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六安市特产

六安市民俗文化

  大别山民歌是安徽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兼收了通过水路流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艺术特点,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之风格,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六安市申报的“大别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76Ⅱ-77。在皖西在六安,大别山纵横千里……[详细]
  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今上溯历史达500多年。相传北宋岳飞的副将刘琦命百姓编筐,令将士在黄岗西抬土筑台,庆贺败金兀术胜利,此台史称“贺胜台”。每逢重大的民俗节日,当地人以柳条扎龙舞凤,以示吉祥。柳编编织工艺流程复杂,做工精细,而且工艺原始独特,纯手工编织而成,就传统花瓶而言,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几乎不用什么工具,即使是樑棍、模具也都是土产的“手工造”,但是编织出来的产品,结构严密,形体……[详细]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本戏以爱情、公案等为主要内容,折戏是从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戏以小……[详细]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表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根据六安史志记载和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所列名品,六安瓜片出现在清中叶,是由六安茶中的“绿大茶”演变而来。清朝,六安瓜片列为名品入贡。六安瓜片采制过程分为采摘、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七道工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拉老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对形成六安瓜片特殊的色、……[详细]
  霍山黄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生产可追溯到西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史记》记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当时霍山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霍山黄芽兴于唐宋,明清被列为贡品。唐朝李肇《国史补》有这样一段记述:“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商货不在焉”,说明了霍山黄芽在唐朝就是地方名茶,并受到外地客商的青睐。到了宋朝,霍山黄芽由蒸青团茶转变为散茶,制茶方法更加精细、独到……[详细]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面,为安徽省西通豫、鄂的门户。金寨古碑《丝弦锣鼓》由江西省流传到金寨古碑区,至今已有400多年。《丝弦锣鼓》由25个乐段组成,规模较大,节奏可快可慢,变化多端,演奏较为复杂。风格敦厚古朴,具有浓郁的大别山乡土气息。演奏方法可追溯到唐代,许多基本鼓点后来都被人们演化成不同类型的锣鼓演奏方式,极具历史价值。特别是对湖北、河南两省周边县的锣鼓演奏影响很大,《十番锣鼓》即从《……[详细]
  门歌是安徽土生土长的曲种,源于凤阳花鼓,唱腔的基调是秧歌,表演和伴奏形式均为花鼓小锣,因“唱门子”而得名。所谓唱门子,就是逃荒行乞丐时站在东家门前的演唱。门歌分为上、中、下三路,三路门歌风格各异。上路门歌分布在以六安为中心的皖西大别山一带,滁州和江苏的门歌又名宫锣鼓、唱麒麟等。下路门歌的中心在无为,包括宣州一带的颂春、摇钱树以及苏南的高淳唱春等。门歌和省内其他曲种相比,它分布面广,影响也较大。门歌……[详细]
  枫斗的出现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实践证明,新鲜的石斛不能长久保存,而通过药工将新鲜石斛加工成枫斗以后,石斛就不易霉烂、虫蛀和变质。现如今加工枫斗的重点地区为安徽、浙江和云南等地。各地的加工方法有所不同,浙江和云南加工的铁皮枫斗均为螺旋状,而安徽六安的霍山石斛枫斗呈现弹簧状,俗称“龙头凤尾”,霍山石斛枫斗传统炮制技艺于2010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九仙尊霍山石斛的高级技术顾问、安徽……[详细]
  叶集木榨麻油产于六安市叶集区,采用古老的木榨榨油技艺,选用品质优良的新鲜芝麻,利用古老的青檀木榨榨成麻油,其油口味好,品质上乘,味美醇香,可以保存三年之久都不会变质。叶集自明代开商立埠,就有木榨麻油的生产,陈氏木榨麻油距今已有200百多年,现在,整个大别山区,淮河两岸,传统的木榨麻油生产,除了叶集西街陈氏麻油厂以外,几乎绝迹,传统木榨麻油的生产工艺濒临失传。解放前,叶集这个地方有许多私人油坊,都是……[详细]
  舒席编织在舒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舒城县柏林乡战国墓葬0土的青铜器底部即有竹编物的痕迹,同地西汉墓的发掘中也发现摆放陪葬品的边厢内底部有竹编物作垫,其纹理及工艺与后期的舒席基本相同。到了明代,舒席更是身价倍增。据史籍记载,明•天顺(公元1457-1464年),吏部尚书秦民悦(舒城人)为取宠皇帝,将编有龙纹舒席作为贡品带至京城,深得英宗皇帝赞许,御批为“顶山奇竹,龙舒贡……[详细]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淀着风格独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吹打乐《思帝乡锣鼓》正是大别山民间音乐中的珍品。《思帝乡锣鼓》又名“思乡锣鼓”,源于唐代宫廷教坊。清同治年间,由湖北麻城流传到金寨,民国年间又由金寨传播至英山、罗田、麻城等地。《思帝乡锣鼓》全套五十四路,四大调,分文武两门。武门:锣、鼓、钹、麻锣;文门:二胡、板……[详细]
  翁墩剪纸艺术源于六安市的翁墩乡一带,“翁墩剪纸”是80年代初产生出来的代名词,是皖西江淮分水岭一带民间剪纸的总称,分布区域主要在六安市金安区、霍邱县、寿县以及合肥市的肥西县等地。翁墩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剪成各种图案和文字,贴于神案、门窗、墙上及礼品上含有自的寓意,主要有四灵(龙、凤、麒麟、龟)、四兽(狮、虎、象、豹)、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菊、竹)、八仙、门神、寿星、招财童子……[详细]
  中医淠衡钝斋学派,是皖西地域医学的重要流派之一,由前清秀才徐大昭先生1901年悬壶行医肇始,迄今已110余年,共传四代,在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其特点一是学术上自成一家,与众不同,论伤寒发前贤未竟之旨,辨温病启后学方便之门,治肝病起寒温重症之衰。二是传承上脉络广泛,影响甚远,培养出众多医林人杰。尤其刘钟奇先生,因其出名最早,享年最久,工作时间最长,而在皖西最著影响。钟奇先生带徒上10人,其子刘大赋……[详细]
  驰名中外的六安一品斋毛笔,问世于清代道光十五年,至今有150年历史。六安一品斋的开创者夏均安(1871-1939),六安鼓楼街人,从小学艺制作毛笔,出师后在六安自设笔店,取名六安一品斋,为区别其他制笔,独树一帜,精选原料,精心制作,其笔集六安州众家笔特点,兼容南(苏、浙)北(京、津)笔之优,并挂出“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金字招牌,远销北京上海等地,获得1909年南洋工艺品巴拿马赛会金质银质奖章,并……[详细]
  临淮泥塑主要流传于淮河中游的霍邱县临淮岗一带,它以淮河南岸特有粘合力很强很柔的淮畔黄(黑、红、灰)的泥土为原料,经选土、搓揉、熟醒、制坯、粗塑、琢塑、晾干、细磨、修补、整饰、着色等十几项工艺后制作而成,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临淮泥塑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特点在于取材丰富朴素,能反映群众日常生活场景,彰显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表现手法小中见大,立意高远,表达主题鲜明,造型千姿百态;作品具有完整体、不拼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