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湖州

湖州三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三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三跳,俗称“纤板书”、“三敲板”,简称“三跳”,皆因它的伴奏乐器是“三敲板”而得名。流行、分布予以湖州为中心的浙北各市县,是一种用【劝世调】单曲往复,使用湖州当地方言,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

据考证,三跳的起源和形式与宣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最初流传于湖州东乡和江苏的交界处。20世纪初,最早在湖州府庙内的茶室书场演唱三跳的艺人有杨阿培、王仁堂等,受到湖州人的喜爱,三跳演唱逐渐向湖州四乡辐射延伸,艺人猛增,盛极一时。

1924年,湖州曲艺艺人成立行会组织“明裕社”,杨阿培出任第一任会长,入会艺人达200余人,其中专营三跳或兼营三跳的占半数以上。当时著名艺人有王广源、田发根、肖洪宝、徐祥生、沈少芳、孙阿连等。艺人也因所在区域的不同而形成“帮别”,如王广源、许云天等为代表的“湖州帮”宋连忠、宋法林等为代表的“德清帮”,沈阿连、李连宝等为代表的“南浔帮”,陈金声、陈富贵为代表的“石门帮”等,至20世纪40年代,三跳演唱区域已扩大到东至嘉兴平湖上海,西至安徽广德,北至江苏冝兴,南至桐乡杭州的广大地区。

三跳的演唱形式有双档、单档之分。双档时,一人主唱称为“前场”,另一人称为“后场”敲扁鼓伴奏,并从“落句”的尾字开始帮腔,叫做“拖哩头”。伴奏乐器“三跳板”,由三块长短不一的长方形竹板或木板组成。左手夹握较短的两块“夹板”分合碰击;右手持较长的“帽板”,转动手腕在夹板顶端击打,敲出节奏。

三跳的曲目十分丰富,常唱的有六十余种。

新中国成立后,三跳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创作、移植了一些新的曲目,如《王老头翻身》、《折扁担》、《苦脑子》短篇书目。其中,许云天的《马跳浪头峰》获省会演一等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

湖州三跳是浙北地区具代表性的曲艺品种。曲目有较高的民间文学价值,唱腔朴实简洁。其中,桐乡的三跳唱腔音域宽广,节奏舒缓从容,行腔缠绵优美,委婉绵长,别具一格。据考证,三跳所用的【劝世调】是越剧【呤哦调】的前身,对研究越剧唱调的形成有参考价值。又因其与宣卷劝世文有一定渊源,对研究宣卷的演变也有参考价值。湖剧中也常用三跳做为主要辅助唱调使用。

文革以后,三跳这一形式灵活、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品种从艺者急剧减少。在湖州地区,能演唱三跳的艺人仅剩一、二人,且年事已高,后继无人。延续、传承这一曲艺品种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孙膑拳