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姑,福州仓山下渡人,生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正月十五日出生,传说为观音滴血转生。一生除妖灭怪,祈雨救灾,助产佑重,深得民众喜爱。人们对陈靖姑的信仰活动于宋元时期趋盛,朝廷加封陈靖姑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从此,陈靖姑由民间女神成为钦定神明,对陈靖姑信仰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福建省古田县临水宫主祀道教神女陈靖姑,朝拜陈靖姑、举行请香接火仪俗是目前福建省乃至江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其影响甚至波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陈靖姑信俗肇始于宋而盛于明清,香火一直传承不断。据明万历《古田县志》载,陈靖姑生于唐代,传说她是福州仓山下渡人,24岁时脱胎祈雨,为解除旱情、拯救百姓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身后被尊为儿童妇女保护神,仓山下池许真君庙附近的一座旧木屋也被当地人视为陈靖姑祖屋加以供奉。
陈靖姑信俗影响及于闽、台、港、澳、浙、赣、湘、粤、桂、鄂、皖等省(区)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信众达八千多万,出现四千余座临水宫分庙,形成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现象。请香接火仪俗全年进行,而以农历正月陈靖姑诞辰月的仪俗活动最为隆重。届时各地信众组成“夫人社”到古田临水宫庆祝圣诞,并从祖宫请香接火回乡祈神醮仪,反映出大众中普遍存在的祈福求安愿望。在此过程中,各地不同流派的道教科仪、民间音乐、戏曲舞蹈、传统武术、民间曲艺等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台湾有四百多座临水宫分庙,近二十多年来台湾到古田祖宫朝圣者已有四十多万人次。以请香接火仪俗为媒介,台湾同胞在人同祖、神同缘的俗信仪式中增进了与大陆同胞的情感交流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陈靖姑 (905~928) 人都说:“莆田有妈祖,古田有靖姑。”妈祖(林默娘)和陈靖姑都是令人敬仰的奇女子,民间传说中的巾帼英雄。她们生前做过许多济世救人的善事;她们逝世后,一个成了海上保护神,一个成了妇幼保护神。 福建省古田县民间传说中的陈靖姑,也有人写作陈静妈、陈进妈、陈贞姑;其生前或死后尊称极多,比如临水夫人、顺懿夫人、慈济夫人、顺天圣母、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注生娘娘……民间则习惯地称之为陈夫人、陈太后,或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