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特产

宁波民俗文化

  象山船模制作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先由福建人赠予绿头船模(福建型商船船模)一艘,供置于东门王将军庙大殿左梁上作为吉祥物,后村民自制了东门大捕船模一艘供置于其右梁上,形成一对,寓意渔家平安和渔业丰收。以后就不断有渔民自制着各种船模,如东门现年73岁的渔民詹孟福、61岁的晓塘人王月生、64岁的爵溪人谢配祥等都是制作船模的高手。他们制作的船模约有上百个种类,如仿古船模有册封船、郑和宝船、象山唐船、乾隆……[详细]
  象山自古至今都是我国著名的渔业大县,象山渔民都将自己的主要生产工具——渔船尊称之为“船龙”,并在船的一些主要部位进行一些诸如彩绘、旗帜等等的装饰,千百年来,相袭成俗,这就形成了一种船饰文化。其基本内容如下:严格来讲,经过制作的渔船本身便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渔民们对其各部位的油漆及其色彩搭配就十分讲究,如每造就新船时,就要在船头两侧为它画上外围白色、中涂乌黑眼珠的“船眼”进行“定彩”,并选择吉日,用……[详细]
  半浦村(宁波市十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直辖慈城(卫星)镇。位慈城西南部,姚江之滨,三面环水,距慈城约6公里。南有“灌浦古渡”,北有慈城古镇,据交通要冲,是代表性的渡口古村,故家大族历世聚居,兴文重教,名人辈出,仕宦不断,曾先后营建颇具地方特色的府第宅院。旧时半浦民谣:半浦大地方,三庙六祠堂,一阁一庵一义庄,村中新学堂,古渡畔姚江。桥像砚台村似岛,深宅大院真不少。其中一阁就是浙东学派著名人物郑寒村(邨……[详细]
  相传位于鄞、奉交界的大岙村有700多年历史,先人们常在干旱年求雨于山里的金峨老龙,且有求必应。于是,村民们就在100多年前自发组建了舞龙队,以示感恩。到1937年时已有相当演技、规模与声望,抗日战争胜利后则更趋成熟。每当逢年过节,舞龙队纷纷出乡,过街穿巷进行表演,数十年来几乎从未间断过。现在村中建有金龙队、神龙队和少年龙仔男、女舞龙共四支队伍共约50人,其中的金龙队和神龙队在1999年12月曾分别……[详细]
  宁波宋氏妇科起源甚古,由始祖宋广平世居鄞州之湘。在宋家妇科专家中,多次出现过出类拔萃的医家,无论是他们的医术、医德均称誉一时,如宋林嗥、宋博川、宋紫清……各以其精湛的医技,把祖传的家业推向一个个崭新的高峰。不但对经、带、胎、产的治疗上积累独特的经验,同时对某些疑难重症治疗以中西医结合的手段进行了探索,为传统医学开拓的广阔的前景。……[详细]
  董氏儿科历史渊远,历经七代,其医术名蜚海内外,特别是-传人董廷瑶老先生被誉为当代中医儿科之泰斗。他在八十多年的中医临床数百万人次的治疗生涯中,为中医事业发展,为广大儿童的身心健康,立下了卓著的功绩,是董氏儿科的真正奠基人。……[详细]
  船灯舞是流传于宁海乡间的传统民间舞蹈。它反映了农民们浓厚的生活情趣,富有热情,节奏明快,有浓郁的民族传统和乡土气息。宁海的船灯舞以双船四人组合表演的形式进行,一人以丑角扮作渔夫,一人以旦角扮作渔妇,也有艄公、媒婆等。服饰同越剧服装相同。船灯舞一般在面积很大的天井或晒场上表演。表演采用双船(称“龙凤船”),每船各有二名表演者,分别饰小生和艄公及小旦和船娘。舞动时一般不唱,表演者依乐队的锣鼓点子变化而……[详细]
  据传,《大塘车灯》起始于清嘉庆年间(约公元1804年前后),出于旧时人们对古代戏剧人物关羽的崇敬,创始了这一车灯形式,并于当地庙会、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等大活动时进行表演。建国后曾在1952年全县的灯节大会演中获得过二等奖,后即中断。2006年5月,该车灯重新恢复演出,还先后在“象山开渔节”、“三月三,踏沙滩”等全县性大型文艺活动中频频亮相。该车灯的特点是整个队伍由二顶车轿、内各坐一皇嫂;五匹马、骑……[详细]
