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塔城 > 沙湾县

哈萨克族达斯坦

哈萨克族达斯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萨克族达斯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斯坦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每部达斯坦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哈萨克族的各种民俗文化都是通过达斯坦代代相传下来的。“达斯坦”原意为叙事长诗,约9世纪到10世纪时是民间口述的文学形式,情节复杂、篇幅很长,一首达斯坦足可以唱上一天一夜。“达斯坦”歌颂了哈萨克族青年1压迫,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善于演唱这种“达斯坦”的人被称为“达斯坦奇”,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哈仁村牧民哈孜木,是唯一吟唱哈萨克族达斯坦数量最多的老人。在保存比较完整的200多部哈萨克族“达斯坦”中,哈孜木老人可以吟唱104部,被誉为演唱哈萨克族“达斯坦”的活唱片。

“达斯坦”是哈萨克族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形式,被称为哈萨克族历史的“活化石”。叙事长诗,约9世纪到10世纪时是民间口述的文学形式,情节复杂、篇幅很长,一首达斯坦足可以唱上一天一夜。“达斯坦”歌颂了哈萨克族青年1压迫,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

“达斯坦”主要有“黑萨”类长诗和叙事长诗两大部分构成。

黑萨长诗是哈萨克族浩如烟海的民间长诗中的一个比较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类作品。黑萨类长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情节复杂,大多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多是通过采用或借鉴外来神话、传说和故事而创作的,同时内容上贴近本民族的生活,从而成为哈萨克族长诗中的一种比较独特而重要的作品。这类长诗在哈萨克族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有《霍尔赫特阿塔书》(由12部长诗组成)、《克里米亚的40个1》、《鹏鹉的40个故事》、《四十个宰相》以及《先知传》(由70多个长诗、传奇、故事、传说、诗歌和文章等组成)等。据统计,哈萨克族有黑萨类长诗200多部。[4]

叙事长诗是历史上以本土哈萨克人的故事内容创作的叙事长诗。哈萨克民间叙事体长诗极为丰富,按内容可分为英雄长诗、爱情长诗、历史长诗等几类。英雄长诗中形成最早的是10至11世纪的《阿勒帕米斯》,11至12世纪的《阔布兰德》,14至15世纪的《英雄塔尔根》。这些长诗赞颂了为保卫部落安全而与敌人英勇奋战的英雄。17至18世纪,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导致一批新的英雄长诗的涌现,如《夏班巴依》、《贾尼别克1》等。《阔孜库勒帕什与巴彦苏鲁》是哈萨克的爱情长诗中最古老的一部,这部三万行的长诗最初形成于9至10世纪,后经民间艺人的锤炼成为一部艺术珍品。其他脍炙人口的爱情长诗还有《吉别克姑娘》、《艾曼与巧勒潘》、《萨里哈与萨曼》等,这些长诗产生的时间早,情节复杂,语言凝练,艺术性很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些作品不仅在本民族群众中家喻户晓,而且在其他一些民族中也很有影响。在数量众多的爱情长诗中,与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点等有关的描写和资料也很丰富。历史长诗以叙述部落历史、谱系为主要内容,如《阿布莱》等。

2008年6月7日,哈萨克族达斯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一篇:维吾尔族达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