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纸篇

傣族剪纸
  剪纸是云南许多民族喜爱和普及范围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傣族剪纸为其中特色突出者之一,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傣族剪纸最早见于本民族祭祀所用的纸马,后来在佛教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喜庆、宗教、丧葬及居家装饰等方面。在喜庆节日中剪纸多用金、红、绿、黄色;在丧事中则多用金、蓝、紫色。其剪纸内容与宗教活动及对生产生活的审美情趣密切相关。傣族剪纸分“剪”与“凿”两种方法,剪无需稿样,随手可剪;凿则需稿样,按样制作。傣族剪纸使用特制的剪刀、刻刀、凿子和锤子,或剪或……[详细]
余姚剪纸
  余姚民间剪纸活动自南宋以来,历久不衰,影响深远。有“山野之花”的民间剪纸,深受北俗南移文化影响,每逢过年过节、结婚生日、甚至丧事,城乡妇女都能剪一手,都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以供实际使用。至明清之际,姚城街坊、虞宦街口、下海头布摊,里山头布贩子,兼售“剪鞋样”、“剪绣花样”、招徕顾客、兜揽生意,在马渚、临山、陆埠、浒山、慈城一带农村妇女剪绣花样,成为妇女日常生活一种不可缺少的实用工艺,姚西云楼,曾流传“一把剪刀、一张纸、跟着太婆学剪纸,剪只黄牛耕湖田,气煞财主赵矮子”的民谣。近代余……[详细]
姑田宣纸
  姑田宣纸,据史料记载: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该县姑田镇元甲村人氏蒋少林到邵武县禾坪乡向当地人学习造纸技术,花了三年掌握了蒸煮竹丝、天然漂白、打浆方法和造纸、烘干等工艺过程。回乡后,他利用当地出产的大量毛竹,加工成青丝,并经多次试验,试制成功天然漂白的手本纸(即宣纸类型之一——漂料纸),该纸厚度适中,拉力强,质地柔软、纤密耐用,白净吸墨,能经受风霜雨打,太阳暴晒,强光照射而不变色,享有“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的美称。随着造纸技术不断提高,连城宣纸的类型发展到三大类(漂料、熟料、生料纸)、2……[详细]
安塞剪纸
  塞剪纸是流行于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大凡喜庆的日子,安塞妇女都要铰剪纸、贴窗花。腊月天,妇女们围在一起,早早就为春节剪纸,临近年关,家家户户新糊的洁白窗户纸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剪纸。这样,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剪纸艺术展览会。安塞剪纸不仅造型美观,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安塞剪纸形式多样,风格淳厚凝炼,线条粗犷明快,寓意单纯质朴,充满对平安吉祥的祈望之情。2006年5月20日,该……[详细]
柘荣剪纸
  柘荣剪纸与民俗活动紧紧相连,剪纸艺人大多于母辈、姐嫂传承,在表现技法上没有统一的模式,继承了中原文化的特色,具有古朴、浑厚、粗犷、写意的风格,与陕北民间剪纸极为相似,在艺术特色上,不求对称,阴阳变化大小不一,剪纸艺术语言跃然纸上,丝毫没有人为的雕饰感,以达到了似与不似的传统的艺术效果。……[详细]
泉州剪纸
  泉州剪(刻)纸据传,泉州剪纸艺术始于唐而盛于宋。最初只是在春季“门贴春字”时,配以红笺的门楣上的装饰品,即是宋诗人范成大所说的“剪彩宜春胜,泥金祝寿幡”。清代陈德商的《温陵岁时记》,说:“立春日……门贴春字”也即指此。刻纸由剪纸发展而来。据老艺人李尧宝回忆,光绪十八年间,泉州刻纸业十分兴隆,出了不少名师,刻纸作坊有数十家,艺人多达200余人。但都善刻不善画,而当时之画家又善画而不善刻。发展缓慢,形式无多大突破。及至艺术上获得重大突破的,是著名刻纸艺师李尧宝。李尧宝又名国富,光绪十九年(1893年……[详细]
涟源民间剪纸
  涟源一带民间盛行剪纸艺术。相传,早在300多年前的明代,这一带人民在欢庆节日之时,或在婚丧喜庆互赠礼品之际,往往用纸剪些吉祥如意的图案,或张贴于门窗,或装饰于礼品,久而久之,便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剪纸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地政府采取办学习班和艺术展览等方式扶植民间剪纸艺术,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剪纸骨干队伍,创作了大批作品,有的发表于各类报刊,有的参加了湖南省美术展览和全国美术展览。1981年,农民艺术家梁学先出席了省农村文化艺术表彰大会。1982年,涟源县文化馆收集民间剪纸作品,与地区群众艺……[详细]
永丰毛边纸
   林业资源丰富的江西,有一大半县市生产纸张,其中著名的有铅山连史纸和永丰毛边纸。永丰毛边纸是一个有着两种得名版本的传统手工艺。据记载,永丰的手工毛边纸在明朝是著名藏书家毛晋的印刷专用纸,还在唐宋时被列为贡品。只是这里的手工毛边纸生产规模近年来日益萎缩,目前连保存完好的纸棚也不多了。  第一个版本特别能表现中国古代文人的嗜书如命。  明朝有一个叫毛晋(1599-1659)的常熟人,家里非常有钱,特别喜欢藏书、刻书。他在30岁左右开始经营校勘刻书事业,建了汲古阁、目耕楼,以高价购求宋代、元代刻本,藏……[详细]
泽雅屏纸
