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

成都鸣堂习俗
  千百年来,中国大地上的饭馆、茶楼、酒店、澡堂等中的走堂儿和跑堂儿的侍者们,大多都拥有着一项特殊的传统技艺——“鸣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餐饮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项,“鸣堂技艺”拥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浓厚的地域特点。发源于四川成都的“成都鸣堂技艺”就是中国众多地区“鸣堂技艺”中独具四川特色和成都特色的一种。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古时称为“博士”,多见于唐宋时期,到明代称为“小二”,到了清朝、民国时期,四川地区多称为“堂倌”。“成都鸣堂技艺”是成都旧时客栈、饭馆、酒店、澡堂内的堂倌推销揽客、售菜结账、服……[详细]
九斗碗习俗
  每年农历十月初十,达摩会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成都民俗风情,与青羊宫庙会(打金章)、花会等共同形成了成都庙会。清代、民国时期以来,每逢新春佳节或有红白喜事,在川西农村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幅景象:数十上百人聚在一处,在一阵鞭炮响后,于漫天青烟中按男女的区别,辈分的高低,分散坐于一张张八仙桌旁,伸箸畅食,举杯畅饮。不远的地方,随地而挖的土灶上叠着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藤,简易的案板上堆满菜肴、餐具。腰拴一截油迹斑斑围裙的厨师飞快的挥舞手中的锅铲或菜刀,一碗碗菜流水一样的端上桌子,主人家不停的招呼客人说人手……[详细]
宁古塔满族婚嫁习俗
  宁古塔满族婚嫁习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早先盛行自由婚制,金代大多指腹为婚。婚俗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订婚,包括托媒人、相看、换帖、斟盅;二是婚前准备,包括问娶下聘、女方备嫁妆做“妆奁”及定送亲人员、男方备新房定喜宴及接亲计划;三是迎娶,包括响棚、出车亮轿、接边、请安、上马饭、梳妆打扮、辞行上轿、接亲返回、跨鞍、射煞打煞、跨火盆、拜天地拜公婆、入新房、吃配心饭、坐福、开席、送娘家客、下炕、上拜、赴家宴、焐炕、闹洞房;四是婚后,包括回门、跳喜神(祭祖)。……[详细]
肇源古驿道站丁习俗
  大庆市肇源县古驿道站丁习俗是从清朝政府古驿路上遗留下来的鲜活的古代民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肇源境内设茂兴、古龙两个驿站。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通了头台、二站、三站3个驿站。肇源县境内6个驿站的站人,均系清朝初年“平西王”吴三桂部下官兵,1682年从云南发配而来,6站站人皆有族谱。在300余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站人基本上保留了自己先民所带来的语言、生活习惯和居住方式。古驿道站丁习俗包含了语言、服饰、饮食、居住、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民间传说、风俗礼仪等8项内容。……[详细]
喜轿习俗
  据史料记载,轿子是东汉时的交通工具,后延用在结婚时新娘子坐喜轿嫁娶,在唐代逐渐普及。明清时期,老北京把姑娘坐喜轿出嫁视为明媒正娶的标志。因此,当时的喜轿行业最为兴旺,四九城都有专门向外租赁花轿、锣鼓、执事和彩衣的轿子铺。李连生师从徐场(1921—2007)、李顺(1926—2009),系统掌握了有关喜轿的全套婚俗礼仪,他的喜轿集众家之所长,并富有现代气息,深受老百姓喜爱。……[详细]
苏家坨立夏习俗
  每年的5月5日前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立夏节。熬立夏粥风俗从明末清初开始在苏家坨地区兴起,历史最早的为北安河、西小营等村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每年立夏这一天,在苏家坨镇各村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或三五户,或十几户,由家族中年纪较高有威望的人负责组织筹办,目的是图个吉利祛病灾,同时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的氛围。据老人说,凡在立夏这一天吃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详细]
临涣茶饮习俗
  古城临涣坐落在浍河北岸,明、清时期,临涣茶馆日趋发达,成为临涣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清末,临涣茶馆已达十几家,并衍生至今,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沿南阁遗址向北的大街两侧,茶铺林立,最鼎盛的时候,临涣有大小茶馆二十多家。临涣茶馆的门面简陋陈朴,乡土气很浓,用当地泉水冲泡当地人称之为“棒棒茶”的低廉六安茶梗。老茶客带着烟袋悠然到来,使用土瓷或粗砂茶具,在茶馆里喝茶、打牌和聊天,享受闲适时光。临涣人饮茶不是仅仅停留在止渴的生理满足上,而是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情调糅进了每一个日子。……[详细]
堕民习俗
  堕民又称“怯邻户”,明代称“丐户”,后世称为“堕民”。在浙江绍兴及属县亦称“丐户”或“乐户”。元明清时,浙江绍兴及属县境内受歧视的一部分平民。数百年来,被视为“贱民”之一种,不得与一般平民削籍和通婚,与平民同列。堕民亦不许应科举,多任婚丧喜庆杂役等事。堕民虽与一般平民毗邻相处,然习俗殊异,地位低下,一直在悲苦和被人轻蔑的环境下度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堕民获得新生,与一般居民的界线完全消失,地位完全平等。明代沈德符《敝帚轩剩语.丐户》:“今绍兴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详细]
