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位于鄞、奉交界的大岙村有700多年历史,先人们常在干旱年求雨于山里的金峨老龙,且有求必应。于是,村民们就在100多年前自发组建了舞龙队,以示感恩。到1937年时已有相当演技、规模与声望,抗日战争胜利后则更趋成熟。每当逢年过节,舞龙队纷纷出乡,过街穿巷进行表演,数十年来几乎从未间断过。现在村中建有金龙队、神龙队和少年龙仔男、女舞龙共四支队伍共约50人,其中的金龙队和神龙队在1999年12月曾分别……[详细] |
陆氏伤科曾被誉为“浙东第一伤科”,始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58年前后),创始人陆士逵,喜武术,与宁波著名拳师王端伯至交。王著有《秘授伤科实验良方》和《接骨秘方》等治疗伤跌打损伤的书籍,陆得到了他的真传后,便涉入杏林从医,逐自成一派,声名鹊起,并于晚年将其医术著成《伤科》一书,于是其医术代代相传,迄今已传至第八代,历史逾350年之久。起先,陆氏伤科主要以“望、问、触、摸、叩”和运用火罐、银针、三棱针……[详细] |
泥彩塑又名泥塑,它是以黏土和颜料为主要原料,通过艺人的手工捏塑出各种人物、动植物或其他器物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来在信仰和宗教领域得到了很大发展,至明清代则更为繁荣,出现了许许多多以此为业、赖此为生的民间艺人,同时也因地、因人、因材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流派。钟公庙中学教师何贤顺师承温岭传人郭献忠,主要塑捏人物,但又对原捏塑技艺、人物造型和颜料上色方法上作了改进,让宁波生活融……[详细] |
农谚是先祖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典,是人们在无法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环境里得以休养生息的法宝。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后人进行科技开发的元素,是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鄞州区高桥镇文化站搜集整理1000多条农谚无疑是一件光前裕后的好事。记录了宁绍平原东北部地区的农时事,计12类31项。其中粮食作物199条,经济作物87条,瓜果蔬菜65条,竹木茶桑63条,花卉草药50条,家庭养殖35条,海产鱼……[详细] |
老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为一至三岁幼儿所穿,寓意避邪和孩子长得虎虎有生气。据传其起始迄今至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一般应该是奶奶、外婆或姑姑做给孙子、外甥或侄子穿的,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保留着姑姑应做三双虎头鞋给侄子穿的习俗,并要求第一双是兰色(寓意拦住孩子不夭折),第二双是红色(寓意红色能克邪消灾),第三双是紫色(寓意孩子有自主能力)。后来借传说中老虎是一种“节”兽,有很强的贞节行为之说,虎头鞋又成了夫妻……[详细] |
戏台螺旋娥罗顶,俗称“鸡笼顶”,戏台上部形如鸡笼状的戏台顶,呈饱满的半球穹窿体的螺旋娥罗顶,形状半圆,放置在屋顶下面,用四根大方木和四根小方木做支撑。井口直径4—5米,雕16个龙头座斗盘旋叠涩,其间用透雕拱板连接。16条盘旋线却有结于穹顶的铜镜,有汇集于海浪花纹之中,龙头、昂头在添金后,更加颜色夺目,正顶辉煌。它主要分布在南方一带,称之为江南一绝。……[详细] |
楼茂记香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勿吃楼茂记香干,生活做煞勿相干。”意思是最苦最累的活要干,但楼茂记香干必须要吃,否则就失去生活的意义。楼茂记香干制作精良,并严格按照程序生产。所用的黄豆,需拣去泥沙杂质,然后是浸豆,在一般气温下,浸足6-12个小时,做到适磨而不皱皮,接着是水磨、煮浆、泡浆、打浆、成块、过压,再进入烤制阶段。烤制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需用最好的豆酱和高级酱油、淡酱色、加适量的桂皮、小……[详细] |
