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 > 鄞州区特产

鄞州区民俗文化

  打铁自人类进入铁器时期起就开始产生的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农耕社会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生活用品都离不开打铁铺锻造的产品,如:生产需要的锄、耙、刀、斧等,生活需要的铲、勺、钩、钉等。应用广泛。打铁铺遍布各地集镇。打铁技艺是师徒传承的。也有父子传承的。甬上谚语“打铁呒样,遍打遍相,”证明打铁技艺是根据不同产品靠师徒手中的铁钳翻动来成型,还要依靠悟性身口相传。产品不同,技艺无定法。鄞江镇现存的惠君铁店,就是师……[详细]
  红帮裁缝的源流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的孙张漕村,发祥地在毗邻该村的奉化江两岸——姜山、云龙、钟公庙、下应和奉化市的大桥、江口、西坞一带。宁波人习惯上把蓝眼睛、高鼻子和棕色头发的洋人称为红毛人,为红毛人做洋服的裁缝则称为红帮裁缝。红帮裁缝以上海为中心,影响波及全国20多个城市,及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苏联等地。红帮裁缝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中国服装史上创立了五个第一:中国第一件西装;中国……[详细]
  梁祝传说发源于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经长期流变、发展,在浙江省宁波地区逐渐形成以梁山伯墓为展演场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宁波梁山伯庙婚俗信仰文化。其内涵包括:古老的梁山伯庙、梁祝墓及其承载的文化;每年两次的梁祝庙会及仪式;周期性举行的以梁祝传说信仰为内容的民间艺能表演;祈求婚姻美满的信仰者及信仰仪式等。梁山伯庙又称义忠王庙、梁圣君庙,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的九龙墟。梁祝墓即在其庙西侧,地处……[详细]
  清朝道光年间的甬上名医,钟氏中医内科的创始人钟成瑶早在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于宁波市郊开设了“益寿堂”国药店,为宁波的居民特别是穷困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服务。当年的“益寿堂”就位于离宁波市中心十来里路程的镇海县庄市梅堰乡钟家村,“益寿堂”是镇上唯一一家药铺。……[详细]
  石雕,是鄞江镇最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宁波三石:小溪石、梅园石、大隐石,鄞江就占有二种。即小溪石和梅园石。人类从石器时代就把石作为工具来使用,逐渐作为建筑材料,可见采石业的历史悠久。鄞江镇现尚存古代采石厂遗址四处。即上化山采石场遗址、天塌岩采石场遗址、马鞍岗采石场遗址、华兴宕采石场遗址,并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还不包括下江宕采石场遗存。宁波地区的房屋建筑石材大多出自鄞江小溪石。而较为细腻……[详细]
  “水火流星”是一种在我国流传久远的杂技,是一种体现力与美、速度与技巧的杂技节目。“水火流星”的正式名称为水碗、火球,白场耍水碗,夜场舞火球。是一项传统杂耍表演。舞者以一根长绳,两端放上盛清水的陶瓷碗为舞具。或者两端盛点燃的木炭或其他易燃物,即成理想的火球舞具。利用物体的抛引原理,舞动水碗、火球,形成银色的光圈或火光圈。技艺高超者,用不断甩动的系碗绳为棍,进行肩挑、背负、翻滚抛棍等杂耍表演。相传,这……[详细]
  宁波骨木镶嵌是民间工艺与家俱、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嵌涵盖门类较多,实用性很强,包括传统家俱、生活用品、门窗建筑装饰等,采用牛骨片、木片等为原料用钢丝锯锯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用黄鱼胶粘结嵌入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在制作方法上有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常用的题材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风俗、和合二仙、梅兰竹菊等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内容丰富多彩。