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博雅旅游网 > 中华特产 > 福建 > 南平 >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文章精选

武夷岩茶首页 | 图片 | 武夷岩茶全部文章
·武夷岩茶基础知识问答交流
  武夷岩茶基础知识问答交流  一、什么是武夷岩茶?  答:武夷岩茶,顾名思义就是在山岩和岩石上生长的茶,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详细]
·武夷岩茶的岩韵
  武夷岩茶的岩韵   武夷岩茶的品质特点,有很多评述。一般来说,不外乎外形粗壮乌润,泡后呈现“绿叶红镶边”,香气浓郁,滋味甘醇等等。但高明的评茶专家却认为上等岩茶贵在具有天然真味,即岩茶特有的韵味,也叫做“…[详细]
· 武夷岩茶的介绍与鉴别方法
  武夷岩茶的介绍与鉴别方法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详细]
· 大红袍品牌引领,武夷岩茶产业提升
  大红袍品牌引领,武夷岩茶产业提升   【导语】 前不久,我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把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品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详细]
·武夷茶与武夷岩茶
  武夷茶与武夷岩茶   什么叫做武夷茶?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每一座山峰、沟壑都系载着岁月的厚重。武夷山的范围很大,不是所有的茶都生长在山岩之中,历史上武夷山所产的茶,以唐朝生产的蒸青团茶(绿茶)到明末清初…[详细]
·武夷岩茶的介绍与鉴别方法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详细]
·武夷岩茶启动国家实物标准样复制工作
  武夷岩茶启动国家实物标准样复制工作  为提升武夷岩茶的质量水平,推动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武夷山市日前依据gb/t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文本启动了全国首创的武夷岩茶国家实物标准样…[详细]
·武夷岩茶:借力山水 提升品质
  武夷岩茶:借力山水 提升品质   四月的武夷,春意盎然。“来,品一下‘大红袍’。”在古香古色的展示厅一角,记者刚落座,武夷星茶业公司董事长何一心就招呼人泡茶。端一杯橙黄透亮的茶汤,啜入口中,但觉醇香绕齿…[详细]
·叶启桐:坚守武夷岩茶的发展
  叶启桐:坚守武夷岩茶的发展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陈德华通过现场解说,加以图片、文字介绍、播放专题片、茶艺展示、…[详细]
·武夷岩茶:氤氲历史的清香
  武夷岩茶:氤氲历史的清香  5月9日上午,一支特殊的电视纪录片拍摄队伍在武夷山的茶山与茶厂间奔波,他们拍茶、品茶、观茶,对一切都充满浓厚的兴趣,他们是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特别节目摄制组。早…[详细]
· 武夷岩茶:后发优势与策略选择
  武夷岩茶:后发优势与策略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茶叶市场风起云涌,各类茶叶的推广与炒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明显的趋向是,茶的传统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多元化的消费潮流。比…[详细]
·铁罗汉:武夷名丛它最老

  铁罗汉之名,源自“500罗汉赴王母宴酒醉、罗汉折铁罗汉栽活”的神话传说。一如其名,以刚烈浓郁的品性立足乌龙茶江湖数百年…[详细]
·武夷岩茶的这个春天
  岩茶“升温”了  电话那头,陈善明嗓音高昂:“天放晴了!我连夜组织了几十人突击采茶,要不要到山上来看看?”笔者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眼前马上浮现出满山青翠欲滴的茶树和缥缈不定的云雾。  4月底武夷山下了几…[详细]
· 岩茶的茶质是怎样评出来的
  岩茶的茶质是怎样评出来的   武夷岩茶作为一种商品,在生产、加工、销售及品尝过程中,理所当然地要涉及到审评质量问题。武夷岩茶讲究内质,所以主要是香气和滋味两个因子。目前茶质主要是靠感官鉴评,因此要娴熟的…[详细]
·武夷岩茶生产有了“机械手”
  武夷岩茶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正在精制一批武夷岩茶。这批茶与其它岩茶不同,它的初制全部都是由机械完成的。武夷岩茶自古以来均为手工制作,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改进手工制作存在的弊端,一些厂家在部分…[详细]
·探访“大红袍”
  探访“大红袍”  大红袍在武夷山腹地。进山的公路很平坦,只听得车外呼呼的风声,一面巨大的岩壁赫然在目。这时走来一位守茶人。问她是第几代守茶人?她不懂,她只知道这里曾经驻过解放军部队的一个排或一个班,现在是…[详细]
·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详细]
·武夷山:昔日的“大红袍”已变味
  武夷山:昔日的“大红袍”已变味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国家5a级景区(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夷山景区,以她秀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此游赏,更有香播千里、名扬天下的“…[详细]
· 村野大红袍新兴市场下的品牌战略
  村野大红袍新兴市场下的品牌战略   随着中央电视台《武夷茶文化》节目5集连续热播,武夷岩茶这一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中国名茶,又一次集中走入到普通大众的视野,也带来了一阵武夷岩茶热。然而在这种热度下的几…[详细]
