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位于三省交界处,小落子、平调、豫剧、上党落子解放前就传入涉县境内,在农村非常活跃。20世纪80年代,农村业余剧团达到132个。涉县在20世纪50年代组建了江家庄落子剧团、南郭口豫剧团、台村上党落子剧团,后来,涉县在上述三个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涉县平调落子剧团。
平调落子是地方剧种,历史悠久。建国后,涉县村村办剧团,人人都能哼哼上几句平调落子,平调落子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基础,在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
涉县平调落子形态原始,保留着一些戏曲的初创状态,使人们看到了起源民间的戏曲演变,平调落子在演出中,以自编自导为主,移植为辅的格局,武打戏较多。
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场主要用二弦、板胡等伴奏,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乐器伴奏中,主要乐器“二弦”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这对于研究这种乐器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红生、小生、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表演中的念白以武安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风格淳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主要作品有《借娃娃》《小店迎春》《山道弯弯》《皇宫悲歌》《冯家沟》《情系长城》《婶娘》《彩云》《山娃》等20多出剧目。
涉县平调落子剧种虽然在涉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做了许多抢救保护工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平调落子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步入低谷,工资没有保障,人员流失过多,演出无法正常进行;县剧团服装道具陈旧,传统剧目和传统演唱技技艺濒临失传;县剧团人才断层,中年演员纷纷改行,青少年演员缺乏,后继无人;随着一些平调落子老艺人的相继去去世,使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没有保留下来,急需抢救这些资料。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