绍兴端午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或重五。绍兴、新昌等县每于端午之前,家家姑娘剪取小块绸缎,精心绣制“香袋”。其形状略如荷花、菱角、鸡心之类,十分精巧可爱。至端午日,即将香粉、-盛入其中,悬于胸前,谓之“挂香袋”,以为可以避邪。新昌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是日,绍俗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束作人形,又以竹作剑,置于门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吵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至近代,绍俗尚有门前悬艾,插菖蒲之举,且书“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的对联,贴于门侧……[详细]
宁阳彩粽及送粽习俗
  端午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一,各地端午节的活动内容等等不一。为避邪迎吉祥保平安,在山东的中部、西南部,每到端午节这天,人们不仅吃粽子、扔粽子和吃鸡蛋,还在门口悬挂艾叶和粽子。这儿所挂的粽子并不是人们所吃的那一种,而是用丝线或七色线缠绕几何壳体而成的一种图案多样、色彩绚丽的手工艺品,当地人们称之为宁阳吉祥彩粽。历史渊源宁阳彩粽及送彩粽习俗在宁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宁阳彩粽是传统的手工艺品,来源于“缠画”,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宁阳吉祥彩粽。由于制作精美、寓意深刻,……[详细]
绍兴稻作习俗
  绍兴的稻作生产起源可追溯到7000年前,是目前为止亚洲乃至世界水稻种植起源地之一。出土的原始物证说明:越地远古时代的稻米,已从耕作、种植、采收、留种直到煮成米饭,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和加工流程。于越的稻作文化,既有河姆渡文化的根基,也兼有良渚文化的影响。相传帝尧之时,禹受舜之命,以疏导之法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毕功了溪,后“造井示民,教民鸟(岛)田”,在越北平原率领先民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复随陵陆而耕种”,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春秋战国时,绍兴曾为越国的首都,其稻作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较他……[详细]
  “土家舞龙”活动是德江县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民间传统习俗,21世纪以前,德江土家舞龙主要以乡镇为单位出现,并把表演重点从农村迁徙到了县城;21世纪以后,除煎茶、潮砥等中心集镇外,主要集中于县城各街道。德江县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娄山山系与武陵山系交界处,系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多省(市)结合部。德江县取名乌江,据史志记载:“德江,古延江,今乌江也。”由于是连接荆楚和西南边陲纽带,自古享有“黔北门户”之美誉。德江土家舞龙最早的图文记载,见于飞龙寺内正壁上的“求雨图”,该图作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详细]
  目前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民族乡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狩猎民族,历史上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他们常年居住在大山的密林深处,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人拥有中国唯一的驯鹿种群,是驯鹿唯一的饲养者,史称“使鹿部”。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敖鲁古雅鄂温克狩猎民族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驯鹿文化,其中包括鹿的驯养繁育技艺、鹿的脱膏和鹿奶的制作使用、制酒技艺及鹿鞍具的制作技艺、鹿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内容。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敖鲁古雅鄂温克狩猎民族逐渐走出单一的狩猎饲养模式,学会对鹿产品和其他野……[详细]
  莱芜中元节习俗以祭祀祖先为主题,以孝亲和家庭团聚为节俗特征,并在传承群体中形成独特“七月十五情结”的节日习俗。老百姓在节日当天举行“请家堂”“送家堂”“家庭聚餐”等活动。中元节习俗在莱芜区传承和发展,重要意义在于“尊敬老人,教育后人”,促进了家庭和睦,对研究地方民风民俗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具有较高的民俗学术研究价值,推动了地方风俗文化的发展以及传统美食和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传承。截至目前,济南市已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济南皮影戏),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济南皮影戏、济南吕剧、莱芜梆子、……[详细]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