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安州区

安州民间祭祀

安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州民间祭祀为安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布区域:

民间祭祀活动流传于我县的各个乡镇,现在人们均要在这些传统的节日进行祭祀活动。

基本内容:

我县主要的祭祀活动有:祭祖,祭祀孔庙,除尘祭灶。

主要特色价值:

祭祖:每逢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或是寿诞、婚礼、庆典当日,广大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农历7月15日,俗称“七月半”。节日前一两天傍晚,当家人备刀头、烧酒和香蜡纸钱等祭祀家神;然后带着家小到距家较远的处燃香烛、焚纸钱、放鞭炮——祭祀亲人(长辈)。这之前,须在家里把纸钱封好、捆好纸制衣物,在上面写上“×××老大人正魂收用”字样和孝儿孝女姓名,以免别的“正魂”误领。文革期间,存在秘密祭祖;80年代后,祭祖公开化,但在城镇趋于消失。

祭祀孔庙:安县文庙位于城关,庙内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清代,每年农历二、八上丁日致祭,县官率众入庙,举行祭拜仪式;平时,读书人分散祭祀;每岁入学、中举的生员,由知县率领向孔子牌位行大礼。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命令由县教育局(科)主办,县知事或县长率机关学校负责人和地方知名人士齐集文庙,举行祭祀。民同17年,国民政府通令停祀。民间祭祀文庙,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文革期间,县内孔庙消失。80年代后,农村神榜上仍少不了儒释道三教圣人(包括孔子),年节期间大都要备香烛举行小型家祭。

除尘祭灶:农历腊月24日,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掸拂尘垢,称为扫尘。据说“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世代流行。晚上,各家主人点燃锅灯(锅里点一盏菜油灯),设果饼香蜡祭祀灶神。文革期间,存在秘密祭灶;80年代后,农村祭灶公开化,在城镇却已消失。

濒危状况:

现在我县境内流传于这些祭祀活动。

信息来源: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安州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