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

  木兰滚冰习俗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木兰县文化馆每年正月十五,木兰县城乡的居民都有到冰上去滚冰的传统习俗,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滚冰多数是年龄大的领着晚辈以家庭为单位去滚,意在滚去疾病、贫穷,滚来健康、幸福。关于“滚冰”,木兰城乡流传着很多传说和故事,尽管说法不同,但内容大体一样。1991年木兰县政府把正月十五这天定为“滚冰节”,开展各种演出等喜庆活动和经贸活动,使滚冰习俗由家庭走向社会,规模不断扩展。……[详细]
  宁安宁古塔满族冬季捕鱼是满族重要的生产活动。先请有经验的渔民(也称“鱼把头”)选定打渔地点后,在冰面上打好两排冰眼,让大网在冰下穿过,然后逐渐围拢,最后在出网口把冰下的渔网拉到水面上。冬季捕鱼在起网前要举行祭祀仪式,通过祭网、醒网,祈求神灵保佑,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下网平安顺利,喜获丰收。……[详细]
  宁古塔满族捕鱼习俗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杜春友海林地区的满族渔民采用的捕鱼方法大多是先人传下来的传统捕鱼方法,如压白杆子、漂白杆子、杈秋水、下虚笼、抬网、抄罗子等。由于宁古塔地域盛产鱼类,满族人又喜捕、善捕,他们在传统捕捞方法基础上,根据各类鱼种的不同生活习性和体型大小等,又发明创造了很多捕捞方法。……[详细]
  祭祖习俗(南潮吴氏宗祠祭典)吴氏宗祠祭典是以炮台南潮村吴氏宗祠为场地,以南潮原乡吴氏族群及由南潮散居潮汕各地的吴氏代表参加的,以北宋“潮州八贤”之一吴复古为神主的,具有按制配置祭品和祭拜仪轨与内容的族群民俗活动。发韧于明朝中期祠堂建成之时,以后随着南潮吴氏繁衍而规模日渐扩大,在揭阳祭祖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详细]
  (一)食、衣、住饮食 食物以玉米、稻谷为主,次为薯芋蔬菜、肉类。清朝至民国,群众平时吃稀饭加蔬菜,节日才能吃米饭及肉类。玉米粥煮法:用石磨把玉米粒磨成粉,待锅里水开,再用竹筛把玉米粉筛下锅,用一条丫状的树枝搅成糊状。常吃肉类的只有少数地主、官僚及商人,贫寒人家用两三钱肥肉擦锅炒菜。吃盐难。《镇安府志》载,都康土州土民“以灰水代盐”。解放后,群众吃盐已不成问题,生活逐渐改善。 农家普遍一日4餐:清早一餐,副餐;上午11时左右一餐,正餐;下午3时左右一餐,副餐;掌灯时分一餐,正餐。一……[详细]
  “跑马排春”是流行于平定县娘子关镇下董寨村的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社火形式,相传,“跑马排”起源于唐朝,原本是当时驻扎在娘子关的唐军信史传递信息的方式,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演变成一种民俗娱乐活动,一直流传至今。下董寨村的春节活动保留了关隘地区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习俗文化,多以祭祀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开始准备,二月二活动全部结束。主要表现形式有报灯官、过大年、接官印、跑马排、耍社火、元宵夜、唱尾声、演戏酬神等环节,而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当属正月十五、十六举……[详细]
  祭祖习俗(南山墓园祭典)南山墓园祭拜仪式是流行于揭西县钱坑镇的祭祖礼仪,产生于明代正德戊寅(1518),至今将近500年的历史。南山墓园所葬的林南山,是宋进士大理寺评事大塘君之子,原居福建上杭。当宋、元易代之际,“耻臣胡元,由闽迁粤”,居于钱家寨(今钱坑镇),开基钱坑和阳夏两地,为钱坑阳夏林氏开基始祖,现今有裔孙30万。……[详细]
  祭祖习俗(上砂庄氏祭典)上砂庄氏祭祖礼仪流行于揭西县上砂镇,至少已有250年以上的历史。上砂庄氏自宋景炎间(1276-1277)创居上砂以来,至今近740年,一脉相传已历近30代,近6万人全姓庄,是全国庄姓人口较多、较集中的“一姓镇”,也是全国瞩目的著名庄氏聚居地。……[详细]
