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黑村位于昆明石林风景名胜区东部约25公里处,“九(乡)石(林)阿(庐古洞)”旅游专线公路穿村而过,属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镇的彝族撒尼村寨,分大、小糯黑两个自然村,全村现有363户,1392人。人均耕地面积2.7亩,人均收入1400元(2004年)。全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平均海拔1985米,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86%,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糯黑村原名“藤子哨”,“糯黑”为彝语,“糯”意为“猿猴”,“黑”是水塘,全名意为猿猴水塘。该村彝族撒尼人历史文化悠久,积淀深厚,特色突出,民居建筑98%以上为典型的传统石板房,有的石板房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独具石林民族民居建筑特色。村内现保存着清末建筑的环村石墙和木栅,村周围山头筑有石城墙和城堡,以“明代的藤子哨,清代的石古城”闻名。目前,石林县已把糯黑纳入“阿诗玛文化旅游经济带”,将作全面规划设计,开发成民俗文化旅游村。
电影《阿诗玛》展示了撒尼姑娘绚丽多彩的服饰。花包头是辨别女子身份的代表饰品,以红、绿、蓝、紫、黄、青、白7种颜色丝绸条搭配,边沿镶有银泡泡,长发辫裹于包头中,包头两侧缀一对彩蝶,后垂两束串珠,末端系银链铃铛须坠。上装多以纯白布制作,袖子和左襟镶花边,背披小羊羔皮,系花围腰,挎绣花包,下装着长裤。婚后妇女服饰大为简化,包头改用桃红或大红布与青布缝制,无其他装饰。穿绣花鞋,鞋底用粗布包棕块缝纳,鞋尖从鞋底卷曲翘起,鞋帮较矮,刺绣精美绚丽的花草图案。男子戴青布包头,上装为青色、灰色对襟布扣衣和麻布或黑色羊皮褂,下穿宽口长裤。
撒尼人的刺绣工艺集中表现在服装、腰带、飘带、伞套、鞋面、桌布与各种挎包上,常使用挑花、贴花、穿花、锁花、盘花、滚花、补花、刺花等手法。撒尼刺绣工艺早在明清时期就已流行,其后以挑花为主的技法逐渐普及并成为制作的主要方式。
撒尼人的信仰包括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每年都有很多祭祀活动,主要由毕摩和“筮玛”(主管祭祀的人)主持。毕摩一般为男性,“筮玛”多为女性。“筮玛”的职业是沟通人与神、人与鬼之间的关系。
糯黑撒尼文除一部分是独体字外,多数是由独体字组合或由一个主体结构加上符号组成的合体字,分为象形、会意、假借3类,常用的撒尼文收录有1200字。目前能读、写、应用这种文字的人只有极少数的毕摩和彝族文化研究者。撒尼人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代表作有叙事长诗《圭山彩虹》、《逃到甜蜜的地方》、《放羊人诗郎苦》、《竹叶长青》、《尼米诗》以及享誉中外的《阿诗玛》等。另外还有哭吼调、该迷(情歌)、祭词等唱叙结合的体裁。
撒尼人民间音乐丰富多彩,表现力很强。有叙事调、喜调、悲调、骂调、情歌、牧羊调、犁田调、绣花调、织麻调、月琴调、口弦调、三弦调、婚礼调、毕摩调、哄睡调等。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和民间歌手创作了大量具有撒尼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歌唱新圭山》、《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等。主要乐器有口弦、竹笛、大三弦等。舞蹈主要有大鼓舞、霸王鞭舞、钗舞、狮舞和大三弦舞。民族民间体育、健身、游乐活动包括摔跤斗牛、磨秋、丢花包、撵山、打弹弓、老虎抱蛋、斗牛、女孩玩苦楝等。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火把节、密枝节和祭山神。糯黑两个村共有20多个社团,两个村都有大、小三弦队、鼓号队、狮舞队、霸王鞭舞队、叉舞队等,主要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时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