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学宫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祭祀“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活动肇轫于宋并历代相沿,至清代臻至极盛。
千百年来,德庆学宫“尊师重道”,化润千秋,蕴孕了祭孔活动的炽盛,成为岭南儒学的一项代表性活动。
德庆学宫祭孔活动分春秋两季进行,传统的祭祀是春季正月十五日;秋季于农历八月上丁日进行。主要由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部分组成。
基本特征有:祭祀仪典纳入官方典礼;祭祀仪典集“歌舞乐”三位一体,仪典中有歌(唱诗)、乐(以八音和奏为主)、舞“六佾”(由6组6人组成队列的舞队),其中舞“六佾”是最为重要的部分;祭祀奏乐有着严格的程式。
它体现了几方面主要价值:儒学南宗(岭南儒学)的传统文化特色;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活“教材”;“尊师重教”的德育教育意义。
目前,德庆学宫祭孔活动虽然从整体上得到恢复进行,但在典礼规范上存在问题不少.人才断层、人员老龄化的情况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