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 > 高阳县

高阳河西村昆曲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阳河西村昆曲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阳河西村昆曲具有4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经历了明朝末年的初创期,清朝末代和民国初年的兴盛期,日伪统治时的衰落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转型期,历经数代兴衰叠替,曲折坎坷,表现了民族传统戏曲艺术顽强的生命力和高阳人民的聪明才智。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阳河西村昆曲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戏曲艺术的养料,并为我所用,形成了自己程式严谨,念白古雅兼顾北方语言特点,载歌载舞,唱腔优美动听,特别是生角男声艺术较为发达的艺术特点。高阳河西村昆曲为北方昆曲的形成与传播发挥了奠基的作用,并为北方昆曲贡献了诸如韩世昌、侯益隆、侯玉山、马祥麟等大师级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河西村昆曲子弟会、庆长、荣庆昆剧社、高阳县北方昆曲艺术学校,乃至中国北方昆曲剧院等昆曲艺术团体,均由高阳河西村昆曲繁衍而来。高阳河西村昆曲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百花园里的一株耀眼的花朵。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韩世昌、马祥麟等河西村昆曲子弟东渡扶桑,前往日本演出河西村昆曲,开创了中外戏曲艺术交流的新篇章。建国后,中国北方昆曲剧院成立时,主要艺术创作力量包括主演、导演、文武场等均由高阳河西村昆曲艺人担任。这种一个戏曲剧种由一个村庄诞生繁衍的现象可称为古今中外艺术史上的奇观。

一些表演艺术家成材出走后,高阳河西村昆曲仍旧保持了它一贯的地方特色和保留剧目以及演出团体——河西村昆曲子弟会。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组织昆曲艺术团深入到广大农村演出,赢得了群众和戏迷的欢迎。河西村子弟会昆曲老艺人义务教唱、教演,影响遍及十里八乡,当地有一句俗语说:连河西村的狗叫都有点昆曲味儿!进入到市场经济社会以后,戏曲逐渐式微,高雅的昆曲艺术更呈曲高和寡现象,急需加以继承、弘扬,为古老的昆曲艺术保存一脉香火。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南张井老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