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

侗戏
  侗戏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广西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湖南省通道自治县的部分侗族村寨。黎平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连湖南靖州、通道,南临广西三江,西北两面与从江、榕江、剑河、锦屏接壤,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县境内民族众多,侗族占60%以上。唐、宋、元、明时期,侗族文化开始出现了史诗、款词、故事、“锦”,而“锦”的发展和繁荣,为清代中期侗戏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明末清初,汉族人口流入侗族地区,于是湘戏、桂戏、彩调、傩戏等剧种传入侗族地区,激发了侗戏的形成。清嘉庆、道光年间黎平县茅贡乡……[详细]
辽西木偶戏
  辽西走廊似一条超越时空的彩练,把中原汉民族文化与辽西北方民族文化连在一起。独特的地域,复合性的走廊文化,孕育了辽西自己的木偶艺术风格。蔡大田(蔡万荣),是辽西木偶设计制作的创始人,由他设计制作的大型神话故事悬丝木偶剧《嫦娥奔月》,制作精良,堪称一绝,在省内外引起极大反响。由蔡大田亲自雕刻的《苏三起解》、《葛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由辽西黑山人张仃(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设计、蔡大田亲自雕刻的《望娘滩》即《无孽龙》、《黑风洞》,得到了张仃的高度赞誉。前“青艺”美术家张光宇设计,蔡大田雕刻的《猪……[详细]
石台目连戏
  石台目连戏是指明代祁门清溪郑之珍根据当时社会流行的杂剧、变文、传说的目连戏基础上,借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于1579年间在石台秋浦之剡溪(今石台大演新农)编撰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该戏上、中、下三卷104折。戏文中所写的各种地名、方言、民俗习惯、故事和传说均在当地广为流传,如《王婆骂鸡》、《尼姑下山》、《行路施金》等。所以郑本目连戏在石台的演出,受到广泛喜爱,剡溪一带纷纷建立目连戏戏班,有剡溪唐家班(后改为同乐班)、高田班、红和班等。目连戏在石台可以演出三天三夜、四天四夜、……[详细]
洪山戏
  洪山戏是流行于皖东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会请神祈祷时演的戏。香火会分内坛与外坛两派,外坛做会时称“五岳”,内坛唱戏名“洪山”,洪山戏从内坛得名。洪山戏的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和部分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剧目有200余个。洪山戏的唱腔分三类,即“锣鼓伴奏类”、“祈神类”和“民间小调类”。起初……[详细]
芜湖梨簧戏
  芜湖梨簧戏,具有近三百年的悠久历史,是芜湖人十分喜爱的“草根戏”。她起源于民间的村坊小曲,里巷歌谣,音乐的旋律与芜湖民间的摇篮曲、哭腔、卖白兰花调、旧私熟的咏诗诵书音调及芜湖民歌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后又吸收了二黄、梆子和昆曲的一些声腔艺术和音律结构,再经历代艺人加工锤炼于一炉,使梨簧唱腔更为丰富,日瑧完善。剧中人的韵白与演唱使用的语言,都是纯粹的芜湖方言,语言的地方性是其基本艺术特征。《太平府志》方言条:“语轻清不如省会,而亦明白易晓”。按方言区域划分,芜湖一带属吴语方言区,易于接收普通话。“……[详细]
湘潭特色长沙花鼓戏
  湘潭特色长沙花鼓戏长沙花鼓戏,这一古老而通俗的地方剧种,一个多世纪以来,深深扎根在湘中腹地——湘潭这片热土上。湘潭特色(路子)的花鼓戏,其演出剧目、声腔分类、行当划分与长沙花鼓戏一脉相承。但是,因受地域文化,尤其是湘中山歌、民间小调、地花鼓的熏陶;受本地勤劳朴实、敢为人先的民性,开朗乐观、幽默、风趣个性和本土情怀的影响;受易华平民教育的“血性理念”;受湘绮文化的长期浸染;受周边地市,如邵阳花鼓、衡州花鼓等的渗透,使其在表演风格、演唱方式上又逐渐形成了自己以花鼓曲调为主,又与民歌小调相结合的演唱特……[详细]
黄南藏戏
  黄南藏戏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族戏曲剧种,在19-20世纪中期,流布区域曾经覆盖了黄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邻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目前主要流行于黄南地区。黄南藏戏属于安多语系藏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发展经历了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说唱阶段;1740-1794年夏日仓三世时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阶段;1854-1946年吉先甲时期的成熟阶段;1910-1973年多吉甲时期的兴盛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的提高革新阶段。黄南藏戏有如下特点:1.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民间和寺院藏戏……[详细]
桑植傩戏