  泽雅屏纸2000多年过去了,温州西雁荡泽雅西岸一带,仍有十几个村落沿用古法造纸--泽雅屏纸!据水碓坑村的潘氏族谱记载:元末,泽雅先民为避战乱,从福建南屏一带逃迁而来,同时也带来了造纸术。“南屏纸”也就成了“泽雅屏纸”。经明、清,泽雅纸农已近10万人,约占当地人口的80%,成为当地经济支柱。20世纪40年代,泽雅屏纸相继进入上海、山东、台湾及东南亚等地。解放后,政府先后设立“屏纸收购站”和“温州地区屏纸产销协作委员会”。当时,泽雅漫山遍野晒满了屏纸,在阳光照射下,山上山下金光灿烂一片,老人们喜称为……[详细]
长白山满族剪纸
  长白山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遗存有丰富的满族原生态文化,长白山满族剪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长白山满族剪纸始于明代,后金皇太极时(1592-1643)女真人已开始自己土法造纸,用败萱楮絮、东山桦木等为原料,满族称这种纸为“豁山”,虽质地粗糙,却为满族剪纸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用皮革、鱼皮、桦树皮、树叶、麻布等乡土薄片材料剪刻图案,形成了独自的面貌。长白山满族剪纸起源于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认为万物有灵,产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在萨满主持的多种祭祀时,产生了对祭祀服务的剪纸……[详细]
望城剪纸
  望城剪纸是长沙地区流传盛广的两种民间工艺,展现出长沙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长沙棕编是以棕叶编制而成的小工艺品。棕榈为常绿乔木,长沙县农村各地都有种植,民间艺人采集棕叶,编织成鸟、虫、虾、鹤、蛇、青蛙等各种昆虫动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被誉为“江南一绝”。因其多为鲜叶编织,易枯变形,艺人研究改进,将鲜叶进行处理,编后染漆,经久不变,色彩鲜明,形态更为逼真,曾参加德国莱比锡世界博览会,获得好评。”望城剪纸的影响更为广泛,内容纯朴秀美、风格多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基本上代表湘中一带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详细]
细纹剪纸
  细纹剪纸又名细纹刻纸,流行于乐清。最初多应用于龙船灯或窗棂装饰,后妇女用它作绣花底图,绣成帽花、鞋花、肚花、肚兜花,故又称剪花。这种细纹刻纸,构图隽秀优美,刀法精妙人微。景细线纹阔度只有一毫米,1公分阔度薄纸能刻22刀,每刀间隔不到半毫米,细如发丝;且疏密有致,和谐美观。建国后,细纹刻纸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有创新,图案内容花鸟、人物兼备,其代表作细纹《军民鱼水情》、《课余》、《纺织姑娘》等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影响广泛。陈朝芬《八角双鱼》1956年获国际奖金,张侯光剪纸1987年全国剪纸大奖赛中获一……[详细]
浦城剪纸
  浦城民间剪纸,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代代传承,已成习俗,至今,全县19个乡(镇)、街道都有剪纸能手,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百余。每逢大年佳节、娶媳嫁女、生诞喜庆、乔迁新居、祠堂祭祀等都要置办酒宴,并请来“剪花婆”、“剪花嫂”剪就各种纸花,大者盈尺,小者方寸。用以布置新居、新房,装点各色菜肴、祭品等。此外,民间还用剪纸美化生活,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窗子上贴满各式窗花,一家一户就是一个小型的剪纸展览,一村一寨便成了民间剪纸艺术的世界。浦城剪纸的特点,一是以字组画,画中有字,字中有画;二是独幅纹样居多……[详细]
烟台剪纸
  烟台是民间剪纸极为普遍的地区,剪纸样式品类丰富,勾绘染色剪纸、窗裙、对联剪纸等均表现出不同的情趣。烟台剪纸在整体风格上,表现出画面紧凑,线条挺拔流畅的特点。蓬莱、龙口、福山等地的剪纸,多采用阴阳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实对比强烈,粗中有细;而莱州、招远的剪纸则线条纤细,小巧玲珑。烟台何时有剪纸流传,方志少有记载。据《招远县志》、《莱阳县志》载,清代胶东各地的民间剪纸已普遍存在。从传世的元末明初到道教音乐剪纸,明代中期表现戚继光练兵的盾牌舞、小刀舞以及表现南音演奏的剪纸来看,剪纸在胶东一代民间流行,绝不……[详细]
黄陵剪纸
  由于黄陵地处陕北与关中的交界处,所以黄陵剪纸不但保持了陕北艺术中粗犷、朴实的地方风格,又受关中地区的影响,具有秀丽、细腻、明快的艺术特色,即富有黄土高原浓郁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泥土的馨香,又体现了黄陵人民健康向上的情操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黄陵剪纸由于其技艺精湛、题材广泛,而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剪纸爱好者和收藏者。德国友人白云台女士两次来黄陵,亲自到龙首镇上翟庄村杨喜仙老人家作客。当她亲眼看到杨喜仙的作品时,简直不敢相信是用纸剪的。那艳若霓霞的彩蠂掁翅欲飞,婀娜多姿的金鱼仿佛在水中游晃,千媚百态的牡丹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