据称在唐明皇以后演出戏剧就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行业,为其配套的戏剧服装制作也应运而生,并一直延续下来。上世纪30年代时,宁波咸塘街(现今天一广场东侧一带)69号开了一家名曰“真善美”的戏服店,这是店主用妻子陪嫁的钱开的,因为做的戏服好,经营得法,生意做得相当红火。后其儿子孙翔云当了掌柜,当时的越剧名角筱丹桂、毕春芳、徐玉兰等都闻名前来定制戏服,店随人红,“真善美”名气也更大了,以至宁波乃至浙江一带的演……[详细] |
宁波金团色泽金黄、个头扁圆、花印和融、馅甜味香,宁波人不论寿辰、乔迁、小孩满月、兄弟分家、敬神祭祖等等,都少不了她,特别在婚嫁礼仪中,龙凤金团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她包含着“金玉满堂、花团锦簇、五代见面、五世同堂、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等民俗心态。总而言之,龙凤金团是象征团圆、表达美好祝愿的高尚礼品。宁波最早制作龙凤金团的年代在清顺治间,一户从上虞到宁波江东谋生的赵姓人家开设“赵大有”年糕店,其同乡也纷……[详细] |
草帽又称“宁波凉帽”,分“大白”和“双根心”两种。席草、麦秆编成。1922年,鄞县人史翔雄用麦秆创编西式女帽,取名为“嘉禾帽”,质地轻、式样美,深受欧美各国妇女的欢迎。宁波地区的草制品制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从现有的资料看,是浙江省最早的发源地。……[详细] |
稻花会的会期,大体在大暑或前一天。后来,固定在六月十六日。这一天,庙神出殿,村村迎神爵献,神轿从邹溪庙出发,经过老鼠山、茅岙、邹溪、谷山、前岸、溪兴王、施家桥,到邹溪打回,经塘头街返庙,庙神进殿。行稻花会时,三尊裴君神像,分坐三顶精致板轿,轿后各撑一把黄龙大盖伞,前有旗锣开道,继则五面大旗迎风招展,二十三面大锣,锣声震天,铳炮怒吼;轿后随跟一群还愿者,扮穿红衣带枷“犯人”,皂隶押后,最后是数以万计……[详细] |
鄞州区东吴镇天童太白庙九月半庙会“天童镴会”,已延续了数百年,已是约定俗成的一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庙会始终保存了人民的纪念主体,旨在弘扬民族慈孝文化。在形式上传承了近于宗教仪式的祭祀巡游仪式。天童镴会行会区域主要是以天童村太白庙为中心,延伸至顺娘庙所在地的三塘村,和杜孝子失子地相子岩的童一村来回路程8公里。基本内容:农历九月十五子夜,在太白庙大殿内上供全副猪羊、四京四果、十二烩肴,用……[详细] |
咸祥八月半渔棉会是鄞州大嵩滨海地区最盛大的-,每年定于农历八月十五举行,那是渔棉丰收时节,旧时人们为了庆祝鱼虾满载而归,棉花采摘丰收,感念唐浙江观察史裴肃平乱佑民、杨懿县令围涂筑塘、改造田地之功,在这时节举行盛大的-。从八月十三开始,连续四天,祭祀、演戏、迎神爵献、行会等,其中八月十四晚上至十五下午的大巡游彩船(纱船)、抬阁场面蔚然壮观,各种各样的彩船,鱼船、花桥船、亭阁船、虎头官船、龙船、凤船、……[详细] |
清光绪年间,鸬鹚王家族0了一位杰出人物王兴儒,起初他与鸬鹚王村民一样,亦农亦渔,闲暇时,驾一叶扁舟,赶一群鸬鹚去河里捕鱼。勤劳聪明的王兴儒,他对自家的鸬鹚进行捕捉甲鱼的特殊驯养,因为甲鱼的价值是一般鱼类的数倍,更能赚钱。王兴儒早出晚归,收获颇丰,慢慢地积攒了一些钱财,渐渐成了鸬鹚王的首富。他为富而仁,从不夸富炫耀。乡亲们倘有急用,可随时用稻谷来他家兑取现金。自此王兴儒积存的稻谷越来越多,在青垫设置……[详细] |
田螺姑娘传说传播了一个知恩图报、自由恋爱、婚姻幸福、勤劳致富的民间故事。该项目主要传播了一个知恩图报、自由恋爱,婚姻幸福勤劳致富的民间故事。它广泛流传于江浙一带,我处集士港镇处于鄞州区西乡,古时候此地有一个的湖泊,名叫“广德湖”剧民间传说是该故事流传的源头之一。故事从两晋南北朝时已有文字记载,后在民间口头流传,至北宋未期,因官府下令围湖造田,从此农耕兴盛稻谷飘香《田螺姑娘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