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德宏州

傣医药(睡药疗法)

傣医药(睡药疗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傣医药(睡药疗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睡药疗法,傣医十大传统疗法之一,云南的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史料记载,傣医始祖医圣腊西答俄,创立了傣药“雅叫哈顿”,现已载入国家药典。随着傣医药医疗实践广泛深入,形成了傣族医药学理论,核心为“四塔五蕴”理论。“四塔”傣语为“塔都档细”,为:“塔拎”(土)即为人的肌体;“塔喃”(水)指人体的水血(体液);“塔菲”(火)指人体内的火气、热量、能量(阳气);“塔拢”(风)相当于汉族中医"正气"的范畴。傣医学还认为,人体内除了“四塔”外还蕴藏另外5种元素,称为“五蕴”,即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四塔”、“五蕴”二者相结合,构成了一个有思维能力和生命活动的完整躯体。“四塔五蕴”理论包含的人体组织构成和精神感知,较系统完善地阐述了傣医对人体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认识。

在此理论指导下,通过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病理的研究,临床上总结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制定了“热病冷治、寒病温治、虚病补之”的治疗方案。傣医用药包括植物药、矿物药和动物药,据统计,目前傣药共有2500多种,其中植物药用得最多。傣药又被归纳总结为“四气”、“五性”、“八味”。傣族医药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内治法和外治法。其中,外治法在临床中较为普及。目前,傣医外治法主要有10种,即暖雅(睡药疗法)、烘雅(熏蒸疗法)、阿雅(洗药疗法)、沙雅(刺药疗法)、喃雅(坐药疗法)、咱雅(擦药疗法)、秧郎拥(踩背疗法)、拨郎多(捶敲疗法)、放血拔罐疗法,被称为“傣医十大传统疗法”。

“暖雅”(睡药疗法),傣医按病情不同配备相应的鲜品或干品傣药,切碎加水或酒炒热,将热药平摊在睡药床上,让患者直接睡在药上,加盖被褥,使药物之余热透周身,以达到开汗孔发汗、通血道活气血、除风湿止痛之功。用以治疗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患病日久,体质较差不能接受“烘雅”(薰蒸疗法)的患者和中风偏瘫后遗症、风湿病等。

根据病情配取药物(鲜品或干品傣药),切碎加水或酒炒热至有药香;将热药平摊在睡药床的油布上,加傣药酒拌匀;按患者耐受的温度,嘱其着内衣裤睡于药上,裹紧油布,加盖被褥,使之达到发汗、通血脉,祛风除湿,止疼痛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治疗患严重心脑血管病、中风偏瘫;患病日久,体质较差而不能接受熏蒸疗法治疗之患者以及拢梅兰申(冷风湿病:肢体、关节、肌肉筋骨酸麻胀痛)、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疾病,治疗时间约为30~45分钟。




下一篇:维吾尔族民居建筑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