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济宁特产

济宁民俗文化

  麦秆画是我国早已失传的隋朝宫廷工艺品。20世纪80年代,艺术工作者研究挖掘了这一中华绝技,并借助现代化技术推陈出新,使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瑰宝重放异彩,被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鱼台县麦秆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樊心玲把两者有机结合,以麦秆为原料,经过浸泡、熏、蒸、漂等多道工序,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纹理和质感,将普通的麦秸巧妙制作成古朴典雅、惟妙惟肖的工艺精品。……[详细]
  跑竹马起源于古时的儿童游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古时有扎制竹马让儿童骑着玩耍的传统。后来吸收了一些传统的戏曲、曲艺表演艺术的唱词、音乐、服饰等,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舞蹈。目前这个项目在我县只流传于嘉祥村。据现在的传承人李发祥介绍,其师父尹义山告诉他,嘉祥村早在清朝时期就有了这个项目,已经传承了200余年。按照嘉祥的风俗,正月十二是小年,每年的正月十二和元宵节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嘉祥村的……[详细]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本姓展,名获,字禽,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他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详细]
  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家贫好学。公元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尊颜回为先师。公元739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兖国公。公元1330年(元文宗至顺元年)加封为兖国复圣公。颜庙始建年代不详。原建于曲阜城东北三公里的五泉庄附近。元初重建,经十年落成。元大德末,旧庙毁。公元1317年(元延祐四年)迁其至陋巷故址。公元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修建,奠定现存规模。颜庙现占地23000平方米。庙基……[详细]
  花和尚鲁智深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2.鲁智深大闹五台山3.花和尚大闹桃花村4.花和尚倒拔垂杨柳5.鲁智深大闹野猪林6.花和尚大闹桃花庄7.鲁智深火烧瓦宫寺8.花和尚单打二龙山豹子头林冲1.林教头刺配沧州道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3.豹子头误入白虎堂4.林教头雪夜上梁山5.林冲水寨大并火6.林冲棒打洪教头行者武松1.武松景阳冈打虎2.武松血洗鸳鸯楼3.武松醉打蒋门神4.武松大闹飞云浦5.武松威震平安寨6.……[详细]
  女娲补天远古时代,乾坤混沌,宇宙洪荒。巨人盘古开辟天地之后,天地间有天皇伏羲主宰。相传天皇伏羲去世后,其妻女娲被氏族联盟推举为人类女皇。水神共工不肯听命于女娲,欲自立为帝,女娲怒而命火正祝融率部族北伐共工。这一仗一连打了三天三夜,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共工虽然勇猛,但终因邪不压正,被祝融打的节节败退无处可躲。兵败的共工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一撞,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声响……[详细]
  平派鼓吹乐繁衍生息在被人们誉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城市——邹城。作为这块土地上的汉族民间音乐代表,平派鼓吹乐因其漫长的形成发展历史和重要价值,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考证,唢呐自金、元时期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于明朝洪武年间随山西移民迁徙带入邹城,逐渐被本地居民接受,扎下根来。起初唢呐作为乐器仅被当地人们用来自娱自乐,后来一些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逐渐以吹唢呐为业……[详细]
  相传,有一次康熙皇帝到奉天去祭拜祖坟,路过敖汉地界,为了看看民情,扮成商人,带着侍从,沿着老哈河边延村走了起来。这一天,一行人走至半路坐下歇着,康熙站在沙坨上,深深地舒了一口气,欣赏起了这大漠风光,他看着、看着,不由得走下了沙坨。时值盛夏,老爷儿在天上照着,白茫茫的干沙窝,热得个蒸笼,康熙皇帝平日在宫廷时,哪受过这样的罪呀,他又热又渴,眼前一阵迷糊,竟然不知东南西北了。康熙皇帝在沙窝里转来转去,越……[详细]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1,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详细]
  受人供奉了千秋万代的儒家大圣人孔子,查一查他的身世,原来并不光彩。《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鱼鲁昌平分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晋人干宝《三日纪》亦云:徵在(即颜氏之女,孔子之母)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鲁南山之空窦中。孔子之父叔梁纥六十多岁时,在空桑看上了徵在,两人“野合”便诞生了孔子。孔子出生的年代,还保存着那种男女自由0的……[详细]
  何谓“火虎”?顾名思义,即浑身危火之老虎。据老艺人回忆,“火虎”表演是由邹城市平阳寺村周家根据普通的舞狮表演和民间的礼花筋表演综合演变而发明的,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尔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热烈喜庆、扣人心弦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在其鼎盛时期曾多次被外地邀请演出。火虎表演,道具制作工艺繁杂,为周家不外传的独家工艺,世代传承,迄今已传了五代。虎衣由虎头、虎身、虎尾三部分组成。虎头由白蜡条(一种柔……[详细]
  兖州花棍舞,俗称“打花棍”,以其舞蹈道具“花棍”而得名。“花棍”用一米长竹竿制作,当中嵌几根铁轴,每轴穿三、四枚铜制钱,舞时遍身拍打发出沙沙声响,因此又名“沙拉叭子”。相传古时鲁南多灾,灾民沿街乞讨,羞愧难当,遂改求乞呼唤为“唱门儿”,并以“花棍”击节,发展而为“花棍舞”,边唱民歌边舞蹈,歌同多为家乡味十足的民歌内容。所以至今花棍舞伴奏音乐仍用《八仙庆寿》、《画扇面》、《绣花灯》等民歌曲调。花棍舞……[详细]
  在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回林村,活跃着一支民间艺术剧目“二人斗”,一人扮演,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她成了民间艺术花园里一支独特奇葩。“二人斗”原名两鬼摔骨碌,传说在明末崇贞年间,天下大旱,连续几个月不见一滴雨,地里的禾苗都晒死了,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再加上当时1,吏治1,政治黑暗,逼迫的群众背井离乡,到处乞讨,糜儿卖女,民不聊生。面对炽热的高空,人们渴望早日下雨,长沟镇回林村的群众也和全……[详细]
  阴阳板是流传在邹城市东八里沟一带的求雨祭祀舞蹈,因是两板相击而舞,故又称打阴阳,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八里沟村位于邹城市东北的丘陵地带,旧时完全靠天吃饭,因多旱天,故求雨祭祀活动较多,天长日久也就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求雨祭祀形式。阴阳板表演两人一对,一男一女,人数不限,少则百余人,多则数千人。男子赤胸,身披八卦带,着灯笼裤,黑布鞋。女子扎头巾,带头花,穿大襟褂、彩裤、绣鞋。阴阳板表演分为行进和场子两种……[详细]
  小鼓亦名“鼓儿词”、“木皮子”。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邹县石元郎创立“石门”,已传10代,约有200年的历史。流传于鲁南邹、滕、峄等县农村及枣庄市区。原系看唱本,击小皮鼓演唱。唱词为诗赞体10字句,间有少量说白;曲词自由,开头为4句一番,下皆为双句体,属于无弦索伴奏的吟诵一类。其来源一说系自民间曲调《李翠莲》演化;一说由士人吟诗腔调发展,唱者多属农村知识阶层,尊孔子,亦自称“儒门”。其书目与民间说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