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

  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因其吴姓祖先吴老里最早落寨,并以自己的名字作为村寨的名称。占里侗族生育习俗仅流存于该村。占里村距从江县城25公里,坐落在都柳江支流四寨河北面的一条小溪旁,东邻托里村,南接付中村苗寨,西连四寨河,北靠谷坪乡五一村,毗邻本省黎平县双江乡岑和村。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156户,762人,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00%。村土地面积为15.97平方公里,海拔380米,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4℃,无霜期328天。由于占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壤资源和……[详细]
  锦屏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人工林区和全国杉木最佳中心产区之一,其人工造林历史始于明朝中期,普及于清、民国,有五百年之久。初期为林农自谋生计而自发造林,至后为历代政府所推崇。据今存于文斗村的《姜氏家谱》记载,明万历时(1573-1620年)文斗人“只知开坎砌田,挖山栽杉,不肯迎师就读,搬子求名,问之四礼,皆昧然罔觉”。此谓“挖山栽杉”即是人工造林。这是黔东南少数民族人工造林的最早记载,也是我国人工造商品用材林的较早记载。传统人工造林是一项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其造林技术凝聚广大林农的心血和智慧,是他们在长期……[详细]
  盘县彝族婚嫁习俗自古流传,是贵州乃至中国彝族婚嫁习俗的重要区域。盘县彝族地区主要包括了坪地乡、四格乡、淤泥乡等彝族聚居区,盘县坪地乡位于盘县北部,与水城县的龙场乡,营盘乡和云南宣威市田坝镇接界,毗邻洒基镇、松河乡、四格乡。四格乡位于盘县最北端,素有盘县“北大门”之称,境内的坡上草原已被列为省级风景旅游区。淤泥乡位于盘县北部,东邻保基、南通羊场、西连鸡场坪、松河,北依普古。淤泥乡境内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早在2000年就被省文化厅、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歌舞之乡”。盘县彝族婚嫁习俗的形成有自己的历……[详细]
  族吃新祭祖习俗是遵义县平正仡佬族的重要节日,主要流传于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及贵州境内其它仡佬族聚居地区,以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的仡佬族吃新祭祖习俗保存得较为完整,最为丰富。平正仡佬族乡位于遵义县境西部,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区65公里。乡境地貌以大娄山山脉南北延伸的支脉为骨架,与峡谷、糟古、盆地等自然组合成高度不同、形态各异的喀斯特溶岩地貌。主要河流有盘水河、黑脚岩河等,均发源于西境大娄山脉,东流入观音寺河。平正仡佬族的吃新祭祖习俗,在开展吃新祭祖活动中每次必祭竹王,他们自认为是夜郎国竹王后裔,不管是……[详细]
  黔北起房造屋习俗主要分布在绥阳、遵义、湄潭、正安、道真、桐梓、赤水等,以绥阳县的耿家寨等最具特色。黔北起房造屋习俗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黔北先民为了生存,以顽强的精神,艰苦创业,开拓生活,用泥巴砌墙、茅草盖顶,修建遮风避雨栖居——泥墙茅草屋。泥墙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差,但凡山洪暴发,泥墙往往被洪水冲垮、倒塌,造成人畜伤亡。于是,人们便上山伐木、改用树木修建木房。木房采用几何原理结构修建,每根柱子、檩子、梁木之间用榫、栓连接、固定,因其中抗击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能力强。人们纷纷改泥墙茅屋为木房……[详细]
  凤风茶饮食习俗是凤风人民经过长期积累发展形成的一种内容丰富的饮食习惯。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与铜仁地区的德江县、思南县、石阡县,遵义市的务川县、余庆县、湄潭县、正安县接壤。地势西高东低,属娄山山脉向武夷山脉的过渡地带,独特的生态系统成就了凤冈县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同时也造就了凤冈人民多姿多彩的茶饮食习俗。凤冈历史悠久,既受中原和楚文化的濡染,又受巴蜀文化的影响,同时还受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凤冈县总人口约41万,有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27个少数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使这块土地汇聚、……[详细]
  侗族北部地区的宗祠文化是侗族款文化、苗族议樃文化和汉族宗族文化相接合的产物,其中以天柱县宗祠文化习俗为主要代表。全县16个乡镇都有宗祠,宗祠以清水江下游的坌处、远口、白市、瓮洞四个镇,江东和社学乡居多,白市镇的新舟村和社学乡有宗祠群三座以上。天柱县位于贵州省最东部,与湖南省的靖州、会同、芷江、新晃县及黔东南州的三穗、剑河、锦屏县接壤。东抵湖南省、会同、芷江县、南界靖州、锦屏县,西接锦平与剑河县,北抵三穗、新晃县。天柱属贵州高原东端第三级下降剥蚀面,苗岭山脉延伸余脉的中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地势西北、……[详细]
