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拳

查滑拳
  查拳。查滑门是沧州武术最古老的门派之一,习练者众多。据传,明末回族查尚义(一称查密尔)所创,为纪念其功绩,取其姓氏为拳名,曰查拳。十三世纪,中国回族形成,回纥部落为回族之主体,查拳为回族人民所爱,故亦有人称回回拳。查拳有其独特风格。动作敏捷,动速静定,动静有度,节奏鲜明,畅快舒展,劲力顺达。拳谚云:动有法,式多变,静如画。查拳之特点明显。其一,舒展圆润,小动作小巧严谨,大动作舒展大方。其技法须意向明确,有华有实,华实并寓。其二、发力爆脆,出技发力,不蛮不僵,纯而不杂,动如闪电,爆如炸雷,刚柔自如……[详细]
沧州通臂拳
  通臂拳,亦称通臂二十四势。它不同于白猿通背、猿猴通臂、螳螂通背和二郎通臂。通臂拳又称独流通臂,因它源于独流,故有此称。又称沧州通臂,因1916年沧州郭长生将此拳引进沧州,此拳在国内外影响颇大,故“沧州通臂”很驰名。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拳种和拳法》书中说:“沧州通臂拳讲究激步勾子、纵步斩,其代表人物是刘玉春和郭长生,人称‘郭燕子’。”(注:刘玉春系郭长生的恩师)。通臂拳所以称通臂二十四势或二十四势通臂拳,是由于该拳由二十四个单打姿势组成。而这二十四个单打姿势中的每一个姿势一般根据击着点不同分……[详细]
白猿通臂拳
  白猿通臂拳约在嘉庆年间传入沧州(盐山县大韩村,今属黄骅)。初,王延明,有“通臂王延明,威震陕甘宁”之说。时有浙江乌县金沙镇钮凤鸣、钮凤山兄弟二人,自幼习武,因打抱不平殴伤豪绅周某,被充军延安。钮氏兄弟闻王延明之武威,登门拜师,认真求艺。三年后充军期满,别师返乡。为避仇家,全家几经迁徙,定居于沧州之盐山县城北大韩村(今黄骅市黄骅镇),闭户授艺予钮朝宸。钮朝宸除授艺予钮万金外,并收当地贾书府为徒。此拳遂由纽、贾等流传开来。白猿通臂拳法,力出于背、肩、肘协调。出手前伸后屈,前臂舒展,后臂随进,两臂经过……[详细]
太虚拳
  太虚拳太虚拳(俗称太虚六睁逼打花拳)属于武当内家拳种。武当内家拳由武当张三丰所创,后逐渐分为南北二派。以张松溪等为代表的南派武当内家拳,其中一脉传至清皇室,在清咸丰年间由伍荣羽加以发展,形成体系化的太虚拳,并流传至今。太虚拳与太极拳同源异流,其理均一。太虚拳理论体系完善,掌有四极,手含八极,可打六睁,以座山马为特色。其拳式有快慢之分,慢拳养身、快拳御敌,功效各异。太虚拳以道家自然法则观为精髓,融儒家、释家、阴阳、中医养身术等多种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详细]
广州螳螂拳
  螳螂拳是将螳螂捕食和争斗动作与武术结合的象形拳。清末民初,螳螂拳从山东传入广州,经罗光玉、鲍光英、霍耀池、郭子硕传播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形成了风格和教学方式别具南方特色、招式套路有所创新完善、练功讲求精武通医及保健理念、注重武术与家风文化结合传播的广州螳螂拳流派。解放后,郭子硕、霍耀池门人共同成立“广州市螳螂拳研究会”,共同对螳螂拳进行推广,于1984年成立“广州市武术协会螳螂拳会”,融合七星及梅花两家特点的广州螳螂拳流派更趋成熟,先后在广州各区开设了几十个教学点,教授门人数万名,再传弟子遍及国内……[详细]
黄啸侠拳法
  黄啸侠是我国武术界爱国抗日的著名武术家。他自小受各派武术的熏陶,后融汇贯通平生所学中外武技,创编出练步拳、练手拳、五形拳等拳术套路,20世纪80年代,黄啸侠拳法被国家体委确认为一个独立拳种。黄啸侠拳法多样,包括冲拳、弹拳、斫拳、劈拳、扫拳等基本拳法,主要拳术则有八式混合拳、击踢连拳、搏象拳、降龙拳、伏虎拳、杀蛟拳等,另有多种器械、-等。它讲究实用,没有花架,以进攻为主,用高桩步,不仅有强身健体、自卫防身之用,也是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和武德的良好载体。……[详细]
米机王咏春拳
  咏春拳相传源于少林,是南拳的代表之一。“米机王”是已故著名咏春拳大师黄沪芳先生的拳艺名,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沪芳先生拜黄祯宗师门下,后在原佛山咏春拳的基础上,糅合南北诸家拳术精华研创而成“米机王咏春拳”。米机王咏春拳是概念武术,并非招式武术,拳术中包含了十二路散手、小念头、寻桥、标指、六点半棍法、二字钳阳夺命刀等内容。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米机王咏春拳蕴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习练者可从练习过程中体会以及感受我国传统的“禅”和“德”。……[详细]
东北西地弓拳
