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舞

邕宁舞春牛
  广西邕宁县等地春节游艺活动。牛身用竹片编织而成,黑布或灰布做套。绵纸做头和角,画上中眼。两人一头一尾钻入布套中,边唱边舞。一人头包毛巾,手扶犁架跟在后面,做犁田状。其他人或提灯笼,或敲锣鼓,或领唱春牛歌。每到一村,先在土地庙前表演,叫做老虎入村投土地。然后挨家挨户预祝人寿年丰。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详细]
龙舞、凤舞
  沙溪的龙舞,源于古象角村,在明末清初,这个村发生了一次疫病,为了祛邪消灾,村民就派乡绅到有“龙“的南粤古镇佛山,请来了“龙”舞。自此,每逢民间重大节日,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八,便舞龙游街,祈求平安吉祥。有“龙”之后,晚清同治年间,有村民彭述,为成“龙飞凤舞”祥和气象,自己动手扎作成凤,还日夕抽空在河堤、圹基边观察鹳鹤誉鸟飞翔、觅食、嬉戏等动作,悟出一套凤舞的基本动作架构,创作了自成一体系的“龙凤舞”。……[详细]
海丰麒麟舞
  海丰麒麟舞主要在春节期间和喜庆节会上表演,是广东汕尾海陆丰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样式之一。原为古代原始体育活动,与民众11、异族入侵有关,后衍变成盛会节日、共庆瑞祥的文娱活动。海丰麒麟舞的表演形式各个班子不尽相同,有的班子有引舞的人,有的则无。如附城镇圆山村的青麒麟,就有两个表演者,一人戴着面目狰狞面具(傩戏的面壳)扮成魁星,手提仙拂,不时扰弄麒麟;一人则头戴哪吒帽,背挂宝剑,手提弄狮球,不时同麒麟玩耍。海丰麒麟舞至今为止还保留传统的表演方式,通常以农村的晒场、空地为表演场所,由一人舞动麒麟头、一人牵……[详细]
东莞麒麟舞
  在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的百花园里,东莞市的客家麒麟舞堪称一朵耀眼的奇葩。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代代相传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发掘与弘扬,使东莞麒麟舞之花越开越艳,声名也越传越远。广州、东莞、惠州、香港、台湾、澳门、日本都留下过麒麟舞的倩影。东莞镇的麒麟艺人所扎的麒麟头远销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1999年2月,清溪获得了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麒麟舞)之乡的殊荣。2001年10月,清溪麒麟舞参加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艺术协会主办的首届“黄阁怀”麒麟舞大赛喜夺金奖。清溪麒麟舞以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详细]
索荣卓舞
  “卓舞”是一种表达古老社会生活的无伴奏的集体舞,场地没有严格要求,在草地上或者院子里等只要有宽阔的平地就行,舞蹈形式男女自成两排,围圈携手共舞,男女轮流唱词,歌声洪亮穿透力强,通常有男性带头起唱,人数不限,当歌词告一段落后甩手沿圈走动,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等特点。“卓舞”带有祭祀性质,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如《莲花生大师诞生》《恭迎文成公主》《赞扬松赞干布》等,且跳“卓舞”时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歌舞一般都具有缓慢、古朴、庄严的特点。而遇到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代课……[详细]
圆圆舞
  “白马-圆圆舞”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盆地北沿,川甘陕交界部,白马-聚居区的一种自娱自乐性舞蹈。圆圆舞是一种圆圈舞,众多人手拉手,围着篝火成一圆圈,边唱边跳,一边旋转,往往通宵达旦。白马-聚居区,包括绵阳市平武县的白马、木座、木皮、黄羊等藏族乡,以及阿坝州九寨沟县以及甘肃省文县的部分地区。白马-是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白马-自称“贝”,总人口约一万余人。由于其独具的民族特性与多种史籍中所载“白马氐”极为相似,经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专家论证,认为白马-极有可能就是我国历史上曾……[详细]
舞火狗
  舞火狗源于龙门县蓝田瑶族传统的民间习俗。相传,先祖靠狗奶养大,要瑶民永记狗作为“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中秋节)之夜,举行舞火狗活动。舞火狗是蓝田瑶族对狗图腾崇拜祭祀的舞蹈活动。未婚姑娘在手臂、腰部用山藤绑上黄姜叶,头戴竹笠,并插上香火,扮演“火狗”。姑娘们边舞拜,边反复唱着古老的民歌;最后,火狗队游舞到村外河边,将身上的黄姜叶、竹笠和香火统统扔到河里,再用河水濯洗手脚,象征沐浴全身,祛除邪气。在整个舞火狗活动中,男青年一直在旁燃放鞭炮。“舞火狗”仪式是蓝田瑶族少女的一种“……[详细]
莲湘舞