  平秋北侗奥买(婚恋)习俗主要流传于以平秋镇为中心,包括锦屏县彦洞、三江、大同、启蒙等乡镇,及天柱县、剑河县、三穗县、镇远县等周边地区。平秋镇地处锦屏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2公里,是锦屏、剑河、天柱三县的交汇处。地形为雷公山脉延伸部分,溪河峡谷纵横交错,素有“北侗风情看九寨,九寨风情看平秋”的说法。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平秋北侗婚礼习俗的产生年代及历史发展无据可考。据当地一些碑记和老人口传,早在明清时期便已盛行。建国至“文革”时期,由于经济困难,其规模逐渐缩小。北侗婚礼习俗反映侗族男女青年从认识到……[详细]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著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生活在中国珠江流域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此后铜鼓向北传入四川邛都,向东传入贵州和广西、广东,向南传入越南北部,向西传入缅甸、泰国,至今铜鼓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区和众多的民族中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留……[详细]
  1924年,武肃王钱镠三十二代孙、安徽广德人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根据先祖武肃王八训和遗训总结归纳了钱氏家训,共635字,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为据,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方面,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流传至今的钱氏家规,由“武肃王八训”“武肃王遗训”及《钱氏家训》组成。而现在半文半白版的《钱氏家训》,是清末举人钱文选整理的。《钱氏家训》虽然只有区区六百多字,但对后世子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含义博大精深,堪称治家宝典,也是“道德传……[详细]
  汉滨民间丧葬可谓富者铺张贫者俭,规模大小不定,视家境而为之。寿料,一柏、二杉、三楸、四杂木,寿料结构的用料粗细分“四块瓦”、“十二头”等。给棺材上添谓“收厢”,亲友祝贺,喜其成而视其不用。寿衣讲究上七下四,穿单不穿双。老人断气后则烧“倒头纸”,即用黄表贴门神,给亡者理发、穿寿衣、量对草垫、“脸纸”覆面、扎“打狗饼”,旁放熟面条一碗,用筷子挑起,谓之“过桥面”。后人需向亲友、邻里一一叩首报丧。入殓后,待至亲到齐,启棺一睹亡者遗容。盖棺时,子女及亲属围绕与遗体告别。葬无定期,贫者棺薄葬速,富者棺厚葬……[详细]
  石塘七夕习俗流行于浙江温岭沿海的石塘、箬山一带,为16岁以下儿童于七夕节之日向七娘妈祈福的传统民间活动。石塘先民于三百多年前从闽南迁入,此习俗随之而来,存续至今。七娘妈又称“七星娘娘”、“天仙娘娘”,为织女星化身,在闽南,七娘妈被奉为儿童的保护神。民间传说七夕是七娘妈生日,16岁以下儿童祭祀七娘妈祈福。16岁是孩子长大成人分界线,以后不再参加祭祀,因而这一活动在当地称做“小人节”。主祭者为女性长辈。仪式程序是:初七凌晨至中午,有小孩家庭在门口设供桌,摆彩亭、彩轿,点香烛,放七个酒盅、七色线、时鲜……[详细]
  人类生存发展历史中有着辉煌的石器时代。在凉山彝族聚居区的许多边远山区,至今还保存和利用着许多古朴而自然的石器,甚至将各种奇形怪异,姿态不一的石头、大小石山作为神灵供奉。在众多的文化类型中,彝族传统石器中的“三锅庄”(即嘎库甘尔习俗)更是以其独特的姿态和神奇的文化意蕴令人瞩目。【产生年代】火塘里的火神彝称“都色”,也是近代学者所争论的“烛龙”——支格阿龙是彝族火始之祖。这种火龙神话传说和彝族的火崇拜文化现象是一脉相承的。“嘎尔”汉译为锅庄石,锅庄与火塘紧密相关。对其有着各种民间神话传说,圣扎人认为……[详细]
  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乞巧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清代末期,广州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等专卖女子用品的乞巧街市。七夕之日,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社区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活动的主要内容。扎制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人物玩偶栩栩如生,植物、器物造型活灵活现,斗智斗巧,尽展才艺,“对影穿针”延续古风。社区剧团还演出牛郎织女故事。“七姐诞”乞巧习俗在澳门以及东南亚地区也……[详细]
  嘉兴端午是传统节日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发端于纪念春秋末期我国名将伍子胥。嘉兴百姓有“五月五日,时迎伍君”的说法,因此都要举行祭祀伍子胥等活动。明代以来,地方志记载延续不断。节庆隆重,习俗多样,形成嘉兴端午独具的特色。主要活动有:规模盛大的伍子胥祭祀;在南湖上举行龙舟竞渡和摇快船竞技;除民间裹粽子外,还有挂菖蒲艾叶、燃熏苍术白芷、佩香袋、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泥蛋即咸鸭蛋、- 酒)、吃“五白”(白干、白鳌、白菜、白切肉、白斩鸡)、吃煨蛋等民间习俗。其独特的江南水乡传统节日活动,传承着源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