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皮篇

岐山擀面皮
  岐山传统风味小吃。此小吃又称岐山御京粉、岐山面筋皮子。创始于清代康熙年间。那时,岐山县北郭乡八亩沟村王同江在北京皇帝御膳房里当司厨,根据自己多年的丰富经验,在实践中首创出这种面食,由于在京城仅作为御膳,故名。康熙末年,王同江年老归乡,在八亩沟收徒传艺,开设店铺,经营御京粉。从此,宫廷食品传入市肆民间。 八亩沟村自王同江以来,历代相传,为岐山御京粉加工经营盛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御京粉的流传范围愈来愈广,遍及于西府宝鸡、凤翔、扶风、眉县城乡。但以质量和特色而论,仍以八亩沟村的为最佳。 制法:将上白面……[详细]
酿皮
      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     酿皮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温水调成硬面团,再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后,再放入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出淀粉,面团成为蜂窝状物时,放进蒸笼蒸熟,这叫“面筋”,再将沉淀了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蒸熟了酿皮,从盘中剥离,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详细]
陕西凉皮
  陕西的风味小吃中,“凉皮”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男女老少爱吃,尤受年轻姑娘欢迎,一年四季都有卖,夏天吃的人更多。西安的大街小巷,陕西的每个城镇,乃至乡村,到处都有卖凉皮的。一张桌子,几个小板凳,就是一个凉皮摊,只要有卖的,就有人吃,凉皮以其棉软润滑,酸辣可口,爽口开胃,不但是街头小吃,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在陕西各大饭店、饭庄、酒楼经营的陕西风味小吃和陕西风味小吃宴中,凉皮是必不可少的。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都有凉皮,但却因做法、吃法、调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四大流派汉中米面皮汉中属陕南,盛产大米……[详细]
谢通门皮具
  谢通门县素有“皮具之乡”美誉,以皮具工艺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皮具做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代表性藏族传统工艺之一。手工艺皮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流传广泛的代表性民间传统工艺作品。手工艺皮具主要原料以耗牛皮、羊皮,经过传统染色工艺加工出了各种颜色皮革。手工艺皮具所用的线都是称为“皮线”的,“皮线”是最薄的耐用的皮子加工制成。民族手工艺皮具具有深厚的历史流传外,还具有高原的乡土气息,皮具的手工艺品有着极其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详细]
河间皮影戏
  河间位于冀中平原的中心地区,紧邻大运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艺形式多样,且兴盛。河间皮影戏是冀中皮影戏的重要代表,冀中皮影戏是我国西部皮影戏在华北平原的流传,相传为明代时由甘肃、陕西迁民带过来的,民间艺人称之为“兰州影”,主要流布于河北的保定、沧州、廊坊、石家庄一带。目前,冀中皮影戏在保定、廊坊等地基本消失,而在河间还有着比较完整的保存。河间皮影戏保留着丰富的口传剧目,民间虽有少量演出剧本,但主要靠口授心记,演出时不看剧本,代表剧目有《拿蛛蛛》、《混元盒》、《五鼠闹东京》、《绣花灯》、《丝鸾……[详细]
袁州松花皮蛋
  有着悠久历史的宜春传统土特名产袁州松花皮蛋,晶莹透明,蛋白呈紫红或茶清色,并显松花花纹;蛋黄凝而不固,横切面上由内而外依次可见同心轮状的天兰、淡黄、深兰、灰黑、茶青五色。建国后,经探索研制成功无铅松花皮蛋,备受海内外顾客青睐,先后荣国家商业部、江西省优质产品奖。( 宜春)袁州松花皮蛋是袁州区名贵特产,为“袁州三宝”之一,历史悠久。据《宜春市志》记载:袁州松花皮蛋形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在民国时期已誉满海内外。 袁州松花皮蛋由于制作工艺独特,因而色泽光亮、晶莹透明,特别是用了松柏枝叶烧成的灰来包裹蛋……[详细]
汉中面皮
  面皮被誉为汉中风味小吃的“四绝”之首,它是把大米(最初用面粉)放入水中浸泡四个时辰,然后推(或打)成米浆,上笼蒸成薄薄的饼子,置于通风处降温,抹上菜籽油切成细条,调入精盐、米醋、酱油、胡椒粉、姜汁、蒜泥及红油辣椒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也可配点萝卜丝、豆芽菜,看起来白里透红,或配以菠菜白绿相间。吃起来微辣微咸,酸香可口。自古而今,汉中人就有用面皮招待亲友的习惯。 面皮起源于秦汉时期。相传刘邦在汉中称王,命萧何修筑山河堰,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把面粉加水稀释,蒸成薄饼,切条凉拌而食,味道很美……[详细]
