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杂技

  建湖杂技“十八团”分布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部的庆丰镇,历史上以庆丰为轴心的18个自然村庄错落有致,形成18个马戏团体。明末清初,建湖18家马戏班足迹踏遍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据史料记载,十八团杂技已有十二代传人,清初建湖“百戏”艺人达二百多户,其中高、万、吴等十大家族技艺超群,名声远播。建湖十八团杂技融刚劲粗犷与柔美隽秀于一体,寓高难技巧于轻松、活泼、精巧的动作之中,借鉴舞蹈、体操等姊妹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南派杂技。《对手顶碗》、《双人钢丝》、《滚杯》、《高车踢碗》、《双人花坛》、《敦煌造型》、《变……[详细]
  鼎棋是一种三人同枰而弈的象棋,其各方子粒、作用和名称与中国象棋雷同。此类三人棋古已有之,清代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已失传。鼎棋与清代徐珂记录的“三国象戏”基本相同。当时,将该棋“示人,皆不晓行法,棋后散失,局亦无存。”关于三人棋的玩法和评价,清代著名文学家梁绍壬谈到:“起手大抵两家合攻一家,然危急之际,亦须互相救援,缘主将一亡,则彼军尽为所吞,以二攻一,势莫当也”。1987年,定州青年杨永在与石家庄青年侯小山(鼎棋棋具的设计人)合作,将该棋推向市场,赢得数家全国性新闻单位的青睐,影响遍及大江南北乃……[详细]
  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东临清河县,西界广宗县,北与南宫市毗连,南与临西县及邯郸市邱县接壤。辖16个乡镇,522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威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片热土孕育了崇文尚武的传统习俗,武术流派纷呈,有梅花拳、八卦掌、洪拳、查拳等拳种。威县作为义和团运动发源地而声名远播,享誉中外。威县十字八方拳由来已久,据记载清朝雍正年间,威县邴庄村冯世礼得到武林高人指点,习练十字八方拳,由此该拳种在威县及周边地区发展传承。十字八方拳分布在今河北邢台、衡水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在威……[详细]
  梁家村(原名鹦垴村)位于太行东麓的深山区,距井陉县(宋古城)天长镇南十里,四面环山,是一个贫困村,该村六山九嘴绕山庄,形似九只鹦鹉,古代称鹦垴村,这里地理环境优美,有明清时代古建筑群、四合院民宅,大街小巷石头铺地,是具有特色的石头村。鹦垴拳因村名而得,是梁家祖传的一种拳术,梁氏家谱记载,始祖梁士忠元末清初迁至本地立村,相传为娘子关梁将军之后(无据可查),武将家风世代相传,家谱记载三世祖梁稷在明朝初年任凤阳虹县训导,自创家拳及功夫拳,相传十世祖梁效曾到少林寺学艺三年,打出少林寺和祖传家拳融合在一起……[详细]
  吴桥杂技名扬天下,这是人们对吴桥的杂技艺术成就的共同认知。吴桥杂技口艺主要分为口儿、春典和锣歌儿三部分内容。可在吴桥杂技的行当内,还有一句话讲“三分艺,七分口儿”,这“口儿”讲的就是“卖口儿”。“口儿”就是艺人在表演技艺的同时,所说的配场的话语。这“口儿”不是说,是“卖”。吴桥杂技艺人在表演中,一般是一边表演一边“卖口儿”。除了开场白的“口儿”以外,伴随着整场的表演都有许多的“口儿”,这已是演出艺术的一部分。“卖口儿”的目的有两个,其一为节目的表演进行解说,借以烘托表演气氛;其二为了向看客收钱,……[详细]