  桑植傩戏起源于原始、粗犷的祭祀仪式,有高傩、低傩、三元傩之分,其中,三元傩为全国独有。桑植县39个乡(镇、场)及其湘、鄂、川、黔、渝周边县市,其中廖家村区(含廖家村、上洞街、两河口、陈家河、打鼓泉、樵子湾)以低傩为主;芙蓉桥区(含芙蓉桥、马合口、官地坪、金藏、长潭坪、白石、西莲)以白族高傩为主;瑞塔铺区(含瑞塔铺、空壳树、麦地坪、竹叶坪、走马坪、人潮溪)以高、低傩混合为主。2008年,桑植傩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桑植傩戏经历了傩、傩舞(巫舞)、傩仪(傩祭)、傩戏的发展轨迹……[详细]
梅山傩戏
  梅山傩戏主要流传于古梅山地区。今冷水江所传承的傩戏,为保存最为丰富、最为完整的梅山傩戏。冷水江市是古梅山蛮峒最后一代梅王苏得常(苏甘,1040—1120年)居住地,亦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和发源地之一。梅山傩戏这枝民间戏曲的奇葩,即由苏、张、李、扶等23姓梅山土著传承至今。2008年,梅山傩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梅山峒”是在唐宋时“旧不与中国通”的湘中雪峰山区的旧称,“梅山峒蛮”为湘中古九黎、三苗,及后来的长沙蛮、武陵蛮、莫徭族群发展至北宋归化时期的俗称,是苗、瑶诸族族源之……[详细]
零陵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又称永州花鼓戏,是湖南六大花鼓戏流派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零陵花鼓戏高亢优雅,清丽婉约,乡土韵浓,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2008年,零陵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零陵花鼓戏的历史渊源】零陵花鼓戏,旧称花灯,或名调子。有祁阳花鼓灯和道县调子戏两个艺术路子,是在民间歌舞演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剧种。新中国成立后,祁、道两路合流,定名为零陵花鼓戏。祁阳花鼓灯源于两种不同的歌舞演唱形式。一是源于民间“车马灯”。每年正月,“车马灯”跟在鱼……[详细]
衡州花鼓戏
  衡州花鼓戏是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湘南各地,舞台语言以衡州方言为基础稍加提炼而成,主要声腔为“呐子牌子”和“川子调”。它的前身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叫“马灯”;衡山衡东一带叫“花鼓灯”;攸县、茶陵一带叫“地花鼓”;安仁叫“花灯”;永兴江左一带叫“花灯”,江右叫“唱调”。新中国成立以后,马灯曾改名“衡剧”。1954年,根据湖南省文化局意见,改名“衡阳花鼓戏”,各县成立专业剧团,统称花鼓戏再冠以地名。1982年,在筹备撰修《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时经过论证协商,将流行在湘南以及以各县县……[详细]
玉山提线木偶戏
  玉山提线木偶戏(第三批省级)玉山县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边界,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之称。玉山经济活跃,文化繁荣,有关史料证实,玉山在宋代已形成戏曲活动中心。历史上,玉山“偶像迎神”的社祭活动非常频繁,而木偶戏就起源于“社祭”活动。因自古盛兴“社祭”灵像活动,木偶渐渐被尊为“神”,木偶戏得到很快的发展。受宋杂剧和南戏的影响,木偶戏在当时南宋的都城临安(杭州)风行一时,它的传播发展方向受当时的政治因素影响,只能南迁西移,玉山木偶戏逐渐摆脱“迎神赛会”的宗教牵制,成为职业戏剧班社而流行。当时玉山的木偶戏……[详细]
昌黎皮影戏
  昌黎皮影,俗称为“驴皮影”、“老奤影”,因在河北东部,也称“冀东皮影”。是集昌黎地方的民间美术、音乐、说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戏曲表演艺术。昌黎皮影的行当有别于其它戏曲艺术,称旦为“小儿”、称小生为“生儿”、称老生为“髯儿”、称净为“大儿”、称丑为“花生儿”。昌黎皮影影人的创意造型,借鉴庙宇神像,通过扩大头部、眼部,加长上肢,形成独具昌黎民间美术特色的侧面造型和躯干的夸张结构。制作影人的原材料是净膜驴皮,经刮制、压平、阴干后,即可进行雕刻着色,着油后缝连而成。昌黎影人雕刻细腻,造型优美,既新颖别致,……[详细]
南乐目连戏
  目连戏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目连戏最早形成于北宋。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倍增。”至明,有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清康熙年间入宫廷,皇家也搬演此剧。时张照有《劝善金科》传奇,均以目连之母蒙作恶不善之冤,被打入地狱,求佛救母为主要情节。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该戏曲形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详细]
敦煌曲子戏
  曲子戏是流行于我国西北五省区的民间小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曲子戏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户的艺术成分。其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文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