·“岩韵”可意会而不可言说
  “岩韵”可意会而不可言说  在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如果品茶者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对岩韵的理解就又会更上一层楼。从某种角度来说,体验岩韵的过程,其实就是品岩茶时的审美过程。岩茶的品质越好,品茶者对岩茶的理解以及…[详细]
·武夷岩茶“岩韵”之叙说
  武夷岩茶“岩韵”之叙说  武夷岩茶是茶界普遍公认的“中国十大名茶”。在2002年8月国家批准确认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感官标准中,“岩韵”是否明显成了品质优次的重要标准之一。但长期以来,如何认定、…[详细]
·武夷岩茶品啜艺术
  在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饮茶素有喝茶和品茶之分。喝茶是一种满足生理需求的活动,它可以在任何环境下饮用,而品茶则注重韵味,把品饮活动脱离了解渴的实用意义而上升为精神活动,把品茗审美化、精神化、艺术化,追求…[详细]
·对武夷岩茶香和滋味的探讨
  对武夷岩茶香和滋味的探讨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 红茶之甘醇,是中国 黑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 红茶之间。其…[详细]
·但愿人长久——常饮大红袍
  但愿人长久——常饮大红袍   武夷名枞中数大红袍享有最高声誉,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之首,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被誉为“中国茶王"。  相传清代,有一位赴京赶考的书生,…[详细]
· 武夷大红袍红天下
  武夷大红袍红天下   随着中央电视台播出五集电视片《武夷山茶文化》,被誉为“国茶”的武夷大红袍悄然间开始走红起来: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  此间茶界人士告诉记者,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详细]
·汲碧水丹山之灵气的大红袍
  汲碧水丹山之灵气的大红袍   大红袍历来素有“茶王”之称,为武夷四大名枞之魁首,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大红袍是中…[详细]
· 武夷岩茶品牌推动茶产业发展
  武夷岩茶品牌推动茶产业发展   前不久,我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把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品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推动了武夷山岩茶…[详细]
·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详细]
·大红袍双色卷
  用料: a:澄面50克,糯米粉200克,水250克, b:马蹄粉500克,白糖1000克,水1250克,撂50克,椰蓉50克,大红袍茶汤1250克 制法:  (1)将原料a全部搅匀,用猛火…[详细]
·洞宾茶·吕仙茶·大红袍
  茶与菩萨挂上了钩,也免不了与道教攀个交情,释道两家,互不相亏,否则,龙虎山的徒众未免气馁。 武夷山盘桓于福建、江西接壤的崇安县境内,相传昔有神人武夷君居此,故名。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奇岩,峰峦叠…[详细]
·大红袍缘何上演空城计
  “武夷山大红袍”——这个历史上因被皇帝“红袍加身”而闻名海内外的著名茶叶品牌,几经波折才艰辛取得的证明商标,却不知何故在市场上不见踪影。抛开“皇上不争太监急”的贬意,本报记者近日深入这一名茶的原产地…[详细]
·大红袍母树
  于明末清初发现并采制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盛名不衰,其传说颇多,一是相传古时候一个读书士子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了,下山化缘的永乐禅寺的老方丈发现后,叫来两个小和尚把他抬到庙里。方丈见…[详细]
·“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的管理使用办法
  为了发挥“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的品牌效益,促进武夷岩茶生产、经营,提高商品质量,保护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市政府《关于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特定“…[详细]
·世界四大红茶
  世界的四大红茶是: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详细]
·品味世界四大红茶
  世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人据说是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时,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树的叶子所煮沸的水,觉得神清气爽;另有一说是他尝百草中了毒,但藉嚼茶树叶化解,从此中国人日渐懂得对茶的药用、食用及饮…[详细]
·武夷「大红袍」港拍卖
  来自福建南平市的140种营养、健康、纯天然、无污染绿色产品,近日首度亮相香港美食博览会。据透露,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数十克武夷「大红袍」,将在港公开拍卖。此外武夷山市政府还将在香港富豪酒店举办「浪漫武夷风雅茶…[详细]
