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

  上蔡重阳习俗是河南省上蔡县传统重阳民俗仪式的活态存续。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有九月九日“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可以免灾的故事,传说故事主人公桓景登高处即今上蔡县城所在的芦岗。目前上蔡保留的重阳节习俗有:1.重阳节之前家家户户采菊酿酒以备次年之用。2.重阳节前夕家家户户缝制、佩带茱萸绛囊。3.重阳节日家家忌荤食素。4.重阳节清晨家家户户登高,午饮菊花酒,食重阳糕。5.老人七十九,儿孙共敬菊花酒;老人六十三,儿媳、闺女送“枣山”。该项目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社区民众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详细]
  在柳埠镇一带,人们对农历的“五月十三”这一不属于任何节日的一天比较重视。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酒割肉,包水饺,过得十分隆重。传说:这一天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是肯定要下雨的。于是,又有了“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的预言。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日,通常处于夏至或小暑季节间的前后,正常的气候都有降雨的过程,气候不正常的年份亦有不下雨的。而民间称此日若下雨,便是关公在“磨刀”,其磨刀的用水是从南天门处降下凡间,下雨便是吉兆,雨越大越好,预示当年的光景必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倘若次日不下雨,则属不吉之兆……[详细]
  “十月里,十月一。孟姜女,送寒衣。走一里来哭一里,哭倒长城八百里。”这是流传于洛南各地的有关寒衣节的民谣。洛南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农历的十月初一,是流传了数千年的寒衣节。此日,为民间一年中节日里最后一个鬼节。传说这天是阎王爷给鬼魂放假的日子。此时正值立冬前后,天气渐冷,阎王爷好心给死人放假,也让活人给死人送寒衣。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在洛南各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秦始皇时,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抓去修长城,一走之后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天冷了,孟姜女便做好过冬的衣裳,千里迢迢来到长城工地找丈夫……[详细]
  药市是在有历史渊源的中药材集中集散地定期举行的交易集市,历代形成的中药集散地有一百一十多处,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有广泛影响,采、种、制、用功能齐全,集散量大,交易活跃的有安国、樟树、百泉、禹城“四大药市”。药王会是传统庙会的一种类型,唐代即已出现。名医孙思邈是传统中医药的行业神,被尊崇为“药王”。除此以外,历史上还有其他名医被某一地域奉为“药王”。以药王为信仰神主的庙会称为“药王会”,有名气的药市大多由药王会发展而来,也有的药市系发端于药材的集市贸易。进行药材交易之余,每个药市都形成了各自的交易规则……[详细]
  规约习俗(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被史学家称为“世界奇观”的“天下第一家”——江州义门陈,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德安县车桥镇。一个象谜一般美丽而又神奇并被人们世代传颂的义门陈文化。一千多年前(公元832年),义门陈始祖宋敕“晋国公”陈旺因官置产于九江市(古称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至唐中和四年(884年)已是数代和谐同居五十余年不分家。唐僖宗感其义聚一堂,御笔亲赐“义门陈氏”匾额。“江州义门陈”这个家庭创造了十五代、三千九……[详细]
  “杀鹅”取名习俗是流传于平坝县白云镇马硐村一带苗族村寨的古老习俗,起源于苗族同胞传说故事《二男争女》。该故事讲述苗族青年祝迪阳通过斗智斗勇战胜非人类的祝迪格赢得苗家女孩姑迪友,又献出自家大公鹅给祝迪格后保住妻儿的传奇事件,该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因此衍生的“杀鹅”命名习俗也在平坝境内青苗聚集地代代相传至今。每当苗家新夫妇在添第一个孩子(仅限于头男长女)后,在孩子未满月期间择日举行取名仪式。举行取名仪式时请师傅(相当于鬼师)前来主持,当地人称为“撑长”(撑是请的意思,长就是师傅)。“长”先用苗族古语将……[详细]
  “天齐庙”又称“东岳庙”或“东岳行祠”,庙内供养“天齐仁圣大帝”又称“东岳大帝”,掌管着人间生老病死和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沁源县绵上村西原建有天齐庙一座,分为上下两院,传为隋代建绵山县时所创,之后曾在宋元祜二年(1087)、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康熙四十一年(1707)、清同治七年(1868)四次修缮,后于抗战时期被日军烧毁。千百年来,此地流传着很多敬奉天齐东岳大帝和祭祀超度亲人亡灵的习俗,同时还遗存不少民间故事、传说,为庙宇增添许多神秘色彩。绵上村是春秋时期的古镇,相传,晋国直臣介子推曾……[详细]
  送终:老人临终前夕,子孙日夜守候,直至咽气,称为送终。老人临终前夕一般要交待后事,向子女说一些表示祝福的吉利话。流行于安县城乡,古今不衰。烧倒头纸:老人去世,在其床前点燃香烛,烧三斤六两纸钱。据说死者一到阴间就要花钱,故须立刻烧倒头纸。钱灰和开路的路引灰装入瓦罐,用一层白布和一层青布封口,置于棺木前,出殡时和棺木一同埋葬。目前,农村仍旧流行。撤帐子和出煞:老人去世,立即把帐子撤下,意思是人死不能再受网罗缉缚。再揭去屋顶上一匹瓦,草房则戮个洞,称为出煞,意识是说死者灵魂可由此升天。改革开放以后,农……[详细]
