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各族民俗文化与特产--普米族篇

河西乡箐花村普米族传统文化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详细]
普米族四弦舞乐
  普米族四弦本民族称为“比柏”,主要用作普米族集体歌舞“搓蹉”的伴奏,普遍流传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通甸镇、金顶镇、啦井镇、石登乡、营盘镇等普米族地区。四弦历史已无从考证,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故事。普米族四弦在形制、制作工艺、定弦、演奏方法及演奏曲目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制作和弹奏主要为师传、家传、个人自学模仿。传统的四弦尺寸长度为130公分,以核桃木或桦木为材料,琴箱制成圆形和六角形两种,蒙上加工过的羊皮或羊肚做成共鸣箱,用小羊肠做琴弦,现多改用金属琴弦。四弦音色柔和,定弦多样,和音丰富,节奏……[详细]
普米族猪头肉
  普米族群众爱吃猪头肉,善做猪头肉。他们把猪头切下,刮洗干净,烤黄,再放在锅里慢慢炖熟,那悦目的颜色和扑鼻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不过,这美味的猪头肉在普米人眼里还有另一种意义,他们把它视为团结、和睦、兴旺的象征,这种观念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普米人聚居的寨子疾病流行、家族械斗,人们纷纷卖儿卖女,逃离充满灾难的家园,远走他乡。留下来的人过着一种缺吃少穿,人心惶惑的悲惨生活。这年的腊月二十九,老猎人阿达用竹扣子在燕麦地里捕到一头大野猪。他把猎物背回家,用滚烫的开水退去猪毛,放在栗炭火上烤……[详细]
普米族服饰
  普米族的服饰,由于受所在地其他民族的影响,各地略有不同,但基本特征是相同的。普米族的儿童,不分男女,在十三岁以前一律穿一件麻布衣衫,其形状大体如满族的旗袍,右开襟,腰部扎一根麻布腰带,头戴帽子,脚蹬皮鞋。女孩留长发,编成小辫,栓于前方,其上佩戴珠珠,以红珠为主,多者达千颗以上,重至一、二斤,衣领上配有银扣。女孩的帽子用布缝制,上边呈猫头形状,双耳挺立。男孩的头发前部和左、右共有三根小辫子,后面没有,辫子比女孩多。有的地区男孩剃光头,只在头顶上留一小撮头发,编成一个小辫子。男孩喜欢戴用羊毛线织成的……[详细]
普米族拈达则封山仪式
  普米族从青海、甘肃往四川、云南迁徙,沿途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普米族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们都要保护自然万物才得以生存,保护好自然万物,人类才能得以繁衍,这是拈达则习俗形成的原因。每到春季,村子里都会举行拈达则仪式。拈达则的含义:“拈”为恒久,“达”为平安,“则”为栽种,即栽下永远平安之树。仪式历时三天,由普米族“韩规”(民间祭司)主持。人们在拈达山上竖立拈达树,祭祀、祈福。封山持续至农历7月半,除了放牧、采集荆棘树枝,严禁砍伐成材木(秋冬季节方可)以及狩猎,这些约定俗……[详细]
  “搓蹉”为普米族语,“搓”意为(这种)舞,“蹉”意为跳,即“跳(这种)舞”之意。舞时,以四弦琴伴奏,领舞者拍击羊皮,起到击鼓伴奏的效果,因此又称“羊皮舞”。此外,还有“四弦舞”、“普米锅庄”之称。主要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河西、啦井、金顶、石登等普米族聚居村寨,是普米族在喜庆节日和平日欢聚时最喜爱跳的民间自娱性舞蹈。“搓蹉”起源历史无文字可考,民间传说在一次战争中,普米族先民在夜间燃起篝火,通宵达旦跳“搓蹉”舞,令敌人误以为他们人马无数,最终智退敌人。传统的“搓蹉”舞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