君庙坐落山……[详细] |
吉林北山庙会,是东北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庙会,早在清代就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说。吉林以山水佳胜、佛寺集中、佛法灵验著称,吸引着东北各地佛教信徒远道而来拜山求佛。每临四月庙会期间,人烟稠集,民国到伪满期间,连吉长(吉林至长春)、吉海(吉林到海龙)、吉敦(吉林到敦化)三线铁路都加开列车,并半价接送八方游客。很多人从辽宁、黑龙江前来还愿烧香。这种盛况,直至“文革”期间结束。后来庙宇修葺一新,恢复宗教政策之后,各地香客又云集北山,至今庙会盛况不减当年。庙会日期集中于农历四月。实际上从二……[详细] |
成官庙会农历二月初一,为纪念清灵寿知县成肇麟而设。成肇麟(1846-1901年),江苏宝应人,同汉癸酉举人。先任教谕,为官清廉,政绩显著,屡有升迁,曾任知州、知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任灵寿知县。光绪二十七年,八国联军之德军追击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路经灵寿,强令成知县急筹军粮肉食,并限令限刻备八百匹骡驮、八百副参鞍,另加百名妇女、五百只鸡。成知县拒不答应。敌乃以最残暴手段对成进行人身摧残。先是纵敌抢掠,四处骚扰,竟以活牛为虏,火焚以食:继将成知县拖于马尾,绕城飞跑,直将成手得……[详细] |
灵王庙会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开始为县城大东关的庙会,现成为县城春季最热闹、繁华的庙会。此庙会因大爷庙而起。东关长街文兴桥东北建有明灵王庙,明朝天顺中敕建,庙额称“灵寿候祠”,俗称大爷庙,庙祀汉将邳彤。邳彤乃东汉光武中兴大将,以功封灵寿候,死后邑人建庙祭祀,以求保佑。据说邳将神像塑坐巨井之上,井中常发鸣声。明天顺年间,英宗帝体生一疮,久治不愈,一晚偶得一梦,见有一个暗中治疗。疮破脓淌,一时舒时,旋即痊愈,因意神仙相助,下令让人即愉梦中所见绘制,建戏楼,树牌坊,三重大殿,一道走廊,规模之盛,一时无比。……[详细] |
城隍庙会农历十月十八,地点城内,旧时人死归天,家人都到城隍庙烧纸报到(乡村中则到村外五道庙烧纸,由五道爷转报),因之城隍庙为一县之大庙。灵寿县城隍庙建在县城内十家街东路北。前戏楼,后寝宫,正殿居中,廊庑分左右。整个建筑宏伟壮丽。城隍阎罗,塑像鲜明,贴金面颊,光彩照人,凶煞恶神,镇慑人心,平时行人路过城隍庙站,缄口无言,解肃惟谨。住庙道士有良田数顷,生活优裕,终日诵经习武,吹弹歌舞,官府要员,地方绅商,时有奉献,主持道长,不啻阎君附体,人人敬畏。每年农历十月十八为城隍开祭日,大开庙会,广招客商,会……[详细] |
慈峪镇庙会慈裕在战国时期即已成镇,有“燕南雄镇”之称,是灵寿县中部丘陵地区的商业中心,除逢五排十为集日外,一年中有五个庙会,即三月十五的火神庙会,五月端五岳五月庙会,七月十五的鬼节庙会,九月十五日的0庙会和腊月十五的三官庙会,其中以三月十五的火神庙会规模最大,并一直保留至今。慈峪镇东门、西门外各有火神庙一座,每座庙对过都建有戏楼,每逢三月十五祭神烧香,戏楼必有大戏,买卖生意分布半镇,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尤其以农业生产用具最多,另有马戏、杂技、打拳卖艺等。会期6天,是慈峪镇一年中最大最热闹的庙会。……[详细] |
陈庄镇庙会陈庄是灵寿县山区重镇。它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距灵寿、行唐、阜平、五台、平山县城各五十公里。周围山场广阔,物产丰富,自明朝中叶初具规模,至清朝发展成为冀西区重镇,商业区发达,成为山货集散地,货物交易远至京、津、沪、武汉、大同、绥远等地,素有“拉不败的陈庄”之说。抗日战争前,江南及京津大城市的商贾常年往来陈庄贸易,知陈庄而不知灵寿。陈庄除二、七为集外,一年有三月十八、九月十三两次庙会,并一直保留至今,其中以三月十八的奶奶庙会最为繁华。陈庄镇东口路北高丘之上修有奶奶庙,建筑古朴,三进……[详细] |
栾武庙会弈武庙建于县城西北一公里处一座高丘上,该庙由丘周围的大小裴村、内营、朝家庄、焦家庄五个村庄共同经营,是祭祀栾武子的庙宇。据史书记载:栾武子(栾书),春秋时晋国大夫,食采于栾,将中军为政14年时间,屡建战功。他一生俭朴,轻财重德,卒后,葬于栾城县西北一公里处,世代称栾书冢,旁建栾书庙(栾武庙),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七日进行祭祀。旧时凡在栾城居官者,在庙期,皆到庙内上香。栾城庙期正值中秋,四乡乡民秋收已过,纷纷起庙,商贩云集,形成庙会。栾武庙于1956年雨季水灾中坍塌。……[详细] |
东岳庙会东岳庙在县城东二华里,供奉东岳大帝。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七为庙会期。庙期香客云集,摊贩纷至,大戏三、五台,骡马市从城内到县城以东的聂家庄,占地十几亩,布疋市、皮祖袄市、金银首饰市……各占一条街,民间杂耍应有尽有,为庙会助兴。各行各业均来赶庙,营业帐篷连成一片。各种商品齐全,名目繁多。旧时,栾城区盛产棉花、粮食,晋、鲁、豫商贾届时赶庙,洽谈生意。所以,东岳庙为栾城县最大的庙会,会期时间也最长。新中国成立后,年年在庙期举办大型物资交流会,并增加了新的内容,除保留健康的戏曲、民间武术、杂技表演……[详细] |
由于旅游开发、门票价格上涨,庙会一些重要内容消亡,庙会特色大为减弱,所以赶会的人数也相应减少。七曲山大庙文昌庙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融多种古老艺术、饮食文化、民间习俗为一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民间习俗,覆盖了川西北地区,不断向外辐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梓潼会、文昌祭祀、文昌迎神会、文昌扫荡、文昌消劫法会、大蜡会、拜香会等,以及各种民间曲艺杂耍、讲圣谕、打道筒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形成了酬神娱人的川北古俗,参与人众,影响深远。由于川陕公路改道为绵广高速路,庙会收入减少,门票提……[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