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台江县

苗族姊妹节

苗族姊妹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姊妹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台江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节日中心区主要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城北面40公里处的施洞镇,同时覆盖老屯乡,施秉县的马号乡等。

坐落在清水江畔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是一个清水江哺育下的苗族聚居地。“施洞”系苗语,意为石洞,又称郎西,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苗族人口占98%。施洞是连接清水江上下游的重要渡口和驿站,由于交通便利,自古繁华热闹,是苗族重要的聚会之地,每年的节日达19个之多:如正月初一的捞鱼节、二月初二的敬桥节、三月十五的姊妹节、四月初八的敬牛节、五月二十五的龙船节、七月的吃新节等,现虽几经变迁,社会不断发展,但在这一区域的苗族社区,仍然保持完整的苗族文化生态区。其中,苗族姊妹节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苗族姊妹节,当地苗语方言称为“垄嘎粮”,“垄”意为吃,“嘎”意为饭,“粮”意为实现姊妹、朋友之聚的心愿。对于苗族姊妹节的来源,当地有一首民歌唱词大意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原来住东方,那里水天连成片,姑娘多得起堆堆,年年都吃姊妹饭。为了逃生向西迁,长别出嫁的姊妹,不知哪年才复还。我们来到新地方,我们还要邀起来,年年来吃姊妹饭,不忘我们姊妹情。”此外,当地的一个民间传说又道:“原来苗族住在东方水天相连的地方,后来人口增多,生活困难,有一部分人要向西方迁移。但是,已经出嫁的姑娘不能回来,就把他们接回来同姊妹们一起捞鱼虾聚餐,团聚几天后,嫁了的回婆家去了,未出嫁的也嫁了,要迁的也走了”。由此可见很早以前苗族早已有吃姊妹饭(姊妹节)的习俗,并传承至今。

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节,凡没有银饰盛装的姑娘,节前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父母就为其忙碌起来,父亲忙着筹钱为姑娘打造银饰或购买银饰,母亲急着为姑娘刺绣花衣。节日临近,姑娘们备制五彩姊妹饭,五彩中的绿色代表自己美丽的家乡,红色象征昌盛发达,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紫气东来,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

节日中捉鱼、吃鱼是姊妹节的一项重要礼仪。姊妹节即农历三月十五日当天,天刚放亮,姑娘们就梳装打扮与后生下田捉鱼戏水,或说或唱,相互戏谑。中午,在母亲的帮助下,姑娘们还头戴银冠,耳配银环,颈挂项圈,身穿花衣配银片,手戴银镯,脚穿绣花鞋,从几十里外到老屯寨参加第一天的踩鼓,第二天(三月十六)又到施洞的杨家寨踩鼓,第三天(三月十七)又集中到偏寨。姊妹节期间,每至夜幕降临,远方来的后生到姑娘寨子固定的“游方”场,以吹木叶、口哨方式发信号,邀约姑娘们会集,双方通过情歌你唱我答或我唱你答,一来一往,互相沟通。节日即将结束时,姑娘们怀着种种心愿,或用竹篮、或用毛巾等器具,把五彩姊妹饭装在其中,并放上有意义的信物标记送给年轻小伙,如:饭里藏松叶,代表针线,暗示后生们以后要回赠姑娘绣花针和花线;挂竹勾,暗示用伞酬谢,挂几个勾送几把伞,若放两个相互套着的竹勾,则表示希望日后多来与姑娘来往;放香椿芽,表示姑娘愿与后生成婚;放棉花,则暗示姑娘们很思念后生;放芫奚菜,其意和暗示与椿芽菜相同;放棉花和芫奚菜:则表示急切的成婚心情;挂活鸭,则希望日后回馈一只小猪给姑娘饲养,以备来年吃姊妹饭时,杀给大家吃,再度联欢;放辣椒或大蒜,暗示以后不愿再来往或绝交。

苗族姊妹节中,每个姑娘在整个活动中都以独特的打扮装饰,巧妙的歌词美意,多情的信物标记符号和优雅的舞美舞姿参与集体各项活动,吸引异性以寻求称心如意的爱情,从而确立自己终身的婚恋生活。

苗族姊妹节,它以独特的内容,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人类社会婚恋制度的演变,反映了社会历史的进程,通过它可以折射出母系氏族、母权社会、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历史画面,演绎着人类在社会历史各个时期对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观念、行为和态度,

从姊妹节的各种礼仪习俗来看,是以姊妹为主,她们是这一节日的筹划者和组织者,男子们必须按姑娘们的意见行事。其源可追溯到原始母系氏族及母权社会,苗族姊妹节由妇女集体策划、集体主持、集体参与,集体传承,由母亲口传心授给姑娘,并以固定的时间聚会形式,一代一代的传承至今。

虽然姊妹节有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它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是许多人因生活所需,在外务工,苗族姊妹节过节人数已大为减少;二是产品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一些刺绣品种和工艺已失去传统工艺的风格;三是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农村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许多年轻人把精力放到现代文化时尚上,减弱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许多人不爱唱苗歌,逐渐地淡化了本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下一篇:布依族查白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