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黎平县

侗戏

侗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戏流传于贵州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广西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湖南通道自治县的部分侗族村寨。黎平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连湖南靖州、通道,南临广西三江,西北两面与从江、榕江、剑河、锦屏接壤,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县境内民族众多,侗族占60%以上。

唐、宋、元、明时期,侗族文化开始出现了史诗、款词、故事、“锦”,而“锦”的发展和繁荣,为清代中期侗戏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明末清初,汉族人口流入侗族地区,于是湘戏、桂戏、彩调、傩戏等剧种传入侗族地区,激发了侗戏的形成。清嘉庆、道光年间黎平县茅贡乡腊洞村吴文彩创建了一种用侗语道白和演唱的新的戏剧形式,即侗戏,并快速流传于黎平、榕江、从江等侗族地区。

侗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侗族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如《珠郎娘美》、《郎夜》、《莽岁》、《美道》等;一是根据汉族小说、戏剧编纂或改编的,如《梅良玉》、《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还有连台本戏,如梁士锦《行欢坐夜》、《投军别窑》、《打陆文秀》等。

侗戏的演出,分为“立坛请师”、“挂彩旗”、“正场戏”、“送午饭”、“下晚调”、“跳加官”等几个过程。“立坛请师”是演出前必须举行的仪式,由掌簿师傅主持,并宣布“开台”。接着是“挂彩旗”,即将历次演出所得的彩旗一一挂出,以为炫耀。“正场戏”为坐唱表演,两个演员一齐走上台前自报身家,接着由一个演员先唱,另一个演员答唱,各自唱完一段之后,两人即交叉走横8字,变换位置,继续演唱。基本表演技法有唱、做、走、跳,还加上以扇掩面,甩手和跳“哟嗬”等。原来全是男演员,后来发展为男女同台,女角全用假嗓,但不能演丑角。演员以唱为主很少道白,唯小丑以说的为主,动作滑稽,跳跳蹦蹦,称为“跳丑角”。演出至晌午时分,由姑娘们送午饭和油茶。演出的最后一场是“跳加官”,由一个男子扮装女性,手持写有“禄位高升”、“一品当朝”字样的红布站在台前,戏师在后台唱一句之后,女装的演员便说一次“加官”。跳加官的人动作敏捷,步伐节奏鲜明,观众皆用“红包”向他们投掷以为吉利,而跳加官的人极力避免被“红包”击中。演出完毕,放鞭炮以祝贺。

侗戏音乐由戏腔、侗歌和乐曲组成。戏腔系由侗歌衍生出来,侗语称为“唆戏”,基本形式是上下句反复。唱完一句之后乐队即随尾声,用以烘托气氛,类似川剧的帮腔。后来为了改变这种单一调式,增加了“哭腔”以表悲情,用“仙腔”以表神灵幻景,用“歌腔”活气氛。将侗族大歌引入戏中则为戏曲大歌,侗语称为“嘎互乡”,使侗戏显得生动、富有音乐情调,在演出结束时以“群众歌”的形式结尾,出现庄严、雄壮、热烈的群众场面。在戏曲大歌之外,有些地方还唱小歌,如从江、榕江等地,还加上琵琶歌、牛腿琴歌与大歌配合。侗戏使用的乐器原先只有二胡和锣、鼓,后来弦乐增加了大琵琶、小琵琶、牛腿琴、京胡、板胡、扬琴、月琴和单弦等,打击乐增加了扳鼓、磁铃、木鱼、呱达板。开台锣鼓有较固定的锣鼓经,节奏由慢而快,开场时锣密鼓紧,连续三次,告诉群众马上就要开场。过门锣鼓没有锣鼓经,伴随着戏腔的“引腔”和上下句段落即兴打击。尾声锣鼓极为热闹,伴随着“依哟嗬,哟嗬依”的歌声敲锣打鼓。

侗戏没有专门班子,全由群众自由结合,可时合时离,纯属业余,而且演员中没有严格行当,惟小丑独特。此外,演出场所虽有专门戏台和临搭台两种,但无专门道具,也无需布景或配音响效果。

在中国的戏剧史中,侗戏丰富的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其他戏曲中实属罕见,对其进行发掘、抢救、保护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侗戏班的基本建制是:掌簿师傅一人;演员20—30人不等;有3到5人组成的小乐队,大多父子相传或师徒相传。其传承谱系为: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侗戏生存环境不断改变,加上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学生入学后功课负担重,很多村寨已无法组织戏队和开展侗戏演出活动,侗戏面临萎缩和消失的危险。




下一篇:册亨布依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