·武夷山大红袍开始从历史品牌走向世界品牌
  今年以来,武夷大红袍在大众视野中频频亮相:年初,随着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推动了武夷山晋商万里茶路旅游热线的形成。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详细]
·试论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传统精神与时代走向
  茶香好消息 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地质特征以丹霞地貌为主。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大会一致通过武夷山以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详细]
·问早有报道说,真正的“大红袍”和“西湖龙井”都极有限,那么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大红袍”和“西湖龙井
  茶香好答:确实有一定问题,因为真正“大红袍”和“西湖龙井”的生产量非常少,特别是“大红袍”,由于物以稀为贵,一些不良茶叶店将武夷岩茶冒充“大红袍”来卖。 不过,现在已经认可,将那些从母树上移植下来,在…[详细]
· 武夷山大红袍亮相文博会
  17日至20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一道道独具特色的武夷茶艺精彩亮相,向与会者展现了来自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的茶文化魅力。  18日下午,正在深圳参观考察“文博会”…[详细]
·武夷山大红袍亮相文博会
  17日至20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一道道独具特色的武夷茶艺精彩亮相,向与会者展现了来自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的茶文化魅力。  18日下午,正在深圳参观考察“文博…[详细]
·外国茶商瞄上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出口形势好
  5月20日,3位智利茶商在外贸公司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武夷山市永生岩茶厂,考察大红茶叶的生产基地、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品尝滋味、洽谈销售意向,这是该企业今年春茶生产期间接待的第10批外国茶商,公司总经理游玉…[详细]
·武夷山崇安岩茶厂:传统工艺成就精品大红袍
  武夷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誉。  武夷山还是中国著名的茶乡,武夷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武夷茶高贵象征的大红袍品质优异,是茶中极品,堪称“国茶”。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详细]
·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传统精神与时代走向
  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地质特征以丹霞地貌为主。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大会一致通过武夷山以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详细]
·《大红袍》
  “怪石撑山骨,流水吐月华”。就在武夷山天心岩附近。备好了玉书碨、孟臣壶和若琛瓯 。倚一方岩石,寻一块花木葱茏之地。候,“蟹眼已过鱼眼生”;待,若琛出浴,重洗仙颜;经,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及,三龙护鼎。品…[详细]
·大红袍与冻顶乌龙团圆 海峡两岸再续茶缘
  18日,在福建泉州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推出了“浪漫武夷·风雅茶韵”大红袍品茗会。由武夷山大红袍和台湾冻顶乌龙制成的两块“团圆茶饼”亮相品茗会,并由武夷山政府分别赠送给台湾崇德茶叶联谊会和武夷山市…[详细]
·走向平民化的大红袍
  福建武夷山市某茶叶公司销售员王哲:我们这款茶,每年都是从一两千亩的茶园当中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出来的因为它很珍贵,每年呢只有仅仅一百盒,每盒呢只有50克。知道它要卖多少钱吗?   记者:多少钱?   王哲:8…[详细]
·海瑞身上大红袍
  茶为国饮,大红袍茶为茶中之首。北宋范仲淹咏大红袍茶:“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当代学者赵大炎诗赞大红袍茶:“武夷奇茗大红袍,毓秀钟灵品自高。”“更喜红袍生绝壁,茶中极品称神奇。”关于生在武夷山九龙…[详细]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
  大 红 袍 的 来 历 传 说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详细]
·大红袍由来
  大红袍的由来  一曰: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赐其名,故当地县丞于每年春季(到来)亲临九龙窠茶崖,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膜拜,众人高喊:“茶发芽”待红袍揭下后,茶树果然发芽,红艳如染。…[详细]
·武夷山大红袍
