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县自新石器时期就有了人类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需要抒发自己的情感,从那时开始就产生了乐亭民歌。明代,山西等地大量移民来到乐亭县,也带来了他们本土传统音乐。据史书记载,明末清初乐亭人开展的演春活动就是一种边走边唱的民歌演唱活动,乐亭秧歌活动中的唱秧歌就是从演春活动开始的。清代以后,民歌比较盛行,《中国书词概论》记载:“清初年,乐亭城内凡自娱好乐之人,最爱唱‘清平歌’,同时,乡村里也流行着散曲之类的小调。人们除在劳动和生活中即兴编唱民歌外,一些文人墨客开始修改编写乐亭民歌。从古代到解放初期,乐亭农村主要娱乐活动就是演唱民歌。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利用民歌的曲调编写革命歌曲,成为宣传发动民众的一种主要宣传形式。
乐亭民歌形式多样,大体分为清平歌、莲花落、号子、叫卖调四大类,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以及表演唱等多种形式。由于乐亭县山西移民很多,受山西二人台的影响,乐亭民歌中二人对唱的民歌和表演性的民歌比较多,更加丰富了乐亭民歌的表现力。乐亭民歌的活动场所主演是庭院、田间、海边和节庆活动的娱乐场所。表现内容多为男女爱情、家庭生活、劳动生产、邻里关系、节日庆典、神话故事、拜神礼佛、赞扬忠臣义士、冲击封建礼教、宣传革命战争参军参战、赞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
在民歌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民歌演唱,而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民俗活动。很多民歌在群众中口口相传,每到节庆时节,农村仍有演唱民歌的老年人,他们欢聚一堂,对口演唱,迎接节日的到来,增添节日的喜庆,如《二十四节气歌》、《滦河赏月》等,都是老年人喜欢哼唱的节庆民歌。成兆才等人在乐亭曾经传唱的双人对唱的莲花落,仍然在那民间流传,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有的中青年人也不断地学唱双人对唱的民歌。《锔大缸》、《高高山上》、《瑞雪照城》等民歌仍以唱秧歌形式,活跃在乐亭城乡的秧歌场上,使得乐亭民歌得以传承。
4000多年的历史,使乐亭民歌具有以下特征:1,在内容上表现了当地人生产生活的特点以及自然风貌的特征;2,在风格上表现着平静、幽雅、自然、清新、流畅地特征;3、在曲调上有着浓厚的乐亭语音的特征;4、在唱词上有着当地人常用口语的特征;5、大多数的民歌表现了五声音阶的特征。
乐亭民歌在音乐唱腔上,对乐亭大鼓、乐亭皮影、评剧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些艺术形式的基础是乐亭民歌。乐亭大鼓源于乐亭民歌----清平歌;乐亭皮影源于乐亭民歌----哭丧调、叫卖调以及庙堂音乐;评剧原名莲花落,源于乐亭民歌----莲花落。早期的乐亭秧歌的喇叭曲牌主要来源于乐亭民歌,后经唢呐艺人的改进创新,形成了秧歌场上常用的唢呐曲牌。乐亭秧歌大场面的队形源于乐亭民歌----演春。乐亭秧歌双人表演的基本形式源于乐亭民歌莲花落的表演形式。乐亭秧歌是一种民俗活动,而乐亭民歌在乐亭秧歌的形成中占有重要位置,自然也就直接间接地形成了一种民俗活动。
信息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