东巴皮画
  东巴皮画是云南皮画的重要代表,也是东巴文化的实物表现形式, 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那古老而辽阔的大草原,祖祖辈辈放牧牛羊的草原人创作了大量精致而有价值的艺术作品。也可依据客人的要求定制:皮画最可以追溯到游牧民游族,逐水草而居时期,经过漫长的演变,如今皮画除保持古朴韵味外,更加溶入现代民族工艺技法,成为一种难得的馈赠佳品和高雅的室内装饰品。……[详细]
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陇东皮影戏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也可演出,称为热影子戏。皮影戏起源很早,按陇东的民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离开窗子,他又啼哭起来。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状,不断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出现了。北宋时,影戏演出已较为普遍。《都城纪胜》说:“凡影……[详细]
尚嵇豆腐皮
  尚嵇豆腐皮是遵义县的名产。这是一种高度发酵的豆制品。豆腐皮成片状,黄褐色或黑褐色,油润滑腻,其质绵软有弹性,生食细嚼,越嚼越香,油炸时则迅速膨胀,变成香脆异常的乳黄色酥片,吃后令人回味无穷。加之豆腐皮是佐酒进餐的好调料,席上豆腐皮相佐,津液横生,吃任何菜肴都觉得可口好吃。因其豆腐皮带有一种独具的微臭香,故有“臭名远扬、香飘万里”之美誉。  享誉黔北的尚嵇豆腐皮,远销沪、宁等南方大城市及港、澳地区,成为百姓喜爱的一种大众美食。2001年,在贵阳举办的首届美酒美食节活动中,尚嵇豆腐皮荣获大众喜爱食品……[详细]
扬州牛皮糖
  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是扬州特产。口味香甜,外层芝麻均匀,切面棕色光亮,呈半透明状,富有弹性,味香,细嚼不粘牙,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早在清朝乾、嘉年间就已面市扬州,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扬州食品生产厂家的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们决心要让失传已久的牛皮糖重见天日,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 牛皮糖具有金黄透明,有弹性、粘性,不发硬的特点,它以白砂糖、白芝麻……[详细]
西府面皮
  西府面皮,一把近米长铁背大铡刀,一页油亮闪闪细米皮,摆摊妇人一用力,刀如鸡啄米,三下五除二,将皮子切割成半厘米宽的条,抄一把放进碗里,蘸一筷油泼辣子,伴之盐醋、蒜汁,辅以黄瓜丝、小豆芽,几下捣腾,再看:齐整匀称,白净莹亮的皮子静卧碗中,红椒油、绿瓜线,三色相映,香味扑鼻,好一碗诱人的凉皮。   秦人喜羊肉泡馍天下皆知,而秦地女子却喜那一碗凉皮,大姑娘小媳妇街头摊前随便一坐,吃得轻松,吃得自然,少了爷们饭桌上的压抑,多了女子的嘻嘻哈哈,尽管被辣得直唏嘘,还直说“香”。   陕西凉皮种类繁多,……[详细]
黄山寺皮蛋
    黄山寺皮蛋由和县黄山寺皮蛋厂生产。1986年,该厂大胆革新,改变过去用氧化铅的传统配方,加入微量元素,生产出无铅溏心松花皮蛋。这种皮蛋容易离壳,蛋白呈棕褐色、绿褐色,具有弹性,有松针状花纹,蛋黄中心为桔黄色,滋味鲜美,曾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详细]
上栗皮影戏
  上栗皮影戏(第四批省级)上栗皮影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它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上栗皮影戏节目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七姐下凡、西游记、仁贵征东、粉妆楼、封神榜等曲目,是民族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是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详细]
汉中米面皮子
  汉中米面皮子是陕南的著名小吃。它不仅在陕南各县驰名,就是在关中地区的县市和繁华的西安古都,随处可见悬挂“汉中米面皮子”招牌的小吃摊。汉中米面皮子胜过户县秦渡镇面皮子。 汉中盆地气候湿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物产丰腴,盛产稻米,素有“鱼米之乡”称誉。汉中米面皮子就是以当地盛产的优质大米为原料,头天将大米淘净,浸泡磨成浆,浆不可过稠过稀,以薄糊状为宜,然后以特制的白铁皮平底圆锅盛浆,置滚水中,稍烫便熟。提出平底锅,凉水中略浸,以筷头顺锅沿一旋,反扣,一张雪白柔软的面皮子便成了。将面皮抹点熟油,叠折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