  古代的牒,一般是指书籍刻本或通行证书,如牒谱、金牒、玉牒等等。但这儿所谓的“牒”,则是专指旧时寺院、庙宇或道观等信仰场所使用的“度牒”或“戒牒”,“刻板牒印”即是由专事刻板的民间艺人,接受这些寺、庙、观的委托后,将那些“度牒”和“戒牒”刻制印刷出来,供僧、尼或道士们作为一种信仰品出售给或赠送给那些善男信女们,说是拥有了这些“牒”,佛和神灵就会保佑他们平安、吉祥和幸福。据传,该村在明清时代就有刻板牒……[详细]
  《三字经》是一种内容全面的儿童启蒙读物,具有传授基础知识与传统思想的双重功能,数百年来,流传广泛,家喻户晓。《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它的内容排列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训儿童重在礼仪孝梯,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梯,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详细]
  石浦位于象山半岛南端,为我国著名的渔业重镇,也是我国“开渔”节的举办地,当地素有制作各种大小渔灯的习俗,以制作渔灯寓意平安富有,挂上渔灯为象征吉祥和驱魔避邪,舞蹈渔灯为喜乐欢庆,在正月十四“元宵夜”、“三月三,踏沙滩”、“六月六庙会”、“七月半,行纸会,放水灯”等等的民间民俗活动中,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渔灯来过节和争相比美。因此,制作渔灯也成了普通渔民一项不可或缺的手工技艺。制作渔灯大多凭经验,但现在……[详细]
  宁海人提前在正月十四过元宵节,十四夜,这天也叫上灯节,家家户户挂起了大红灯笼,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各家采集樟树枝插到门楣上压瘴气。十四夜的饮食是极为丰富的,在宁海各有不同,城关及北路西店一带吃汤包,东路一带吃的是团,西路一带饮食中午是米筒,晚上吃“糊了沸”,称“羹”。头年娶了新媳妇的人家,还要新媳妇掌勺做甜羹给邻居们吃,称“媳妇羹”。晚饭后,各家各户“燂址界”。燂址界后,大家出门闹元宵,有看灯会,……[详细]
  山头村在正月十三为灯头日,规定要进行行会,祭祀白鹤大帝,用一种以食品造型的方式来表示他们虔诚。分为选料、初步造型和精细造型三个步骤。以生猪肝、生鹅蛋、活鸡、羊肚、猪喉管等为原料,品种有姜太公钓鱼、猛虎下山、天鹅戏水、金猴献桃、蛟龙出海等。……[详细]
  集仕港镇的《大头和尚》起始于清道光二十年,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舞蹈,亦称“民间哑舞”、“大头和尚舞”等,历来广受社会各界的喜爱和欢迎。1955年曾参加过《浙江省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1985年底被市电视台拍成资料录像后由市文化局存档,如今更是在区、市级的各项大型活动中受邀而频频亮相。所谓的《大头和尚》,就是表演者套着大光头面具,穿着和服、便裤、山袜与和尚鞋,手拿佛珠,扮成出家人模样;或……[详细]
  深甽庙会是当地的一个重大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十月十五,这一天是深甽隔水庵真君大帝的诞辰纪念日。真君大帝是南宋抗金名将许宗泽元帅,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也希望他能保佑当地百姓而举行庙会。庙会从十月十三开始至十七结束。每年的十月十四晚上就有信徒到隔水庵真君殿前坐庚申。十五一早家家户户就摆上供品,点起香烛请真君大帝保佑一家平安。深甽十八节龙是真君大帝的护身龙,十五一早就要在殿前舞龙,随后沿街穿巷,绕村一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