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澄城刺绣,是陕西渭南澄城县的农家妇女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表达感情时创造的艺术品,是在农耕生产和生活中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子庆寿、丧俗祭祀等民俗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既实用又美观。
澄城刺绣渊源流长数千年,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的澄城县是这种民间艺术的发祥地。澄城县自秦汉时始设县邑,境内沟壑纵横,宜牧宜农,老百姓过着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这里民风淳朴,澄城人被称为“澄城老哥”,更是彰显出澄城人重情信义的禀性,农业耕种历史的沉淀为澄城刺绣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给澄城刺绣打上了深厚的农耕文明的烙印。
澄城民间剌绣是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项目,分布在全县广大民间。史学家邹衡著《商周考古》一书,就有对茹家庄早周墓出土的丝织品的描述:“大都是平纹织品,要使人注目的是一块斜纹提花织物……刺绣的印迹发现一处,有很鲜艳的朱红和石黄两种颜色,绣法则采用今天辫子股绣的针法,针脚也相当均匀齐整,说明刺绣技巧是很熟练的。”由此可见,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商周时期剌绣已经发展起来。茹家庄乃宝鸡地区,与澄城同在陕西境内,从现在征集到的古代绣品与宝鸡的风格式样大致相同。因此,澄城刺绣的历史渊源也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明清时期,凡出嫁的姑娘都必须学会剌绣的技艺,否则会被婆家看不起。传说在刘家洼某村,有一位姑娘长的眉清目秀,体态窈窕,熟读史书,能赋诗作画,却没有学会剌绣的技艺,婚后被婆家休弃。她羞愧难当,写了一1诗,忧伤离去。这件事,传入宫中,皇上为此惋惜。由于年代久远,哪位皇帝无法考证,长诗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这个故事却在民间远远流传。通过这个传说,进一步说明澄城剌绣的历史久远。
澄城刺绣的绣品种类非常繁多,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四十余种。
生活中应用比较多的有:枕顶、被面、鞋垫、围裙等十余种。走进一户澄城普通家庭,你会发现像是走进了一座民间艺术的殿堂,绣在枕顶上、被面上的“花好月圆”“龙凤呈祥”,绣在围裙上、信插上的“风穿牡丹”和四季花草图,让你目不暇接。如果有幸,前些年的嫁妆,绣有“鱼戏莲”的云肩、“鱼莲变娃”的裹肚。更有寓意老人长寿的松柏、仙鹤,为企盼儿子长大后功名富贵绣的“五子登科”“官上加官”马夹,为护佑孙子、外孙健康成长的“布老虎”。
澄城刺绣的手法有平绣(俗称扎花)、锁绣(俗称挂线花)、提花绣(俗称敦花)、剪贴绣(把各种颜色的布料剪成花,叶、杆、飞虫、小动物等,再绣在面料上)几种,其所用器具有以下几种:古代人多用绸缎作面料,现代人用绸缎、棉布、料子布均可;二是撑子,用两根竹条制做成两个圆形活口套圈套在一起使用,用来把布料绷展;三是绣花线,古代人多用丝线,现代人也用棉线,或青纶线代替丝线;四是绣花针,一种用来平绣的尾眼小针,一种是用来提花绣的头眼敦花针;五是花样,有的是把花画在面料上,有的则用纸剪成花样贴在面料上。
澄城刺绣的基本特征是针工细腻,花行简洁大方,颜色搭配和谐大气,想象奇异丰富,构图充实饱满,没有大红大绿的渲染,而是淡雅适度,清秀劲拔,显得活灵活现,图饰题材内容广泛,施针用线和配色不拘一格,以服务于各种主题之需。
澄城刺绣的另一大特征就是使用象征和托物寄意的手法。人们希望幸福,借同音物,如蝙蝠、佛手以象征“福”,人们希望摆脱贫穷,加官进爵,常借用美丽的梅花鹿以象征“禄”,包含鼓励上进之意。人们希望长寿,凡送寿礼则借用桃、寿星、仙鹤象征长生不老,贺喜则借以喜鹊;用鸳鸯龙凤表示夫妻恩爱;福禄寿喜已构成一组观念,它可以襄括全部幸福内容。如用蝙蝠桃子双线相结合,寓意福寿双全,五只蝙蝠围绕寿字,寓意“五福奉寿”,胖娃娃手持莲花,怀抱大鱼寓意连年有余,俗话说:“画中有戏,百看不烦。”一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戏曲人物,也是刺绣品的表现题材,显示它在生活中的强大力量,牵连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澄城刺绣反映了澄城古代的聪明才智和她们勤劳、淳朴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澄城刺绣就像一部史书,透过这部史书,可以看到古代民间妇女那飘逸的长发,窈窕的身材,身着各式各样的绣花服饰,向我们走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