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舞

  鱼灯舞是东南沿海渔民在喜庆丰收灯会中表演的一个舞蹈。象山县石浦昌国卫一带有流传。该舞蹈自元宵前夜上灯,正月十八日落灯。鲫鱼灯舞因队形严整、舞姿优美并有吉祥如意象征,为四乡八邻争相邀请表演。鱼灯舞的衍生,据传这样:约四百年前,有陈氏兄弟三人为逃兵乱,来到昌国东门外的半边山落户。后陈氏老三练就一身海上本领,成为当地有名的船老大,并与黄老大女儿黄玲花结婚。黄玲花巧于手艺,尤善扎活灵活现的黄鱼灯。乡邻羡慕黄玲花所扎鱼灯,争相仿效。后黄玲花因夫出海遇难,化作一块礁石,当地称为“陈寡妇礁”。每夜,陈寡妇礁闪闪发光,人们只要轻呼“寡妇礁”,就能免祸得福。人们感戴黄玲花以身引航的恩德,纷纷扎起黄鱼灯悬挂,以示……[详细]
  我国的民间舞狮活动历史悠久,象山泗洲头镇上马岙村的《灵南舞狮》人称“太平狮子”,以祈求祖神和其他神灵庇佑一方平安为表演的宗旨,据说在清代以前就已存在,但具体如何传入和传承了多少年代已无从查考。旧时它主要出现在春节、元宵等重大民间节庆活动中,程序是先去村庙,后上宗祠,再挨家挨户滚舞,动作之寓意按地方与每家户主的要求而不同:如滚拜菩萨可“发家旺财”,滚舞床铺可“送子得子”,滚转四门可“四季平安”等等,故十分受村民的欢迎。狮舞的艺术流派众多,《灵南舞狮》却只是由一只“狮子”在锣鼓等打击乐队的伴奏下进行表演,其中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狮子头部装有火球能喷火,在晚上表演效果更佳,故多选在夜间表演以壮观……[详细]
  船灯舞是流传于宁海乡间的传统民间舞蹈。它反映了农民们浓厚的生活情趣,富有热情,节奏明快,有浓郁的民族传统和乡土气息。宁海的船灯舞以双船四人组合表演的形式进行,一人以丑角扮作渔夫,一人以旦角扮作渔妇,也有艄公、媒婆等。服饰同越剧服装相同。船灯舞一般在面积很大的天井或晒场上表演。表演采用双船(称“龙凤船”),每船各有二名表演者,分别饰小生和艄公及小旦和船娘。舞动时一般不唱,表演者依乐队的锣鼓点子变化而变化步伐;歌唱时一般只摆动船灯在原地踏步。常见的驶法有“穿八字”、“驶四角”、“龙吃水”、“大转圆”和“倒踢靴”等。早期唱的多为平调戏的《赶船》、《教子》片段,讲求的是情节性和教化意义,后期对这一方面……[详细]
  宁海龙舞,以九节布龙为主,还有十八节龙和十三节龙,表演人数随布龙的节数而定。布龙造型生动,体小灵巧,艺人舞龙技巧高,难度大,速度快,动作丰富多变。整个舞蹈动作有盘、滚、游、翻、跳、戏等动作,主要套路有打四角、打八门、打土桩、打十六桩等。表演时,以龙头手为指挥,动作随着龙头的变化而变化,协调统一,上下连贯。龙舞表演者的服饰一般都是头包毛巾,身穿农民的衬襟衫,重视裤或紧口灯笼裤,腿裹绑腿,脚穿草鞋。龙舞道具最初曾使用稻草制作的草龙,以少年耍舞为主,动作较简单,后来为求美观,将草龙改变为布龙,技巧也随之丰富。龙舞表演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新春佳节的前后,以欢庆丰年,祈求吉祥、富裕。龙舞演出一般都在祠堂……[详细]
  宁海狮舞俗称“打狮子”,又称“狮子灯”,在宁海流行盛广。相传历史上舞狮盛行的高峰时期,宁海全县共有300多个舞狮班。其历史可追溯到梁代。宁海狮舞演出在宁海各种民间艺术活动中最为突出。新春一到,宁海各乡镇都组织形式各异的狮子班,走村串户,锣鼓喧闹,敬祖迎神,表达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望。舞狮习俗一直传承至今,现宁海城乡尚有10多个“舞狮班”在活动。宁海狮舞,根据地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风格,表演也各具特色。山区为“武狮”,其制作较简单,仅一“头”一“被”,但舞狮动作勇猛,腾、扑、滚、跳呼呼有声。有“扫场、追青蛙、翻滚、鲫鱼溅、上山进洞、舞拳棒、滚响叉、捉狮子”等套路。沿海为“……[详细]
  采莲船是流传于姚北一带的民间民俗舞蹈,据传在泗门镇已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姚北泗门一带庙会盛行,各村镇为了斗奇争胜,纷纷组织各种优秀杠头来丰富巡游队伍的表演节目,采莲船即是泗门镇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奇葩。在巡游队伍中,一般列在龙的后面,高跷队前面。采莲船以虚拟性的船为道具,载歌载舞,边舞边唱,且扭且进。舞姿为扭秧歌的步伐,唱曲为姚北民间常用小调,如《五更调》、《马灯调》、《紫竹调》、《夜夜游调》等。舞蹈主要表现丰收季节,江南水乡人们在采扎莲蓬时的生活场景和喜悦的心情。它的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男女二人,女的在前,用红绸带系在两边船舷上,中间挂在女的肩上。男人在船尾作划桨姿势;船体随着音……[详细]
