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

油山皮影戏
  一、项目简介:油山皮影戏主要分布在北湖区华塘镇、保和乡、同和乡一带,其核心地区在华塘镇油山村。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其显著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雕镂(造型)艺术,唱腔艺术和口头文字艺术等方面。油山影人以牛皮为原料,用刮薄透明的牛皮雕刻人物,再涂上颜色。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人物造型独特见长。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油山皮影戏音乐唱腔委婉动听,在……[详细]
豫南花鼓戏与地灯
  花鼓戏是泼陂河镇广大农村流行很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这种戏的唱腔、表演形式以及演出的传统节目,与湖北花鼓戏有相似之处,很可能它们之间有曲艺上的亲缘关系。花鼓戏的服装、道具都很简单,锣鼓是主要乐器。演唱时多用方言,往往不等前台演员的台词唱完,后台演员齐声和音,间以锣鼓伴奏,场面热烈,气氛紧凑。这种戏盛行于清末和民国;解放初,亦盛行一时。“文革”十年,被当作“四旧”而禁止活动。三中全会以后又恢复了这一活动。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有《蔡明凤辞店》、《夫妻观灯》、《秧麦》、《陈世美不认前妻》、《秦雪梅吊孝……[详细]
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
  花鼓戏是湖南民间小戏剧种,其流派大致分为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和岳阳花鼓戏。以湘语系的长沙官话为统一舞台语言的长沙花鼓戏,以其地域、声腔、剧目、表演风格等的不同而分为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和湘东路子等。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流行于株洲县、渌口、醴陵、浏阳、茶陵、攸县及郴州安仁、江西宜春、萍乡一带。重小调,善歌舞,清新活泼,尤以“三小”爱情戏见长。其音乐风格富有山野风味,曲调多四度、六度跳进,高亢、激越。一个多世纪以来,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深深扎根于湘东这方热土,且枝繁叶茂……[详细]
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详细]
恩施傩戏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后慢慢与民间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演变为面貌一新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恩施傩戏从不参与民间的亡人祭奠活动,更多的是在祈福、纳祥等喜庆场合参与演出。恩施傩戏中的分支曲目“耍耍”十分有名,与我国东北的“二人转”相似。在恩施,傩戏除了一般民间祭祀活动外,大多参与喜庆活动,起着“迎神、祈福、除邪、纳祥”的作用。……[详细]
周姑戏
  周姑戏是流行于山东省临朐县及青州、沂源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原称“肘鼓戏”,有200余年的历史。周姑戏与五音戏和茂腔同属于同一戏曲母体,但它的唱腔和曲牌与五音戏和茂腔又截然不同,其演唱形式原始古朴,唱腔优美动听,极具山歌风味,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周姑戏的主要唱腔是“周姑正调”,分快、慢两种,另外还有“喊娃娃”、“扑灯蛾”、“过仙桥”、“五齿筢”等曲牌。它以“四句腔”开头,然后以“三腔”、“四腔”作为上下句反复使用的板腔体,行腔用板、鼓、小锣伴奏。周姑正调以“5”为主间组成间关系,“……[详细]
襄阳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曾在襄樊地区广为流行,影响至湖北省的房县、郧阳、远安、兴山,最远达到陕南、豫南等地,它最初被称为“地花鼓”、“花鼓子”,因该剧种曾受歧视遭禁演,艺人们只能躲在山野乡间里演出,故又有“躲躲戏”之称。襄阳花鼓戏原本不是襄樊境内花鼓戏的惟一称谓。在1980年以前,虽然剧目基本相同,唱腔大同小异,曲牌的名称一样,但襄阳花鼓戏因行政区划不同而称谓不同,在宜城则被称之为“宜城花鼓”,在襄阳则被称之为“襄阳花鼓”,在枣阳则被称之为“枣阳花鼓”,如此等等。1980年,原襄阳地区文化局在地方戏普查的基……[详细]
荆楚皮影戏
  荆楚“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的称谓。荆楚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详细]
山梆子戏
  山梆子戏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芦子水村,位于有北京小西藏之称的蒲洼乡,因地处深山,与外界往来不多,六百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山梆子戏,便是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落,独有的戏剧形式。山梆子戏曲目繁多,多达一百二十多出,唱腔高亢有力、曲调优美、板式清晰、历史悠久,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群众喜闻乐见,是一个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剧种。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称为秦腔。古秦地慷慨豪迈的民风,形成了秦腔高亢激越的基调,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明代跟随山……[详细]