  "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连逶迤,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前人如此盛赞武夷。武夷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这里群峰相连,峡谷纵横,   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相传…[详细]
·大红袍地道工艺传茗香
  尽管我国茶叶种类众多,但是在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却只有福建武夷山岩茶大红袍位列其中,可见其在我国茶产业中的地位之高。对于大红袍茶叶来说,地位高的表现之一就是其正品产量较低,非普通大众所能触及…[详细]
·茶中极品武夷大红袍真假难辨
  最好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假冒。福建的茶中极品武夷山“岩茶之王”大红袍,眼下正经历着这样的命运。   在日前福州易安居茶室举办的一个品评会上,面对由武夷山茶叶特使亲自选送的仅供品评的大红袍,百余受邀茶客…[详细]
·勤婆婆栽大红袍
  话说武夷山制茶祖师杨太白发明的一整套制茶工艺,扩大了茶叶的用途,提高了品位,也促进了武夷山种茶业的兴旺。而许多名丛的发现更推动了武夷茶事的发展。武夷名丛,脍炙人口,传统名茶,流传着不少神奇的传说。…[详细]
·让大红袍“红”起来
  电视剧《公安局长》中有这样一句对话:“来,喝,这是正宗的‘大红袍’——‘铁观音’中的极品。”熟悉茶叶的人一听就知这是错话。“大红袍”与“铁观音”是不同的茶叶品种,何来谁是谁的极品?但闽北人听了这话后…[详细]
·小批量卖疯大红袍
  在茶叶界,如果说2006年是普洱茶年的话,那2007年可能算是岩茶年了。为什么?这从今年武夷岩茶销量大增,许多高端客户改口铁观音为喝岩茶的一些现名象中,就多少说明了一点了。  名汇做为卖全国各大名茶的专业运…[详细]
·探密武夷山大红袍
  从今天开始,我们栏目将带大家炒一炒马上就要火热上市的春茶,从武夷山的大红袍,到西湖边上的龙井,我们的记者前段时间兵分了四路,对大红袍、碧螺春、龙井、普洱茶这四种茶叶进行了实地探访,今天我们将带大家到武夷山区…[详细]
·大红袍五误区误导消费者
  误区之一:大红袍茶是皇帝御封的 在目前史料以及地方志中,没有任何关于皇帝御封大红袍茶的记载。 据武夷山老茶人们所忆,大红袍的前名是“奇丹”,而在白纸黑字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奇丹的记…[详细]
·五大名枞品种——大红袍
  学名:camellia.sinensis cv.dahongpao 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天心岩九龙窠悬崖上,相…[详细]
·识破真假大红袍
  专家告诉记者,真正的武夷山大红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茶树品种必须是经过母树无性繁殖后,保持了母树优良特征特性的茶树;  其次是生长环境,大红袍原产地域范围被界定在武夷山市2798平方公里内,在境内特殊…[详细]
·国茶武夷山大红袍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茶乡,武夷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武夷茶高贵象征的大红袍品质优异,是茶中极品,堪称“国茶”。  武夷茶早在唐代就以“晚甘候”著称于世,宋代范仲淹《斗茶…[详细]
· 大红袍的来历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详细]
·大红袍揭秘
  大红袍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不仅仅因为神话有趣,更因为始终十分神秘。它的神秘,首先在于它的稀贵。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如今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满打满算,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详细]
·九问:“世界茶王”大红袍——与厦门玉记茶业有限公司刘成专面对面
  最古老、最神秘、最具争议的大红袍茶,近来在我国南方各大城市及海外市场热销,酒店茶楼以推崇大红袍为荣耀,老板、白领及高档消费者以馈赠其为时尚……究其原委,本报刊登此文。 步入中国奥运年的第3天,在太原某大酒店…[详细]
·天心,寻访大红袍
  在武夷山品种众多的茶叶中,有一种茶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大红袍”。关于“大红袍”来历的传说,有多个版本,然而,无论哪个版本都与天心岩下的寺庙连在了一起。据说,大红袍的母树就长在天心岩上。  寺院背后的山…[详细]
·“大红袍”身世大揭密
  “大红袍”自古是万茶之尊,是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但因为历史久远,战乱频仍,文献流失,“大红袍”的身世和武夷山的船棺一样,仍然停留在民间说法和神话传奇的层面,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招引着人们去苦苦探寻和考证。  笔…[详细]
·茶树良种——大红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罗岩,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详细]
·大红袍是茶中极品,堪称国茶
  武夷茶早在唐代就以"晚甘候"著称于世,宋代武夷茶已成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四曲南畔创设皇家焙茶局(御茶园),武夷茶单独入贡,名声日渐扩大,武夷山成为元、明两代皇家贡茶中心。至明代万历年间…[详细]
·大红袍——世界上最昂贵的食物
  世界上最贵的茶名叫大红袍。大红袍是中国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佳者。“大红袍”的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那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详细]