  擎阁起源于唐朝末年,分布于西北部山区的韩家村、灵山村、野北村、朱家峪村、郭家庄村、南雅握村、北雅握村等地。擎阁最初是木架擎阁,始于唐末,是人们祭祀、朝山、敬神、求雨擎拄供品的一种工具,供品开始只是牛、羊等牲畜,后来由童男童女代替。由此擎阁发生了实性质的改变。后来,擎阁成为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开始具表演性,成为庆丰收、赶庙会、过春节等庆祝活动的节目。元代,戏曲兴起,擎阁受其影响,剧目增多,戏曲性增强。明清,小说兴起,擎阁剧情更加丰富,四大名著等小说都被采用到表演中来。清康熙年间,木架擎阁达到鼎盛。……[详细]
  圈头村位于保定市安新县城东南,白洋淀的中心地域,四面环水。圈头村少林会,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仁宗嘉庆)年间,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少林会有一套欢快、紧凑、稳健的伴乐,有大锣、大鼓、大镲、大铙、小大锣共同演奏而成。少林会由教师授徒,其技艺名目繁多,大体分长拳和花拳两类,还有-枪、-刀等器械。宗旨是强身健体,除暴护身,服务于生产、生活。百余年前,少林会由郝恩光(圈头村人)老先生引入圈头村,有过光辉的历史。大徒弟李玉林(圈头村人)、青年时,领导群众抗击过西方列强传教士,解放后在国家体委任武术教练,其……[详细]
  珍珠球是满族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源于采珍珠生产,又被称作“踢核”、“采核”、“扔核”。在满语里“核”,是“尼楚赫”的简音,即“珍珠”的意思。采珍珠是满族重要的生产活动,满族人把珍珠当作光明和幸福的象征。早在清朝以前,生活在白山黑水的满族以渔猎和采珍珠为生,男女青年采珠之余,在欢庆丰收之时,以绣球当珍珠竞相投向鱼篓,投入多者预示着更大的丰收。为了表现采珠时与风浪搏斗的艰辛,他们把蛤蚌神化了,张开蚌壳防护着自己的珍珠,以免被夺走,一项攻守兼备的球类竞技项目就这样产生了珍珠球是在长25米、宽15米的长……[详细]
  彭文清七岁开始在梓潼县卧龙镇金谷村上小学,十二岁小学毕业考上潼江中学读初中,十四岁初中毕业又考上本校高中班就读高中,七九年彭文清十六岁在潼江中学高中毕业。但当时正掀起武术热,彭文清也是一个学武的爱好者,于是回家说服了父母,就进梓潼县去找当时武术协会副主席吴亮全老师想拜他为师,吴亮全家住在县城滨河路农业银行旁,从小拜全国著名武术家少林寺方丈海灯法师为师,学会了少林拳、地躺拳、硬气功,他当时六十左右,身体相当强壮,拳法和硬气功硬是惊人,大约八九年去世。他看了彭文清给他表演了几个基本动作后,认为彭文清……[详细]
  民间杂技岳池民间杂技起步较晚。民国时期,湖北的一民间杂技团体流入武胜石盘及岳池嘉陵等地而倒闭,部分艺人无钱归家,即在岳池坪滩等地沿途授徒糊口,故岳池的坪滩、嘉陵、西板一带多杂技艺。岳池民间杂技艺术中具特色者是民间杂耍、童子功、牙功、魔术等节目。童子功演员胡成、胡泽等人可以口含碗、双腑挟碗、双手拿碗,仅头、脚触地连翻斥头,动作惊人而演员无损。长期磨练中,演员头顶已练出鹅蛋大的硬包。胡成等演员的下牙齿可以顶一百多斤重物表演力学节目。民间杂耍演员杨元思、徐觉惠、陈洪连采魔术干净利索,大型光学魔术“花瓶……[详细]
  四明松溪派内家拳是武术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主要流派,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术同属内家拳范畴。它的发展深受老子、庄子学说的影响,结合阴阳学说和楚越文化,将武术之技击与人的修身、养性融为一体,为中华武术精髓之一。据《宁波府志,张松溪传》记载;“松溪,鄞人,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张三峰,遂以绝技于世,由三峰而后,至嘉靖时,其法传于四明,而松溪为最著”。四明松溪派内家拳风格特异,讲究突出“松”、“柔”,其动作多势正招圆,缓急从心,心动意随,形神兼备,气势贯通,表现得较之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