  政和是福建着名茶乡,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出产许多名茶。这里的人们种茶、饮茶、用茶、爱茶、说茶、写茶,渐而发展为茶文化,有茶节、茶歌、茶舞、茶诗、茶礼等。政和配茶风俗别具一格,有别于闽南的品茶、浦城的桂花茶.政和配茶习俗流传于高山区的澄源、杨源、镇前等乡镇,这一带海拔在900米以上,尤其是冬春两季,云雾缭绕,寒气袭人。由于寒冷,人们多围坐在火炉旁、灶旁,边取暖边聊天,逐渐形成配茶习俗。据考证,这习俗起自唐中叶,先在富人家流行,宋时得到发展,成为民间普遍的习俗,经明清完善,延至今日,是政和民众喜爱……[详细]
  丘是“铁匠之乡”,历史悠久。章丘有“五多”,“铁匠多”史书早有记载。在清朝《章丘乡土志》下卷“实业”章节就有详细的记载:“铁工在城乡者十之一二,在外府以及各省者甚多。每年春出冬归,习以为常,无乡镇无之。”又据民国四年(1915年)出版的《山东通志》第四十一卷记载:“唐时铁器章丘最盛,章丘冶山唐时冶铁于此。”可见章丘很早就有采矿冶铁工业。历史悠久铁冶曾世界领先章丘铁匠制作的宝剑,在2000年前就已经是国家级的名产品,成为皇帝赏赐公卿重臣的特殊礼物。今知欧洲人用炒钢法冶炼熟铁的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出……[详细]
  “哭嫁”,是陕南姑娘出嫁时的一种仪式和传统风俗。“哭嫁”,不是真悲,实是“喜嫁”,哭里带喜的“唱嫁”。所谓“哭”,并非真哭,只是用特有凄凉韵调来表达、抒发出嫁者的感情,所以叫“哭嫁歌”。“哭”的内容,可分为三种一是“哭胞亲”,这是在喜期的先一天晚上或迎亲的人未到之前进行。“哭”罢父母,再“哭”兄弟姐妹,通过“哭”,叙述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未报,倾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难以割舍;拜托兄嫂要孝敬年老的父母带好年少的弟妹等。例如“哭兄嫂”:哭一声哥也叫声嫂呀,难割难舍骨肉同胞哟;兄嫂待妹千般好,为妹费心又操……[详细]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七夕节。这个节日大都是未出阁的少女在恬静的夜晚仰望牛郎织女星,期盼未来的爱情美满幸福,所以又被称为女儿节。在隆安县丁当镇,活泼开朗的壮族姑娘们在七夕节并未向上苍祈福,而是嘻嘻哈哈地拜起了十姐妹。当新月初升,繁星满天的时候,活动开始了:姑娘们把白天买来的肉菜汇集在一个姑娘家,大家一起煮饭弄菜,饭菜做好后,在院子里点上七柱香,拜祭七仙姑,然后大家共喝一杯酒,表示在座的姑娘们已经结成了姐妹。在边吃边谈中,大家各自把生辰八字报出来,按年龄排定大小。喝了结拜酒以后,大家即以姐妹相……[详细]
  葬礼西乡人很注重孝道和骨肉情谊。“葬礼”往往比“婚礼”还隆重。老人亡故后,儿孙都要披麻戴孝,敬香烧纸,向户族、邻里、亲友磕头下跪“报丧”,准备棺木、寿衣。年过七旬的老人,早已准备好“寿木”、“寿衣”,落气后“净身”、“穿寿衣”、“装棺”。将“亡灵”停在堂屋正中,燃香蜡、烧纸、献供品祭奠。一般亡故后三日上山,“人死无牵挂,入土最为安”。葬后七天“烧纸、敬香”,每七天一次,经过七次,再逢百日烧“百期”,一周年上坟、垒坟,直至三周年,整个程序才结束。山区葬礼最突出有0:一是“哭丧”、二是“叙话”、三是……[详细]
  南郑县山区平川,饮食习俗大同小异。同有粗细粮兼食的风尚。平川盛产稻麦,吃饭以米面为主,兼搭少量玉米、红薯等杂粮;山区多产玉米、洋芋、红薯,向以米面等主粮和玉米薯类等杂粮兼半搭配。解放后,平川主粮增产幅度很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粮压倒优势,基本上已不吃杂粮。山区主粮增产幅度较小,特别是在“暂时困难”和“文革”期间,粮食紧张,吃杂粮多于主粮,常以薯类瓜菜代替部分主粮,称“瓜菜代”。近几年来,亦开始以米面为主,杂粮搭食比重普遍下降。口味基本相同,略有南北之分。酸甜苦辣诸味,群众兼好,烹肉作……[详细]
  死亡,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人死后,怎样处理死尸?丧葬礼仪怎么安排?做这些事既表达活着的人与死者的种种感情纠葛:哀悼、思念、依恋、评价。同时也表达了活着的人对生与死的思考。宗法社会历来把安葬老人隆重与否看作是子女尽“孝”的重要标志;封建社会,葬礼有严格的等级区分:门庭地位决定葬礼规格,寿终正寝与非正常死亡,葬礼明显不同。其次,死者子女后代的多少,也会在送葬队伍中区别开来,一句话,葬礼习俗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所以,在人生礼仪中,丧葬的礼仪、习俗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百善孝为先”。我国历朝历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