……[详细]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百余年历史。南宋时期已有盲人唱“朝报”(官方新闻),后来演变为唱社会新闻。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巷尾流传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调,用乡音俚语进行演唱。艺人在演唱时,右手挟一根鼓杆及打锣木片,左手提一面小锣,两膝膝盖上按着一只小鼓,边唱边用鼓槌或锣片有节奏地叩打鼓壳或小锣。其演唱形式有:一、唱门头,即沿……[详细]
  彩船又称“纱船”,由薄纱等材料制作而成,因其制作中注重丰富的色彩,故得其名。彩船只是一种通称,具体称谓时,以船头、船尾饰以龙图案者,称“龙船”,以凤图案者称“凤船”。当地群众通常以船的动物图案或船的造型具体称谓,如鱼船、虎头船、官船、花轿船、鼓阁船、亭阁船等。最初为竹制彩花船,后发展为高达5米,木制、雕刻并油漆的南湖船、天安门船等大型彩船。彩船皆不能下水,故又通称“旱船”。确切地说,彩船属于船模,……[详细]
  烧窑,鄞州民间手工烧造砖瓦、陶瓷的手工技艺。因为泥土坯制成以后必需经特制的砖窑或陶窑高温烧制,手工技艺多达二十余道才能成为不透水的砖瓦器。鄞州民间烧窑历史十分悠久,在鄞州西乡的芦家桥和东乡的董家跳遗址上已发现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砖瓦和陶器遗存,在西乡的鄞江镇和东乡的横溪镇、姜山镇也发现过周代及秦汉时代的陶器和砖瓦,在汉晋时代发现的砖砌古墓和出土陶器瓦件也为数不少。……[详细]
  《三字经》是一种内容全面的儿童启蒙读物,具有传授基础知识与传统思想的双重功能,数百年来,流传广泛,家喻户晓。《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它的内容排列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训儿童重在礼仪孝梯,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梯,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详细]
  木桶自古就是家庭常用物,它用木板与竹钉围拼而成,用于盛水、洗身或盛放各种物品,也曾是最早的农业生产工具(如盛粪尿的便桶等)、祭祀器具和战争器械之一,至今仍有许多人在作为家用物。制作它的人被称为“箍桶匠”或“箍桶师傅”,据说这一手艺相传至今已有七千多年历史了。旧时有集市的地方大多都设有箍桶店,制作、出售或修理木桶。还有许多箍桶匠挑着工具担,走村穿户为需要者制作或修理木桶,俗称“打乡作”。如果遇上女儿……[详细]
  该庙会起自北宋咸丰四年(公元1001年),是为纪念我国古代四大著名的水利工程、鄞江桥它山堰的建设者——唐代贸县令王元玮的庙宇落成仪式而诞生的庙会,后又经历代朝庭的不断褒封,便成为鄞州西乡一带的著名庙会,迄今有逾千年的历史。但该庙曾于1941年因日军侵华而被毁,抗战胜利后重建恢复,1993年再次重修至今。与他地庙会不同的是,该庙会一年有三期,即每逢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都要举行。其中三月三是它山……[详细]
  集仕港镇的《大头和尚》起始于清道光二十年,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舞蹈,亦称“民间哑舞”、“大头和尚舞”等,历来广受社会各界的喜爱和欢迎。1955年曾参加过《浙江省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1985年底被市电视台拍成资料录像后由市文化局存档,如今更是在区、市级的各项大型活动中受邀而频频亮相。所谓的《大头和尚》,就是表演者套着大光头面具,穿着和服、便裤、山袜与和尚鞋,手拿佛珠,扮成出家人模样;或……[详细]
  该舞蹈流传于鄞州区的布政一带,原是演译渔翁祖孙二人勇斗为害一方的河蚌精、为民除害的故事,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一种常用于庙会等民间文艺活动的特色性地方舞蹈节目了。据传,旧时当地宋严王村有个以张富章(1907年生)为头的、半职业性的民间艺术表演家族“宋家班”,承传这个舞蹈有上百年的历史。该项目1954曾年参加浙江省民间舞蹈文艺节目会演获二等奖,后相继列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和获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