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堡太极拳是我国六大门派太极拳之一,她发祥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素以乾坤正气和搏击风采威震武林,是武林中的珍稀拳种,曾受雍正帝“乾坤正气”御笔褒扬。历经岁月沧桑,以“硬如钢,软如棉,滑如鱼,黏如鳔”为重要特征的赵堡太极拳,经过拳师们的不断创新发展、完善,赋予了赵堡太极拳勇于创新的活的灵魂,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拳宗,特别是清代以来的陈清平、和兆元、和庆喜、郑悟清、宋蕴华等杰出传人。20世纪中期,赵堡太极拳拳宗宋蕴华传给天津北辰区王继中,从此赵堡太极拳在天津北辰区直至祖国北方传承开来。80年代宋蕴华在香……[详细] |
府内派传统杨氏太极拳是杨禄禅老先生在清王府内传给掌握重权的载濂、载漪、富周的一系列太极-,由府内派传人萧功卓中兴于保定。由于传习地点和修习者的身份原因,此系列-被前辈命为“府内派”。府内派传统杨氏太极拳是一套系列-,包括:《十三总势》、《大架》、《老架》、《小架》、《小九天》、《后天法》、《三十散手》、《太极长拳》、《太极剑》、《武当养生功》、《太极推手》等。-内容和动作规格要领与其它太极拳有明显不同,具体表现在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等方面。如手型:其他太极拳为手心微含、五指微分,而……[详细] |
大城县的杨凤侯一支太极拳老架是有“武术仓库”之称的全国著名武术家沙国政先生传入。《武当》杂志1993年第三期曾公开发表过一张“太极拳传人世系表”,上面记载着杨露禅—杨风侯—李景林—姜容樵—沙国政。杨氏太极拳老架重要特点是每两个式子之间的过渡动作比现在流行的架子复杂,体现了“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的要求。其中,左右楼膝拗步、左右野马分鬃、左右分脚、上步七星等动作,手法变化较多,“提手”和“白鹤亮翅”之间多出了一个“玉女穿梭”,左右“披身伏虎”之间多出了一个“摆莲脚”,“……[详细] |
孙式太极拳是我国著名武学大师孙禄堂先生所创,早已被国家定为五大流派太极拳之一,并流传世界各地。孙禄堂先生是《易经》、《丹经》、《道德经》的精通者,他在1883年云游中国时,逢佛道名山必登,凡武林高人必访。孙禄堂南游时途经沙河,寻找太极拳祖师张三丰之足迹来到沙河北武当山,与道人说禅问道,听道师讲述太极祖师张三丰当年如何在沙河武当山收徒传道,传授问世不久的太极拳(那时叫绵拳)。孙禄堂云游几年后已是道、拳、德大成进而独创了精华武术——孙式太极拳。它以“中和”的思想阐述“拳与道合”的武学理念为人类社会文……[详细] |
姚式太极拳(2013年入选唐山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姚馥春太极拳是由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遵化内家拳宗师姚福春先生所传。一百多年以来,它不同于国内其他流派招式的太极拳,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名拳。其主要流传在唐山地区的遵化及周边各县。国内的江西、山西乃至台湾也有继承和传授,另外日本、新加坡还有保留。姚馥春太极拳有长、短拳之分。短拳分为三节,共87式,突出掌法技巧;最为独特的是太极长拳,共四节148式,重复动作较多,特点是舒展大方、内包十形(龙蛇鹤虎马鸡鹰熊凤猴),每一形都有它的各自神韵和……[详细] |
和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太极拳流派之一,清末河南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名家和兆元(1810~1890)所创。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般太极拳的要点外,在理论、技术技法、强身养生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和式太极拳以《周易》理论为基础,像其形取其义用其理,移动周身处处走圆,无不是圈,行成周身无处受力,自然圆活。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处处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形成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的特色。……[详细] |
李氏太极拳,太极拳的流派之一。是近代著名武术家李瑞东集多门派的武术精华创编的,流传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传统拳术。李氏太极拳又称太极五星锤、太极五行锤。但严格来说,李氏太极拳有天盘拳、地盘拳和人盘拳组成,太极五星锤(太极五行锤)属于李氏太极拳的人盘拳。李氏太极拳是以太极拳的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指档捶、栽捶等五捶为基础,揉入太极十三式和八卦掌、形意拳、戳脚翻子的一些手法创编而成。2014年11月,“李氏太极拳”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详细] |
李雅轩太极拳是传统杨氏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流派,发祥地为四川成都,国内外习练者众多,尤以川渝两地最甚,在国际武坛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李雅轩太极拳2011年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李雅轩太极拳源于一代太极宗师李雅轩先生。抗战以前,四川尚无太极拳拳种。1938年,李雅轩入川将太极拳带进了成渝两地,川人惊识,这软绵绵的太极拳原来非同一般。李雅轩定居蜀地传播太极拳近40年,从学者万余人。李雅轩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杨澄甫先生的得意高足(注:杨澄甫为杨氏太极拳开山祖师为杨露禅之孙……[详细] |
华山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拳术之一,以孟子的“养浩然正气”为养气理念,以大极图的动化为道,阳主气,阴生形,用心意表现出的一种自然运动姿势,阴阳不见面,达到阴阳平衡。由孟氏后裔与华山真人口授心传,在华山脚下,几经衍变,薪火相承,成为华山地区独有的拳种,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华阴县志》、《洞天记》记载“华山太极总仙之天,即少嗥为帝,治西岳”证明华阴就是华山太极拳(剑)的创始扎根发祥之地。战国后期,孟子的后裔孟金和孟瑞兄弟俩人,迁至陕西,分别住在今华阴孟塬和今渭南孟家塬,繁衍生息,孟塬因建有孟子庙……[详细] |
吴式太极拳是一种传统拳术。属于太极拳的流派之一。主要从杨氏太极拳的拳式发展创新的。杨式太极拳原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拳式基础上逐步修订的。素有“长寿拳、君子拳、药拳”的美称。吴氏太极拳以柔化着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亦以柔化见长。素有“君子拳、药拳、长寿拳”之美称太极拳相传为武当道士张三丰所创。据明史《方伎传》记载:“洪武(1368-1398)十七年太祖诏三丰不赴。二十五年乃隐人云南。建文元年……[详细] |
孙氏太极拳是一种传统拳术。太极拳虽然名之为拳,但实际上,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一直在向功的方向转化。从创举初始的强调技击效应,到近代的强调健身和养生,都说明了这种变化。因此,近年来,大多数人习练的各式太极拳,称之为太极拳功,其实更为合理。孙氏太极拳由孙禄堂先生创制,是现代流行的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太极拳中最晚产生的拳种。应该说,孙禄堂先生从文化建设的层面对其所学的形意、八卦、太极等多种拳功进行了匠心独运式的重构,追求运动形式和内涵的高度统一,不以动作层面的“难能”为可贵。求意和形的高度协调,我曾在为……[详细] |
和式太极拳是传统拳术,属于太极拳流派之一。始创于清末河南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名家和兆元(1810——1890),因地域亦被称为赵堡太极拳。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般太极拳的要点外,在理论、技术技法、强身养生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和式太极拳以《周易》理论为基础,像其形取其义用其理,移动周身处处走圆,无不是圈,行成周身无处受力,自然圆活。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处处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形成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的特色。和兆元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1825年,师从本镇拳师陈清平习武。后在北京供职。在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