  相传位于鄞、奉交界的大岙村有700多年历史,先人们常在干旱年求雨于山里的金峨老龙,且有求必应。于是,村民们就在100多年前自发组建了舞龙队,以示感恩。到1937年时已有相当演技、规模与声望,抗日战争胜利后则更趋成熟。每当逢年过节,舞龙队纷纷出乡,过街穿巷进行表演,数十年来几乎从未间断过。现在村中建有金龙队、神龙队和少年龙仔男、女舞龙共四支队伍共约50人,其中的金龙队和神龙队在1999年12月曾分别夺得全国百龙大奖赛金、银奖。《大岙布龙》皆为九节龙,龙头彩绘,饰以彩珠,闪闪发光,龙节内用竹篾扎成,龙身用细钢丝支撑,龙身全长17公尺,圆径28公分,整个外型相当美观。表演时先以五面锣鼓敲击引领出龙头……[详细]
  《车子灯》是一种以唱带舞,唱舞结合的民间舞蹈,一说其起始于隋代的隋炀帝来杨州看琼花时,下令天下设灯庆贺,陆埠地处山区,便创制了车子灯的方式,既能挂灯,又利行走;二说是宋高宗为迎娶南逃宁波时救他的那个村姑进宫为妃未成,就留下凤辇以谢,后人便以此仿制并演变成为车子灯了。至明清代更趋成熟,从以往的即兴舞蹈表演发展成为有伴奏、有歌唱、有叙事情节和有语汇的民间舞蹈了。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表演车子灯已成为当地一大娱乐习俗,持续到上世纪“文革”时废弃。1987年后,当地重组车子灯舞,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多次参加过宁波市及本市的各项大型文艺比赛或表演活动并多次获奖,1996年被宁波市命名为“车子灯之乡……[详细]
  舞狮为梅山民间节庆习俗,相传梅山舞狮起源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距今约180年历史。相传,明清年间,浙东沿海海盗猖獗,不时登-掠百姓。岛上青年在沈的带领下习武抗盗,名震四乡。在与海盗的斗争中,村民们扎身披红毛之狮壮威,发现海盗登陆,即以狮子出场为号,齐声呐喊,奋起抗击。缘于此,梅山狮子张口、露牙、瞪眼,模样凶猛。海盗获悉红毛狮子出阵,无不狼狈逃窜。有了武术和狮子,强盗少了,岛上逐渐安宁下来,慢慢地,红毛狮子成了岛上群众喜庆娱乐的工具,百姓称之“狮子串”。梅山舞狮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开四门”的套路,“四开门”舞法和“狮嘴喷火”、“头尾相接”、“狮身前扑、翻滚”等绝招给人以威猛无比之感受。尤……[详细]
  惠来县葵潭镇鹤舞,是当地流传久远的民间舞蹈。鹤乃民间喜庆吉祥之物,有鹤立鸡群、鹤发童颜、松鹤延寿及瑞鹤兆丰年之说。每逢春节、元宵及喜庆之日,常活动于社区的广场、街头等场地。其风格挺秀、色彩绚丽、刚健活泼,尤以夜间演出更为壮观,为群众所喜爱。该舞的形成来源于当地的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乡村屡受附近一邪法了得的魔王肆虐,乡民苦不堪言。而一仙人为解救黎庶,用七天七夜的时间与邪魔展开激烈的搏斗,最后战而胜之。上帝为表彰仙人的壮举和祝贺村民从此平安祥和,遂派七只白鹤口含吉祥花朵,到仙人居住的山峦翩翩飞舞以示庆贺。尔后苏氏家族以其传说作为创作主题,形成了“瑞鹤献宝”的群舞。在演出结束时,舞宫灯的演员站……[详细]
  澥浦早在600多年前就是浙东著名的渔、盐重镇,据传《澥浦船鼓》始于清中后叶嘉靖年间(公元1810年)前后,也有说是此时已经盛行,其创始者传说为当地渔民与外地迁此定的渔民合力所为,这是一种集打击(鼓)乐、船型道具舞、民歌小调三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具有非常鲜明的浙东渔区风俗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先是为当地渔民们出海捕鱼(俗称“开洋”)前祭祀海神、祈求平安和丰收,以及在捕鱼归来(俗称“谢洋”)庆贺满载而归、抒发情感时所专用,后才融入庙会以及社会各项节庆活动,极受人们喜爱。建国前的船鼓,多用竹条先制扎成船形,饰以松柏枝叶或花草、土布幔等,中置一小堂鼓,表演者均为男性渔民(旧时风俗,严禁女性参入),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