·稀缺之茶“大红袍”
  大红袍贵在稀贵。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如今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满打满算,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详细]
·湘籍画家再披“大红袍”
  8月10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在长沙举行首发式。1942年生于长沙的杨福音是湖南继齐白石、黄永玉之后入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的又一杰出画家。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详细]
·“大红袍”母树的真假之争
  “大红袍”母树的真假之争  随着“大红袍”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母树“大红袍”的真假之争也愈演愈烈。“大红袍”的指代,实际上经过了从某枞茶树(状元红袍所披盖的茶树)的名称——某品种茶树(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大红…[详细]
·大红袍身世大揭秘
  “大红袍”身世大揭秘  如果按“县长命名说”,虽然有“大红袍,民国三十二年,吴石仙题”的摩崖石刻,从而有人推测“大红袍”得名于1943年,但《武夷山茶与风景》一书出版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书中却清楚…[详细]
·“大红袍”因何得名
  “大红袍”因何得名  顾名思义,大红袍,就是红色的袍服。在中国服饰的发展史上,衣着大红色的袍服主要见于明朝。继元之后,汉族统治者重新建立了延续近300年的明王朝,包括服装制度在内的汉族礼制得到了全面的恢复。…[详细]
·那么大红袍的真相到底怎样呢?
  那么大红袍的真相到底怎样呢?  饮水思源,喝茶寻根。笔者花费大量的时间,跑遍了图书馆、资料室,查阅了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采访了多位权威茶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各种民间说法和神话传说予以一一求证和排除,终于…[详细]
· “大红袍”的n种传说
  “大红袍”的n种传说  “大红袍”自古是万茶之尊,是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也是武夷山的第二张名片。但因为历史久远,战乱频仍,文献流失,“大红袍”的身世和武夷山的船棺一样,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招引着人们去苦苦探寻…[详细]
·“大红袍”身世大揭秘
  “大红袍”的n种传说  “大红袍”自古是万茶之尊,是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也是武夷山的第二张名片。但因为历史久远,战乱频仍,文献流失,“大红袍”的身世和武夷山的船棺一样,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招引着人们去苦苦探寻和…[详细]
·大红袍的起源
  6月27日至28日的东北黑龙江国际茶博会,来自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可谓占尽风头,展会城门口巨型的“国茶武夷山大红袍”拱门、2500多人的身着“武夷山大红袍”的秧歌队、现场不断播放的《万古相依》武夷山歌曲和…[详细]
·武夷大红袍打响茶叶品牌路
  春末夏初,正是武夷山大红袍源源不断外销的繁忙季节,记者到有关茶叶厂家随意走访,发现厂家和茶农都笑容可掬,九龙袍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俞代华感慨地说:"今年茶青收购每公斤达38元,比往年翻了几番,这应当得益于武夷…[详细]
·大红袍的由来
  一曰,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赐其名,故当地县丞于每年春季(到来)亲临九龙窠茶崖,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膜拜,众人高喊:“茶发芽”待红袍揭下后,茶树果然发芽,红艳如染。  二曰:相传清朝时候,有一…[详细]
· 大红袍的传说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详细]
·大红袍茶艺
  乌龙茶茶艺欣赏  第一道 恭请上座:请客人到上位,主人或侍茶者彻茶、把壶泡茶、斟茶待客。  第二道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第三道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详细]
·大红袍文化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详细]
· 专家论大红袍
  5月20日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福建农林大学校长郑金贵,国家一级评茶师、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站长陈郁榕等茶界著名专家在春茗会上接受了海峡电视台的采访,他们对大红袍推崇备至,向…[详细]
·传统型经典大红袍
  香气浓沉厚重(不显清高),杯底香(挂杯香)特好。滋味醇厚、甘活,岩韵强而耐泡。茶性更温和、不伤胃。注明: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干茶一到八泡汤色八泡后…[详细]
·著名作家熊召政参访大红袍祖庭