  莲湘舞是流传于望江县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其道具而得名。在本县有“打连响”、“打铃枪”、“打连厢”等叫法。表演者手中的“莲湘”,通常用一根三尺左右,比拇指约粗的竹竿,将其两端刻出槽子,插上销子,串上铜钱或金属圆圈,横竖间隔,两端系红绸带或铜铃、绣球,敲击时便会发出清脆的“嚓嚓”声。表演时敲打肩、臂、胸、背、手、脚、腿,可作舞、打、跳、跃、蹲、站、行的连续动作。可一人独打,也能群舞。动作活泼,节奏鲜明。且歌且舞,演唱的大都是本地区的民歌小调。后发展到专业人员为此作词作曲。其流传与发展主要在本县境内的新……[详细]
佛冈舞被狮
  “舞被狮”是佛冈县汤塘镇围镇村的刘氏家族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佛冈刘氏祖先南迁于公元1131年,后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广州大梁、从化,继又由从化迁佛冈水头王田及石角科旺一带,至今已有855年,由龙蟠始祖从龙公传至现在的光字辈已有27代了(摘自《刘氏族谱》)。“舞被狮”是刘氏家族元宵上灯习俗中最精彩独特的一项民俗活动。据传人邓淑香(今年83岁)介绍:这项活动大约起源清朝未年,是由于始祖普振公误迁太婆遗骸葬于后山莲塘“狮听鼓”,于是村中妇女舞被狮祈求太婆保……[详细]
火狮灯
  火狮灯是在晚清同治年间,创立于广德县的南部山区四合乡宏霞村的一种传统舞蹈,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舞蹈样式,每逢喜庆节日都会用火狮灯表演来助兴。火狮灯有两奇,一是造型奇。狮灯头、马灯尾、龙灯身,胸前两螯捧着红绣球,灯下方撑以两根木棍,两根细绳一根连灯头,一根连灯尾,再和木棍相连,整个灯造型精美,招人喜爱。二是玩法奇。表演时每人各持一灯,在锣鼓的伴奏下,表演者运用皮影戏的操纵技法娴熟操纵木棍上的细绳,使火狮头、尾、身体、两螯、绣球都十分灵巧,腾越、打斗、亲昵,甚至喜怒哀乐……[详细]
席狮舞
  席狮舞也称“打席狮”,是梅州市梅江区城郊民间特有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属当地客家人在丧礼中做佛事时的重要表演项目,带有宗教舞蹈的明显特征,与佛教在粤东客家地区的流传有密切关系。早在唐代文宗太和年间(约公元832年),佛教即传入古梅州地区,后被称为“香花”佛教,僧尼的佛事活动就称为香花佛事。因客家人喜爱舞狮,僧尼便在民间的丧礼道场中,引入舞狮配合禅器敲击,席狮舞就在香花佛事中逐渐衍化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席狮舞表演的一大特色是以一张草席扮狮,而且是在舞蹈开始时,由一人即时将草席卷为长筒状,并在上端反……[详细]
雉山凤舞
  黟县卢村自古兴办“龙灯会”,卢氏宗族视龙灯会为一年一度的重大盛典,每逢正月十五日,全村男女老幼,倾巢出动,附近十里八乡,亦赶来观看。卢村凤舞表演时,凤的数目有12只,代表卢村最初的12户房头;凤的大小由各户根据经济实力而定。凤骨由竹篾扎制,外覆黄色绵纸、银色绵纸两种色彩,俗称“金银扎”,凤背贴上榛子树叶、凤肚底下则贴柳叶,后来演变成今天的绵纸、彩纸装饰凤身。凤底下扎有握杆、斜拉杆,以利于表演和控制凤头左右上下摆动,活灵活现。雉山凤舞是整个灯会中唯一由女性参与的活动,也是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一段舞蹈……[详细]
八朵云
  八朵云是全椒县的一种民间舞蹈,是集歌舞表演乐器伴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样式。相传八朵云起源于一种防御武器盾牌,宋末外族入侵,全椒百姓自发组织抗击,并自制各种武器用于对敌作战,其中就有似云状的盾牌。后人为纪念前辈正义之举,将云状盾牌改制为花灯,逢节庆与祭祀时进行表演。随时历史发展,八朵云也在不断变化,曲调由刚劲、强烈变为柔和、优雅;舞姿和造型更加优美、动人;表演内容也逐渐演变为求告上苍、祈求平安,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歌颂新社会、新生活、新风尚。其表演特征灵活多变,既有民舞广场表演,踩街“唱门头”的……[详细]
阜南红灯舞
  红灯舞在阜南流行已久,据老艺人代代相传,红灯艺人贡唐王为师祖,相传当年唐王李世民前线惨败,退守谷河南岸的项延城,采纳了谋士的意见,利用当地玩灯的习俗,和大臣们换上百姓的服装,由唐王扮演红灯的伞把,大臣们敲锣打鼓,大摇大摆出城玩灯,成功逃出乱军的包围。后来,唐王做了皇帝,封玩红灯的“伞把”为“灯主”,特赐黄马褂,到哪里玩灯,都被尊为“上艺”,“红灯伞”可以放到堂屋当中“敬着”,艺人可以在堂屋里吃饭。在旧社会,一般的“戏子”没有这个待遇,这就是淮河阜南沿岸玩“红灯”的艺人把唐明皇敬为“师祖”的缘故。……[详细]
绩溪草龙舞
  舞草龙的习俗在绩溪县广为流传,尤以扬溪镇大石门村最为特色,历史传承已数百载。相传500年前,当地连年受灾,乡民收成大减,村南和尚山频频发火,达数年之久,百姓苦不堪言。当时大石门村周姓十三代高祖雄杰择机发动百姓利用稻草制成草龙,组织队伍日夜狂舞于村庄街巷,并伴草炮、擂鼓鸣锣。为防止邪火复燃,后来定每年中秋为游龙日,目的一是镇灾除邪;二是庆祝丰收,渴望来年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石门制作草龙的主要材料是稻草、竹、剑麻等。草龙主要包括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龙长十八米,形象酷肖,龙体插上香火,舞动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