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石雕篇

掖县滑石雕刻
  掖县滑石雕刻是原产于山东莱州的一个以当地特产“莱州玉”为原料进行手工雕刻的工艺品种,它在中国滑石雕刻工艺品中占居重要地位,是北派滑石雕刻工艺的发祥地,也是莱州汉族民间美术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艺术沉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掖县滑石雕刻属文化艺术范畴中的汉族民间美术类的一个工艺品种。选料、设计、雕刻、精加工是形成一件作品的四大步骤,与作品独到的视角、巧妙的构思、创作的灵感、深厚的功力一道成为佳品的精髓之所在。“雕技”是形成掖县滑石雕刻的关键:主要技法有“圆、立、镂、透……[详细]
芷江明山石雕
  早在八百多年前,明山石雕就已载入史册。南宋赵希鹄撰写的《洞天清录·古砚辨》一书中称:明山“紫袍玉带”石所制之砚,作为贡品敬献朝廷。清代黄本骥在《湖南方物志》一书中写道:“明山石雕镂刻花鸟、人物、山水、楼阁等,极为精致;雕刻北斗、八角、古琴等各种造型和图案,叹为观止”。芷江县志记载:“慈禧太后兴建闻名天下的颐和园时,被称作‘紫袍玉带’的明山石,曾作为贡石进入了玉砌雕栏的行列了”。可见明山石雕历史之悠久,技艺之高操,知名于全国。明清两代,明山石雕出现鼎盛时期。弹丸之地的沅州(今芷江),有古建筑达13……[详细]
湖北绿松石雕
  产地:中国湖北。历史:远在4000年前,我国妇女佩戴的装饰中,就有了用绿松石制成的坠子和耳环。在商代的铜器、漆器花纹中,发现嵌有绿松石。现在,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文物即青铜豆和勺(均为兵器),它们是从2414年前的楚国故地出土的,上面镶嵌有绿松石,至今仍保持其特有的晶莹色泽。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也随身携带去大量绿松石饰物,用以装饰西藏拉萨著名的大昭寺。特点:结合绿松石体态活泼,软硬度不同,颜色艳丽等特点,设计创造出多种人物名作。在造型结构上讲究饱满、完整,生动而新颖。在雕刻技法上结合了我国大……[详细]
绿松石雕
  绿松石雕,是采用湖北郧阳地区的优质玉石精雕细刻而成的。  现石雕产品分首饰品和工艺品两大类。工艺品有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等。每一件人物作品,力求刀法利落,主次分明,生动活泼和神形兼备。这样,使古今人物栩栩如生,加之绿松石本身是一种名贵的玉石,绿松石人物玉雕价值则更为贵重。( 武汉)远在4000年前,我国妇女佩戴的装饰中,就有了用绿松石制成的坠子和耳环。在商代的铜器、漆器花纹中,发现嵌有绿松石。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随身携带去大量绿松石饰物,用以装饰西藏拉萨著名的大昭寺。绿松石雕结合绿松石体……[详细]
陕北石雕
  陕北石雕源远流长,其写意的造型,流畅的线条自成一体,在中国石雕艺术中占有独特位置。目前发现陕北最早的石雕是1981年出土于延川县延水关镇王家塬村的一枚带肩石斧,造型对称,做工精细,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另有洛川县石泉乡东村出土的石环,同样体现出较完美的构思和高超的雕造技艺。这两件石刻作品都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遗物,距今约3500年-5000年。唐宋时期的陕北石雕主要转入佛像雕造。有圆雕、镂空等。在陕北众多的石窟寺造像中,子长县的钟山寺石窟,富县的石泓寺石窟,延安的清凉山石窟、黄陵县的双龙寺石窟都……[详细]
花莲石雕
  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为花莲立下恒古不移的地基,而人们开山掘石,用巧手与慧心,叮叮咚咚,去掉杂芜、发现隐藏在石原深处的美,同时为花莲的城市性格立下标竿。花莲除了有大山大水的雄奇外,更是众多奇石美玉的原乡。由于花莲地层经历多次造山运动、地壳板块活跃,而孕育出种类繁多的石头,各种山石经大小溪流搬运、琢磨,而堆积在河床上、海岸边,成为大大小小、色彩斑斓的美石。石材经开采、加工处理后,大者可作为美化环境的建材、家具,小巧者则适合握在手中把玩;丰富的石材为花莲赢得了“石头之乡”的美誉,也为花莲打造出不一样的……[详细]
八沟石雕工
   八沟石雕工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历代艺人口传心授一直延续至今,现在这种雕刻工艺仍然在八沟及周边地区传承。据调查了解,在县内发现了七千年左右的石叶、石刀、刮削器,四千年左右的石人造像,辽金时期大长公主的石棺和墓志铭、大型圆雕的石羊、石虎、石猴、石翁仲和石狮子等,这些大型圆雕造像,造型简洁,雕工细腻,羊、虎、猴的形态逼真,是辽金时期雕刻艺术的珍品。   八沟石雕技术虽然从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但得知有雕刻艺人姓名和作品的是清末民国年间的平泉县黄土梁子镇双河村的冯玉和……[详细]
莱州大理石雕
  【莱州大理石雕】莱州市区南部40里处的黄山,盛产雪花白大理石。据考证,早在唐朝初期,莱州黄山后一带的民间艺人就用雪花白大理石雕刻墓碑、狮、马等各种石雕工艺品,并已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以后各个朝代都留下丰富多彩的雕刻艺术遗产。清末城里知名的高大牌坊达100余座,楼垛层层,飞檐凌空,上面所刻镂空浮雕构思巧妙,人物、车马、飞禽走兽,比例协调,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形态逼真。另有寒同山摩崖石窟造像,毛纪墓、太极殿、海神庙等处的人物、动物雕像,亦惟妙惟肖,堪称石雕艺术珍品。全国解放以后,著名老艺人1海曾带领……[详细]
绿松石雕