  10月17-18日著名作家、第六届中国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参访大红袍祖庭——天心永乐禅寺,并与大红袍祖庭住持泽道法师进行愉快的会谈,在泽道法师、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傅健总裁的陪同下参观了母树大红袍、…[详细]
· 骆少君向大红袍祖庭赠30年茶礼
  11月10日,著名茶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女士向大红袍祖庭住持泽道法师赠送珍藏30年的花卷千两茶。   熟悉该产品的人就知道,“千两茶”被誉为中国茶叶的“千年浓缩史”。该产品…[详细]
·大 红 袍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详细]
·大红袍背后的故事
  几棵看起来非常普通的茶树,从植物学的意义上讲,它们只是样子很不起眼的几丛灌木;从树木的年轮上分析,它们也仅有三百多年的树龄,称不上什么古树名木。但是就是这几丛不起眼的灌木,五六十年代,有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日…[详细]
·大红袍申遗资料片在天心拍摄
  8月7日,武夷山市大红袍制作技艺申报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导小组带领摄制组到大红袍祖庭、中国乌龙茶发源地天心永乐禅寺拍摄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全套工序,作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料。 新…[详细]
·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200盆大红袍落户京城百姓家-茶叶资讯
  10月1日下午,作为2007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亮点之一,首次以盆景形式出现的200盆茶王大红袍苗木从美丽的南方山水城市武夷山来到马连道国际茶城广场,并由200名北京市民正式领养。据悉,这是大红袍活体…[详细]
·首届“大红袍”茶展开幕
  6月19日,2006年茶文化之旅暨首届“大红袍”茶展于武夷山市茶叶总厂开幕,80余家茶企业在现场设立茶叶展示区。   现场设四大展区,分别为茶企业产品、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历代茶器具和茶书画作品展示区,并…[详细]
·武夷山大红袍亮相广州茶博会-茶叶资讯
  昨日,广州市民在琶洲中洲中心广州茶博会上选购武夷大红袍。在这次广州茶博会上,武夷山市20多家大红袍生产厂家展示了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山大红袍也成为此次茶博会上的新亮点。…[详细]
·大红袍与冻顶乌龙团圆 海峡两岸再续茶缘-茶叶资讯
  今天,在福建泉州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推出了“浪漫武夷·风雅茶韵”大红袍品茗会。由武夷山大红袍和台湾冻顶乌龙制成的两块“团圆茶饼”亮相品茗会,并由武夷山政府分别赠送给台湾崇德茶叶联谊会和武夷山市茶叶…[详细]
·首届武夷山大红袍禅茶文化节隆重开幕
  2007年9月19日上午9时,首届武夷山大红袍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隆重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四地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护法居士和茶界同仁欢聚一堂,共同体味“品茶参禅 以和为尚”的主题,在“品味大红…[详细]
·关于大红袍的若干认识误区
  在中国所有茶中,最有争议的,也许就是武夷山大红袍茶了。争议本是好事,理不辨不明。然而细析争议,多数是因为对茶以及大红袍茶不了解而造成的,现不揣冒昧,将若干认识误区陈列于此: 误区之一:大红袍茶是皇帝…[详细]
·“大红袍”在港拍得天价
  20克茶叶8万港元起拍,最终拍出16.6万港元 香港消息:12日,福建武夷山大红袍茶叶在香港拍卖,20克顶级“茶王”从底价8万港元起拍,经过40多次、每口2000元的叫价,最终由出生于武夷山的一名女港…[详细]
·武夷岩茶“大红袍”冲刺首批“国遗”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家文化部年内将评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武夷岩茶(大红袍)已被列入福建省申报名单,7月30日武夷山市正式向福建省文化厅提交了申报材料。 据了解,福建省申报首批国家…[详细]
·商品大红袍、纯种大红袍与母树大红袍区别
  母树大红袍的区别:大家比较熟悉,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共有6个品系(皆由种子发芽长成)6株茶树,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详细]
·国宏生物茶大红袍落户北京七家
  2007年十一前夕,北京国宏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国宏生态茶艺会馆开张营业,标志着具有极高科技含量与"国宝茶王"双重身份的国宏生态武夷岩茶正式入驻北京市场,也标志着又一家生态科技产业落户北七家镇。北…[详细]
武夷岩茶相关热点品牌
武夷岩茶相关热点
更多武夷山相邻景区
·武夷岩茶·武夷肉桂
·苦槠糕·武夷山岩茶
·武夷山药膳·鼠曲果
·雪里红·武夷留香酒
·干鲜瓜果·薜荔冻
更多南平相关
·武夷岩茶·银针白毫
·武夷肉桂·建瓯板鸭
·光泽蕲蛇干·政和工夫
·延平区特产·鼠菊
·纽荷尔脐橙·水 仙 茶
[华北]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中南]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西南]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港台]香港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