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属地:沧县
类别:传统戏剧
哈哈腔又名柳子调,艺人称之为合合腔。它是由冀东南、鲁西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曲衍变而成,产生年代有待考证。据《沧县志》记载和20世纪80年代沧县文化普查结果证实,明代哈哈腔流入沧县,清朝时沧县戏曲走向兴盛,哈哈腔和梆子腔形成鼎立之势,班社急增,技艺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后来由于战争原因,沧县戏曲急转直下,农民流离失所,哈哈腔班社消亡、艺人离散。新中国成立后,沧县先后有八个哈哈腔剧社成立,演出剧目丰富,艺人数量倍增。“文革”期间,哈哈腔和其他艺术一样受到了冲击,限制了哈哈腔艺术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哈哈腔挣脱禁锢焕发青春,兴盛一时。但由于重于传统、不善革新,沧县哈哈腔终末能兴盛和发展起来,沧县仅存七里淀乡踅庄子村一处业余班社。沧县哈哈腔属于群众自娱自乐形式,农闲时间排练演出,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抵制-等不良风气起到积极作用。研究沧县哈哈腔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历史,对研究地方戏曲的发展史及表演、音乐结构有较高价值,而且沧县哈哈腔的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人们都有很好的宣传、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