  东北西地弓拳,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在广饶县东北西村李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历史至今曾流传到滨州博兴县、潍坊市、寿光市、青州市、胶州市、淄博临朐县、临沂市等周边地市。地弓拳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有名的武术之村东北西村得以传承保留至今,以前共有八十多套,到文革结束时,还有66套,现在基本保留下来和还能挖掘出来的有53套,而且是枪、刀、剑、戟、流星、拐子、梢子棍、双怀杖、锏、鞭等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而且还有古怪稀奇兵器,目前在全国壹个拳种中还能保留50多套套路的也是很少见的,应该说是当今国术宝库……[详细]
常山猷辂拳
  常山猷辂拳传承于常山县新昌乡猷辂村严氏、谢氏等几大家族,现已传承至-。严、谢两家拳法各异。严家拳清咸丰时严氏祖先严维旺由太平军处习得,谢家拳则习自佛门,后为清朝武状元,并传下“学得好,守得好”的祖训。多年来两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在猷辂村形成世代相传的习武风尚。常山猷辂拳重拳少腿,干劲有力,刚柔相济,体现了南拳的固有特征。严家拳的主要路术有:连步、九步、单凤散翼、落地开花、双肘落地等;谢家拳的主要路术有:五步、七步、红拳、珍珠散、双凤朝阳、三角梅花、三十六宋江等。严家拳重硬功,基本功练扎实后需要……[详细]
拳菜
  别名:龙头菜、吉祥菜、如意菜、拳头菜、蕨菜。  营养成分:100g鲜菜中含蛋白质1.6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10.g,维生素35mg,胡萝卜素1.68mg,粗纤维1.3g,钙24mg,铁6.7mg,及铜、锰等微量元素,还含有16种以上氨基酸,蕨菜根含淀粉40-50% 。  药理功效:味甘、寒、滑,无毒,能安神,降压、利尿、解热、驱风湿等,并可作驱虫剂等。  食用方法:清水漂洗后凉拌、热炒、做汤,特别是炖鸡、炖肉,别有一番风味。……[详细]
香店拳
  香店拳的起源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南少林寺僧众因反清复明被清廷毁剿,时武僧智远潜匿到福州“庆香林”香店,以避清廷之缉拿,免遭了灭顶之灾。其感激之情时念心怀,故在店内暗中传授罗汉拳,定下规矩,只传内(香店香场老板和工人)不传外,因避嫌隐名为“香店拳”。后经香店历代拳师吸取南北各派系功夫,融汇成了独特的武术派系,从此代代相传。……[详细]
永泰虎尊拳
  清代乾隆年间,永泰县伏口村有位自幼习武者李元珠,传说是萧连寺遭劫后,武术大师铁珠流落永泰民间所授之徒,在精研山拳的基础上,遂取山区猛虎之形意,创编虎开拳。因虎为百兽之王,虎形拳刚硬,练者难,成者尊,故取名“虎尊”。虎尊取猛虎之凶猛为形象,拳势勇猛,劲力刚强,以短手近打为主,讲究底力与内功,虎尊的套路及动作名称多以虎的形象来命名。……[详细]
孙式太极拳
  望都县位于北京南180公里处,属太行山东麓北段山前平原,地处京、津、石三角地带,交能便利。望都县种植辣椒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望都又名庆都,因尧母以此而得名,为帝尧放勋诞生之地。汉代以前称庆都,汉代改名为望都,到唐代又称名为庆都。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巡游五台山,回驾路过庆都谒尧母陵,因县名与尧母同名又改为望都县至今。孙氏太极拳作为望都的文化资源,百年来经久不衰,不断发展,是在采集众家武术之长的基础上,吸收了太极文化的精髓和儒家中庸理念及道家的养生,中医的经络学等理论,形成特有的太极文化,包含了道易、……[详细]
莫家拳
  莫家拳被誉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其所谓“一腿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出,凌空飞踢,拳重百两,脚重千斤力,”脚法有:撑鸡脚、虎尾脚、穿心脚、钉脚、过门连环脚。拳法特点是斜身肩半吊马,步法灵活,手法紧密,攻防结合,拳势勇猛,刚劲有力,软硬兼施,长短配合,正所谓拳行如虎势,脚踢似龙威。拳种有拉长拳、黑虎拳、十字豹拳箭拳、串花拳、开口拳、下山拳、铁拳、八……[详细]
王其和式太极拳
  王其和(1889——1936)太极拳名家,是王其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邢台任县人。任县系太行山东麓平原县,地处黑龙港流域的九河下梢,地理位置通达便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沃野百里,八水竞流,土膏禾茂,物厚阜安,展开河北省地图,顺京广铁路南下,抵达牛城邢台,再沿邢德公路东行20公里,便是任县县城。王其和先生,生于1889年,逝于1936年,幼习洪拳,并与刘瀛洲先生学练三皇炮捶,约于1909年师从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又于1914年师从杨澄甫学习杨式太极拳,融合贯通、自成一家,经其高足刘仁海、王景芳、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