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 > 宁乡市

宁乡麻山锣鼓

宁乡麻山锣鼓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乡麻山锣鼓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乡麻山锣鼓是宁乡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因流布于宁乡县麻山而得名,乐曲古老、源远流长,最初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由一云游僧所传授,当时作为庙宇化斋时用的礼乐。清光绪、宣统年间,麻山锣鼓的音乐得到大幅度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个拥有丰富曲牌的乐曲体系,具有独特的演奏形式,音乐名称、乐器形制和曲目内涵,并在湖南几个县境内流传开来。麻山锣鼓格调清新,秀丽大方,节奏变化多样,富有一定韵律,并且每个曲牌都冠以形象生动的名字,或记事,如《接姐》、《放风筝》等;或叙景,如《荷花出水》、《雪花飘》等。无论名称或音乐内涵,都表现了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麻山锣鼓又叫“路皮开台”,演奏形式基本上是以五吹六响为基础,再加上丝竹乐器伴奏,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三四人组成,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之日,常在路途边走边吹打麻山锣鼓曲牌,故人们又称为“路皮子开台”。麻山锣鼓所用乐器基本为大小唢呐、笛子、竹引子、管、堂鼓、汉钞、锣、小锣、云锣、大筒、中胡、统胡等。其演奏形式自由,既可室内演奏,也适合室外行进中演奏。麻山锣鼓具有首尾慢速呼应、梢鼓起吹固定式、高八度、低八度重叠和声、起承转合齐奏四大特点,在流传的过程中,以自学者为特征,多为社会上自愿组合型,绝大多数是因爱好而业余参与,以自娱自乐为目的。麻山锣鼓不但为本乡、本土的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教授的赞扬和肯定。1959年3月,彭德怀来宁乡视察时看完宁乡县花鼓剧团演出的《西厢记》后,当时乐队要送观众出戏场,吹奏了一支宁乡麻山锣鼓《接姐》,受到彭元帅和观众的热烈鼓掌。

200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宁乡麻山锣鼓成功申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下一篇:八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