  远在4000年前,我国妇女佩戴的装饰中,就有了用绿松石制成的坠子和耳环。在商代的铜器、漆器花纹中,发现嵌有绿松石。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随身携带去大量绿松石饰物,用以装饰西藏拉萨著名的大昭寺。 绿松石雕结合绿松石体态活泼,软硬度不同,颜色艳丽等特点,设计创造出多种人物名作。在造型结构上讲究饱满、完整,生动而新颖。在雕刻技法上结合了我国大江南北玉雕的风格,下刀干净利落,清晰简练,线条纤细入微。著名绿松石工艺雕刻师袁家琪的新作《楚天曲》,是用一块重达14.7公斤的原石雕刻而成的。整块石料质地细腻,料……[详细]
沁源石雕
  石雕刻是一门古老的造型艺术,它以造型手段、三维空间展示着迷人魅力,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诗”。武家沟村位于晋东南地区西北部,属沁源县赤石桥乡。当地气候较温和,群山环绕,山上各种各样的石头坚硬不易风化,为石雕提供了原料。沁源石雕工艺制作历史悠久,据匠人史崇信讲,其老祖爷爷史绍尔早在明代就以石雕创作谋生,并且闻名周边县城,石雕作品主要有佛像、人物肖像、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假山盘龙等,史家后辈子孙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传承至今。沁源石雕是雕刻工艺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有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且反映了创作者的……[详细]
温岭石雕
  温岭石雕是指分布于温岭,以花岗岩、青石为主要材料,以仿古建筑和大型建筑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温岭石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温岭人文特征和时代精神。据《温岭县志》载温岭石矿开采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雕艺术早在宋代就已兴起,明嘉靖年间为鼎盛时期。民谣传颂:“黄岩蜜橘天台钟,太平石工雁荡松”,说的就是当时温岭石雕的盛况。今存还有南宋名臣王居安墓前的石虎、石羊,明代兵部尚书赵大佑墓前的石柱、圆雕石虎等雕塑,造型逼真,雕工细腻——堪称中国石雕艺术中的精品之……[详细]
泰山墨玉石雕
    泰山墨玉系泰山特产的一种黑石,石质细嫩,色泽乌亮。是雕刻用的优质材料。泰山墨玉石雕刻的亭、坊、殿、阁、鼎炉、石兽等为高档旅游纪念品 【泰山墨玉系列石雕】泰山墨玉系泰山特产的一种黑石,石质细腻,色泽乌亮,是雕刻用的优质材料。当地传说李白、苏东坡游泰山时,均曾玩赏此石,爱不释手,盛加称赞。 泰安市第二工艺美术公司于1982年研制并小批量生产“泰山墨玉系列雕刻”工艺品,品种有泰山名胜亭、坊、殿、阁及鼎炉、鸟兽、仿古章料等,还有文房用具套件,造型文雅古朴,制做精细逼真,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成为……[详细]
博美石雕
  博美石雕历史悠久,意蕴深厚。既具地方性,又具民族性,其作品风格古朴粗犷,博大恢宏。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它的雕刻手工大方、精细、大气、大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真正的写意传统和纯正的民族特色。被列入汕尾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博美石雕手工技艺源自福建惠安,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明初,福建石雕手工艺术已相当发达,尤以惠安,更胜一筹。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林氏先祖林敬一在福建惠安谋生期间,看到当地佛寺、庙宇、庵堂及民宅、祠堂、牌坊等石雕建筑工艺,十分……[详细]
石雕(大冶石雕)
  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的民间石雕艺术以尹解元村为代表,素以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而闻名中外。其先人,从唐朝开始,便开山取石,依石而雕,世代相传。2008年,大冶尹解元石雕技艺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安尹解元民间石雕艺术,长期代代传承,积累了丰富的石雕技艺,创造了数以千计的石雕艺术精品,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具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可称之为民间石雕艺术之魂宝。当走进这个与石头结了缘的村落,就好像走进了王国。脚下踩的是青石板的路,踏的是石条台阶,一个近两百户人家的湾子,家家户户的大门,不管是旧社会遗……[详细]
安县石雕
  中国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汉唐盛世,就已大放异彩。安县花荄镇柏杨村东汉崖墓群,壁上凿有圆拱形墓室,这是县内发现的最早石刻遗迹。界牌镇石安村明代摩崖石刻,现存“忠孝廉节”四字。民国版《安县志》载有宋碑照片。塔水长桥建于清乾隆19年(1754),桥墩两瑞雕有龙头龙尾,造型别致。秀水潼桥,建于清代,桥面两侧镶嵌石质拦板,上面镌刻戏剧人物、行书诗句,工艺精湛。民国21年(1932),建东山公园,打造一对石狮子,栩栩如生。清末、民国年间,石刻工艺除了用于碑刻和寺庙装饰,还广泛用于制作盐窝、石磨、磨盘、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