鹤峰柳子戏
  鹤峰“柳子戏”,又称“杨花柳”,在鹤峰县流传历史悠久,初始形成于宋元,盛于明清,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剧种之一,被誉为湖北戏曲艺术孤品,现今主要流传于走马、五里、铁路等乡镇一带。鹤峰(古称容美),因其漫长的土司制度,加之所处地理位置,有着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偏远的自然环境,为“柳子戏”等民间文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容美土司历来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放与交流,尤其是明末清初,容美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形成了容美土司戏曲鼎盛时期,成为湘鄂边区的戏曲艺术中心。土司时代境内戏楼建有十多所……[详细]
“四弦”戏
  “四弦”戏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期,至今120余年,在山区一带广为流传,如蒲洼乡芦子水村及东村。由于“四弦”戏唱腔婉转动听、高亢有力、富于表现人物和剧情,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四弦”戏深深扎根于山区广大农村,扎根于百姓之中,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戏曲传承百年以上,相传是芦子水村一户地主家的长工传授的,多年来深受百姓喜爱。“四弦”的传承,没有正式老师授课,采取的方法是老师傅带新徒弟,唱腔口教,动作亲自示范,当代主要传承人有隗合福、隗合清,弟子达50多人。“四弦”戏唱……[详细]
史家营乡山梆子戏
  史家营乡山梆子戏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朝末年,李自成(陕西米脂人)进京后,把陕西的“秦腔”、山西的“晋剧”(即中路梆子)带入京冀地区,人们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喜好等,将“山陕梆子”的韵调及原始形态与当地民间小调、民歌、方言等融会贯通,经过多年磨练,创造了一个新的剧种——“山梆子”戏,在百花山一带传承不衰。史家营乡的山梆子发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山梆子戏将仪规、音乐、舞蹈与技艺融于一体,真实刻画古代人伦孝道、仁义道德等社会观念和嫌贫爱富、世态炎凉、家长里短等社会状……[详细]
西苑村山梆子戏
  西苑村山梆子戏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宋代以来,大安山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宋代白话为主要词汇且与河北的唐山话极为近似的语言。这种独特的语言就像是北京古代的“语言化石”。类似山西梆子和河北梆子的剧种,俗称“山梆子”,为大安山及附近几个乡镇独有,被人们称为北京古代的“戏曲化石”。西苑村山梆子戏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房山区大安山乡西苑村和大安山村。西苑村山梆子剧团成立于19世纪30年代,发起人为张国普等人。演员主要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学习,均由喜欢戏曲的群众自发组成,有30余人。当时排有《红鬃烈马》《烈……[详细]
滦南皮影戏
  滦南县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属唐山市管辖。境内的皮影戏是滦南县民间地方剧种之一,始称滦州皮影,俗称驴皮影。它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支派,有独特的唱腔和操纵技巧,制做影人则是一种雕刻艺术。滦州驴皮影在全国影戏中占有突出地位,重点分布流传于唐山、秦皇岛地区,在国内外均有很大影响。影界传滦州人黄素志是个落魄的生员,多才多艺,为了发泄不平,抑恶扬善,他自刻影人、写影卷,后来流入东北游学,再后来又带影戏回家乡,形成了滦州影戏。滦州皮影戏不同于其它影戏的特点有四,一是影人用驴皮雕刻,有独特操纵技巧;二是用滦乐乡音唱……[详细]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因在音乐中有铜碗伴奏而得名。周总理曾命名为华剧,当地的老百姓仍然习惯称它为碗碗腔。陕西皮影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渭南皮影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皮影这一艺术瑰宝的主要源头。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代表了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存在于民间,没有被戏剧作家特殊雕琢,味道纯正。东路皮影戏中有些反映传统的节日民俗,如春节、元宵节等这些淳朴的民间节日习俗。在皮影戏的演出中,我们可以从饮食用具习俗中,看到了当时民众自然质朴的生活,戏剧语言体现关中东部民众的习俗与生活状态。这种古老的戏剧形式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