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球是一种满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原名采珍珠,来源于满族古老的采珍珠生产活动。远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居住在白山黑水的满族青少年男女在采珍珠之余,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作大颗珍珠,采珠人在水区设法摆脱蛤蚌区的防守,将绣球投到伙伴手里。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满族人又把这项活动带到京城,供八旗贵族子弟游戏。乾隆九年由北京传入五常市,至今已有262年历史。
珍珠球的外壳用皮革或橡胶制成,内装球胆,表面应为珍珠(白)色。球的圆周长54-56厘米,重量300-325克。球拍为蛤蚌形状,用具有韧性的树脂材料制成。抄网兜口为圆形,兜口内径25厘米。
满族珍珠球的比赛规则为:
1、珍珠球的圆长为54至56厘米,重300至325克。
2、珍珠球场地长28米、宽15米,分为水区(内场区)、哈蚌区(-区)和威呼区(得分区)。
水区(内场区)内双方各有4名队员负责进攻和防守,进攻者可将球传到任何方向,向抄网内投球争取得分。
哈蚌区(-区)内双方各有2名运动队,持哈蚌(球拍),用封、挡、夹、按等技术动作阻挡对方进攻队员向抄网内投球。
威呼区(得分区)内双方各有1名手持抄网的运动员,他们的任务是用抄网抄(夺)本方队员投来的珍珠球。
3、每场珍珠球比赛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7名队员。
4、比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比赛时间为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竞赛采用单循环赛制,得分多者为胜方。
珍珠球的比赛规则也是在2003年取得3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为配合技战术提高要求而设立了2分球;为增加对抗性和战术配合空间,各队增添了1名队员在水区以及在得分区和防守区间设立了隔离区,减少了球场上的混乱和纠纷场面。到如今,珍珠球竞赛规则还是在不断地增加和成熟之中,参赛的队伍都需要临场不断地学习。
珍珠球这一满族体育活动,源于生活、鲜明生动、多姿多彩。场上攻守往复,银球穿梭飞舞,4只蛤蚌急张忽合,一对抄网频频有所斩,其紧张激烈、精彩绝妙,令人目不暇接。珍珠球是民族体育之珠,将体育运动之骄健与生活劳作之优美,两者紧密融汇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