  凿齿和文身是壮族先民在发展服饰与银饰之前就在自身躯体上表现美的方法。至今此俗在一些地区的壮人中仍然存在。凿齿产生于血缘婚末期和族外婚初期的神话《布伯》曾讲到凿牙(齿)的事,通过这则神话可给人们两个信息,一是凿齿的风俗很古老。二是此俗和生男育女有关。在古代壮族的祖先曾把凿齿当成成丁礼。认为凡凿齿的男女就表示自己已成熟,并且享有性生活的资格。久而久之,凿齿成了一种习俗,并以此为美。后来生产条件改善了,凿齿又和镶牙结合起来。至今广西龙州等地壮族男女青年,仍以镶牙为美。逢人一笑,露出一两颗金牙来,金黄黄……[详细]
  岩葬是我国彝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一种葬俗。岩葬在我们中国南方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延续的时间也很长。因而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代,这些岩葬的安葬场所、它们的形制、它们的丧葬礼仪习俗、以及使用这些葬俗的民族集团本身的文化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并形成了种类纷繁、形形色色的岩葬。由于年代的久远,许多使用岩葬的民族相继离开了他们原来聚居的地区,有的民族更是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所以这些千年的古迹更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神秘莫测。岩葬,就是人死之后,不埋入士,而是敛尸入棺,在悬崖峭壁土凿孔插桩置放棺木;或是在悬崖上……[详细]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为1600多万人,其中1500多万人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90多万人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3500多人分布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怀集县,1万多人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5000多人分布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壮民族的丧葬礼俗复杂多样,既有社会礼仪的特点,又有人类处理死者的信仰行为。人老临终,家人尽集身旁,以示告别。有的地方,人死后由孝男、孝女到河边或井边投钱币、烧香焚纸钱以“买水”浴尸,然后鸣枪、……[详细]
  沽源距内蒙很近,所以有一些习俗与蒙古族的习俗较为相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有酒,酒是表达礼仪的佳品,宴请宾客时通常酒席上肉和酒都是主打。“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老舍这首诗非常生动地描绘出草原上的人们款待客人的场景,展现了沽源人真诚、豪爽的酒文化。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草原人在设宴欢迎客人时,总是要斟满酒杯,捧出洁白的哈达,唱起悠扬的祝酒歌,送去一份美好的祝福,让人们领略到草原上的人们以酒寄情、以歌结友的胸怀。当饭局结束,很多人希望在座的朋友都要将酒喝……[详细]
  石牌习俗是金秀瑶山瑶族人民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共同订立规约,并镌刻在石牌上或抄写在纸上、木板上,供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俗。从明代至1940年以前,它一直在瑶山社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较好地维护了金秀瑶山的社会秩序。石牌习俗大约在明代产生,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30、40年代以后逐步走向衰落。但是由于它在金秀瑶山瑶族社会沿袭了几百年,它本身具有的原始民主色彩及对瑶族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仍然在瑶民心中产生深刻的影响。1951年,在中央访问团的帮助下,瑶山各族人民用石牌形式,订立了《大……[详细]
  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及与汉族的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一方面与汉族人有些相似,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喜吃甜食、粘食,过节时和办红白事时喜吃“艾吉饽饽”(即饺子),在农历除夕时,要吃手扒肉,请年茶上碗席、吃火锅,婚丧嫁娶办事习惯吃“八大盘席”。现如今还保留着这些生活习惯,最突出的要数饽饽、酸菜和萨其玛等有本族特殊风味食品。饽饽是满语,它是满族平时和节日韵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小黄米、大黄米)做成的,饽饽有: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炸糕饽饽等。它根据不同的季节变换做法。春天做豆面饽饽(又叫驴……[详细]
  东府各县,自古经济条件较好,文化发达,民风淳朴,待人接物注重礼仪,无论城乡,都十分重视招待客人。因此,在待客方面,约定成俗了不少规矩。在农村,待客分为“过事待客”与“节日待客”两类。在过事待客中,尤以定婚、请女婿最为隆重。旧时待客,都是在自家屋里设席,请厨师置办酒席。在多数地方,东府待客宴席分为茶席、酒席和饭席三道。酒席又分为凉菜、热菜两道。茶席是在上酒席之前,摆果盘佐以喝茶,果盘一般为九碟糖果,讲究的用专用木制油漆果盘盛置糖果。茶过三巡后,开始上酒席凉盘,酒席凉盘,以上菜多少分为“五点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